央视的“浮夸风”,已经到了不能不管的地步了

刚刚说体育 2023-03-24 00:35:29

义乌夜市夫妻档日入9000,一次次被推上热搜,网友们也是群情激奋。

甚至有网友手把手教央视算账,日入9000,就是有三头六臂的孙悟空也绝对不可能做得到!

当然,我不质疑这样的数据。

央视媒体,作为全国非常媒体的权威,他是政府的传话筒,也是政策的晴雨表。

他表达的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是及时的,是具有正面引导作用的。所以,水分应该是不大的。

可是,为啥这次网友不买账?

我觉得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这种“浮夸风”,不具备正面引导的作用;

第二,这种不具备普使价值的信息,掀起了社会的对立。

所以,央视的“浮夸风”,确实该杀一杀了。

有些问题,必须要正视,

老实说,不愿意撰写这类文章,每个人的认知和站位不同,可能我表达的思想,仅仅代表一部分群体,但肯定会引起另一部人的不适。

就像央视的评论和老百姓的观点形成了对立面,我们既不能否定央视的用意,但是更不能否定广大群众的心声。

但是,看到最近有一些人,正在批判和阻止老百姓发出不同的声音,他们将老百姓的质疑和反对,视为公然放大社会问题,公然挑起社会对立,给发出质疑的群众扣上了破坏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帽子。

这种隐藏问题,不直面问题,近乎于封老百姓口的做法,恰恰才是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我们的党和政府,一直就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百家争鸣,理才能越辩越明,社会才能越来越进步。

言归正传,我们还是回到今天关于央视“浮夸风”的问题。

首先就是此次的夜市夫妻日入9000的话题。

关于这条视频所体现的真实内容,我从来没有质疑过。500斤土豆也好,日入9000也罢,我们做不到,但是总会有人做到的。

就像做互联网行业,马化腾、李彦宏等,都做到了首屈一指的地位,但是全国涉足互联网的何止成千上万,有的仅仅解决生存问题,更多的则是赔钱赚吆喝,甚至负债累累比比皆是。

我们不能否认其他创业者比马化腾智商低,或者实力不够(相对于马化腾草创时期)。但是他们为啥不能成功,不能个个都能成为马化腾,马云?

这就是时机和机遇的问题。先入为主的他们,已经完全垄断了社会生产资料和资源。

他们源源不断的收入,又是挤压其他创业者的有利因素。

再看看义乌这件事,义乌作为全国瞩目的城市,人口和消费水平,岂是5线、8线城市可比的?

单单就70万的摊位费,就将99%的夜市摊主挡在了门外,注定你不可能跟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

再反过来说,这样火爆的生意,岂是夫妻两人就能完成的了的?夫妻也澄清,除了他们夫妻两人,还雇了好几个服务员。

同时,他们是一家网红店,因此也才吸引到央视的眼球前去采访。除了自然销售,还有加盟费,以及直播流量收益。

所以,日入9000,绝对不是什么神话!

但是问题就在于,央视有意隐瞒了关键条件。所以才有人手把手的叫央视算账。

他们试图放大这种效应,引导老百姓更加努力奋斗,初衷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全国像义乌这样的城市有几个?能拿的出70余万缴纳租金的又有几个?

一些摆摊的,一杆秤被城管拿走,都会哭得死去活来,他们有多大的实力跟义乌这样的摊贩去竞争?

时间再往前一点,同样是义乌。

央视的一篇《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文章翻车了。

河南两夫妻来到义乌创业,文章描述了夫妻俩如何辛苦奋斗,如何起早贪黑的分拣,打包,发货,客服等。

实际上,这本是很稀松平常的事,作为电商人,也是常态。

可是,为何老百姓不买账?

全国从事电商行业的商户,少说也有6/7百万家,但是能挣得到钱的,几乎是凤毛麟角。

甚至有的店铺越干亏得越多,大多数都是赔钱赚吆喝。

再来说一组数据,我国目前有市场主体1.2亿户,如果你知道我国的创业成功率,一定会倒吸一口凉气。

首次创业且一次性成功的,不足5%,再次创业且成功的,也仅仅在8%左右。

难道这90%度的创业者不够努力,不够智慧,不想成功吗?

再看看现在的负债率,看看一天几千人被纳入失信黑名单。

那么,义乌夫妻的成功案例还有参考价值吗?

更讽刺的是,央视发布一则视频,标题为“靠力气赚钱心理才踏实,是无数平凡人的生活信仰”

视频中一中年男子褪去上衣,身体前倾,如牛一般拉着货物艰难前行,而画面中出现了一辆豪车从身边呼啸而过。

靠力气赚钱,这无可厚非;但说这是无数平凡人的生活信仰,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靠力气拉活的棒棒,难道拉活就是他的信仰吗?难道他就不能有更高的理想,难道就不应该追求更高的目标吗?难道他们出生就应该在底层,靠力气赚钱?

难怪网友说:歌颂苦难比苦难本身更可恶!

一边是安慰老百姓安于现状,踏踏实实的靠力气吃饭;一边传播精英们的高收入,让老百姓向他们看齐。

这是引导吗?这就是拉仇恨。

甚至,还把了老百姓的苦难,归结于他们放不下架子,不愿意脱去孔乙己的长衫。

这不是鼓励老百姓改变现状,而是要让他们安于现状。

事实上,90%以上都是普通人,而我们走的路也是非常普通的。

那么,为何不重视这90%的人走的路,偏偏要歌颂那极少数人走的路呢?

无限的将个别人的成功放大,而忽略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感受,这是正能量吗?

我认为不是,这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向身处困难的人炫耀!

就像王健林说的那样:年轻人不要太贪心,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他一个亿。

社会的确需要媒体的宣传和引导,但是这种近乎浮夸的风格,非但不能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反而会引起舆论大战,掀起大众的对立情绪。

同样是摆摊,起早贪黑没日没夜,你日入9000,他月入9000;

同样是老百姓,他出生就有豪车,而你出生就有板车;

同样是创业,有的人走上人生巅峰,而有的人却落入谷底。

鲜明的对比,不是老百姓的个体差异,而是社会经济结构和分配制度的失衡。

越是放大这种差异,老百姓越是对社会产生质疑和不满。

当然,这种仇恨,不仅仅来自于底层的竞争,甚至衍生到世袭罔替的对立。

某官媒报道,烟三代,铁三代,同样引起大家的不满。

烟草和铁路,对于普通人来说,那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好单位,但是这些单位的人员聘任,暗箱操作,世袭罔替,理所应当的享受这些福利待遇。

而官媒却把他当成坚守!这种坚守,哪个老百姓不需要,不能做到,但是轮得上他们吗?

这样的传播,意欲何为?

对于央视采集的新闻,真实性毋庸置疑,毕竟造假很容易被群众揭穿;

但是这种不具备普世价值的新闻,非但不能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还会刺激身处苦难的老百姓。

就像胡锡劲评论孔乙己文化事件,不是大学生脱不掉长衫,而是社会没有给这些大学生提供更适合的工作,让大学生脱掉长衫,其实就是给就业难的大学生吸食“精神鸦片”。

寒窗苦读,花费巨资,最后让大学生端盘子洗完,这难道不是社会统筹出了问题吗?

社会会让大学生脱掉长衫,而不是让大学生刚穿上长衫,又让他们脱掉长衫,这是在给未来的孩子们树立“苦学无用”的错误印象!

写在最后:

官媒的作用应该是上传下达,应该是正面的,也应该是积极的。

所作出的评价也应该是普世的,客观的,符合绝大多数老百姓利益的。

这种浮夸式的宣传,最后引起的是民众的不满和对立,这与社会发展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央视的“浮夸风”,确实该杀一杀了

0 阅读:0
刚刚说体育

刚刚说体育

每日分享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