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过往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但近年来明显能感受到三驾马车想支撑经济发展已经力不从心。究其原因,我国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产业变革加速,科技革命不断演进,再加上疫情冲击,很多传统行业已经不能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甚至成为拖后腿的角色。
比如,房地产行业以及相关上下游行业,由此带来连锁反应。无论对金融资本市场,还是地方财政收入,乃至国计民生、公共服务都带来严重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找到新的火车头,支撑中国经济发展。这样的行业不容易找到,但我们欣喜的发现,在经济下行如此巨大的不利环境下,汽车产业异军突起,让人眼前一亮。
一、电动化、智能化时代到来,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
如果观察西方工业强国,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凡是拥有强大汽车产业的国家,工业都异常强大,德国、美国、日本都是如此。在油车一统天下的时代,中国一直在苦苦追赶,但是差距越来越远,毕竟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各种机械控制装置西方欧美国家经过上百年的布局,设置了各种知识产权壁垒,足以让人难以望其项背,更不要说并驾齐驱。
电动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给了中国弯道超车、另起炉灶的机会,被中国牢牢抓住。这也是新型举国体制下,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一个重要成果,既感到欣慰,也庆幸抓住了机会。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创历史新高。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没有下行,反而高速增长,中国汽车行业零售额高达4.86万亿元。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占比超过全球31.6%的新车销量。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整车出口同比增长57.9%,汽车出口量将近500万辆,超越了德国和日本,其中绝大部分是新能源汽车。
二、汽车行业内部冰火两重天,电动化、智能化势不可挡
在当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胜利曙光,需要有更多像汽车产业这样的支柱产业,经济才能稳住,才能恢复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但汽车行业内部其实冰火两重天,划分成了两个群体,一类是以油车为主要生产销售的传统汽车企业,另一类是造车新势力,以电动车为主要生产销售的企业,二者之间相差悬殊。
传统汽车厂商主要的感觉是失落,面对电动化的时代措手不及,匆匆忙忙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反应不好,甚至巨额投入还没有回收,乃至血本无归。面对油车与新能源汽车之间的左右手相互博弈、自相残杀,感觉手心手背都是肉,犹犹豫豫,错过了发展新能源汽车最佳的阶段。
造车新势力也有一些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烈士,大浪淘沙,市场经济就是如此。但活下来的造车新势力逐渐都迎来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春天,抓住了新能源汽车高速成长的机会,看到了在未来市场中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曙光。
传统汽车厂商主要是国有企业,相较于比亚迪和吉利等民营企业快速转型,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国有企业普遍转型迟缓,近两年受到严重冲击。
这种情况下,人人思变。汽车行业换代的浪潮不可阻挡,电动化、智能化的时代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与2015年以前的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手机一样,如果不想重蹈功能手机被淘汰的覆辙,传统汽车企业就必须毫不犹豫、全身心投入到电动化、智能化造车的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