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富民县东村镇乐在村紧盯市场需求,以甜玉米产业为突破口,通过“党组织领航、订单农业铺路、科技服务护航”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小产业大作为”的乡村振兴新路径。2024年,全村甜玉米种植面积突破600亩,年产值达300万元,带动5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超万元。

面对产业结构单一、增收渠道狭窄的困境,乐在村党总支主动扛起乡村振兴“主引擎”责任,创新构建“红色领航”发展体系。不仅组织党员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引进花超甜脆玉米等优质品种,通过“党员示范田”先行试种打消群众顾虑;还建强组织“桥头堡”,由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吸纳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形成“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四位一体发展机制;同时,整合涉农资金,新建8个蓄水池、铺设5公里滴灌管网,建成60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让“望天田”变成“高产田”。
为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乐在村创新构建订单农业“双保险”机制。一方面建立“保底收购+溢价分红”模式,与富民禾润等企业签订长期协议,约定玉米保底价3元/公斤,市场价上涨时农户可享溢价分成,2024年带动农户亩均增收超5000元。另一方面构建“标准生产+品质管控”体系,合作社统一发放种苗、提供技术指导,建立从种植到采收的技术规范,运用无人机植保和绿色防控等技术,将玉米优果率提升至95%,成功打入城市商超。

面对传统种植效率低、风险高的难题,乐在村打出科技兴农“组合拳”。在种植端推广“四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节水40%,无人机飞防效率提升5倍,智能气象站实现灾害预警全覆盖,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30%。在人才端实施“双培”工程:开办新农人培训班,既教玉米密植栽培等“老把式”,也授短视频营销等“新技能”,培育出3名本土技术能手,带出10余个科技示范户。2024年全村玉米亩产达1200公斤,较传统种植增产20%,真正实现“汗水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

2025年,在订单农业的有力驱动下,乐在村计划扩大甜脆玉米等特色作物种植规模,建设冷链仓储中心,进一步拓宽产业链。届时,金黄的玉米穗饱满丰实,翠绿的玉米田连片成景,现代化大棚鳞次栉比,处处涌动着产业振兴的蓬勃生机,不断助力“小特产”向“大产业”升级,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杨安迪
编辑:汤维
审核:赵茜
二审:陈唯一
终审:彭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