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说的年轻人断亲,到底是什么情况?

一坨杠精 2024-02-19 10:13:52

这个年算是过完了,然而吧春节期间,也是相关议题的高发期。

所以和往年一样,诸如年味没了、不走亲戚、过年回家去住宾馆、春节期间旅游火了之类的话题又开始了。

这当中比较引人注目的,除了旅游大堵车,到处都是人之外,则是所谓的“断亲”了,即大家不再和亲戚往来了,主要是年轻人,开始渐渐地脱离原有的大家族,脱离传统的家族关系,也不再受家族结构的影响。

这看上去当然很酷,也算是很时髦,和100多年前的“家庭G命”有点像,自带一种进步的色彩。

但其实吧,高呼“断亲”,这个事有利有弊,可能还是因为年轻了。当一些年纪在大一些的烦恼真的到了眼前的时候,那就就知道这事情吧,其实有利有弊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例如家里老人摔倒了,或者生病了住院了。

按照正常的状况,基本上只有配偶一人照顾。

如果说孩子在外地工作,无法回来,又给断亲了,那咋办?

当然,可以花钱请护工之类的照顾,但问题是护工就一定能尽心尽责吗?

自然有人说,就算不断亲,找亲戚去照顾,可能也不会尽心尽力,但问题是这些都是特殊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家还都算尽心的!

要是这个时候,有几位亲戚轮流去照顾,有人陪床、有人送饭、有医院到处跑手续的,是不是就轻松了。

在80、90乃至00这些独生子女成年并且越来越大,父母开始逐渐衰老生病住院的时候,单独的子女或者小两口,照顾好几个老人会力不从心,这时候如果有亲戚,真的能省不少心!

这个时候,其实无论有哪个七大姑八大姨,但凡有亲戚能够稍微帮点忙,就会十分感激并且庆幸。

当然,这也是那一代人的因为时代的无奈,自己为了生活离开家乡,那么家里和家乡的一切,都只能交给亲戚了。

如果说出去求学倒还好,但一旦到了承担责任的年纪,就会发现其实剩下来的支撑,那些平时说不上几句话还不太喜欢的亲戚,真的还是有用的。

当然,这里说的是比较正常的亲戚,至于那些气人有笑人无,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甚至碎嘴子又没什么感情的亲戚,就别搭理了!

这些鸡零狗碎,只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所以吧,这个春节,再次甚嚣尘上的“断亲”的话题大家也都能理解。这是城市里原子化的生活状态、个人化的意识形态,到最后肯定会催生对家庭价值的远离。

聊天可以用微信,吃饭点外卖,活动找搭子,看病有医保,照顾自己可以花钱雇人,这一切都让年轻人们相信其实自己“一个人”是可以的。

要说这是一种进步,这是没错的,本来现代化的时代,也应当有一些机制,让个体的生活成为可能。

而且一些以团体为特征的家庭生存的模式,确实也让人窒息。就像宏大叙事一样,一些传统的家庭,作为一个基础单元存在时,其底色就是集体主Y、长辈权利特征的。

再次其中,所有的个人事务,全都要给宏大叙事让位,这其实是不对的!

例如关于婚姻和恋爱的问题,以前这边习惯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到了今天没这么夸张了,但却依然在深度干涉着个人的生活。

例如现在已经演变为不相干的亲戚,回来就月收入多少、有没有编制、什么时候结婚、要不要孩子、什么时候生老二。

这些的确很烦啊,这本来是个人自己的事情,但他们觉得这是家庭的事务,那么个体的一切,就关系着家族的兴旺,也关系到传承。

所以,年轻人不喜欢这种没有边界感的亲戚,并表示要“断亲”,这可以理解,某种程度也是一种进步,人终于可以不依赖家族的支撑而可以在社会生存。

而且之前的家庭的功能,确实也开始有部分失效了,例如传统家族的功能集体事业、融资借钱、婚丧嫁娶等,也都有了可替代的方案,例如创业,银行,专业机构等可以替代,“断亲”也似乎了现实的可能。

但是,真要走到“断亲”这一步,并且高调的姿态宣示,哪怕从功利的角度,这真有可能吗?

可能更多的还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吧!

仔细看看,“断亲”这类话题,出现最多的是微博之类的社交平台。“断亲”是常驻的热搜,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要知道这是“年轻”的互联网平台。2021年微博发布热搜半年报,用户年龄大多分布在19至29岁,占比76%。

年轻人多的地方,那肯定是追着爱豆、刷着超话、盯着四六级出分的,所以喊着“断亲”、自我也是正常的。

可能当他们真的大一些,想法会改变的!

当然这也是一种声音,是值得鼓励的声音,是一种年轻的单纯的声音,一种不带生活粗粝感的声音。

但从现阶段看,我们就从单纯的救助保障体系和生存规则来说,可能真的很难完全实现。

毕竟南slave是个人情时代啊!

入学的指标、医院的专家号、突如其来的救急等,对大多数人来说,亲戚可能依旧是最能指望的上的支援。

当这些年轻人再成长一些,生活经历再复杂一些,或许就看到了这些“讨厌亲戚”的另外一面了。

当然,这么说也有点功利,把亲情等同了价值索取了。但这属于非互惠性的义务,自然也带点“奉献”和“索取”的意味了。

所以我们不说宏大叙事,就说以血缘为纽带,成为一种可预期的保障系统,在大家等价交换之外,还能形成一种隐形却强韧的关系,在现有条件下,这也不是一个坏事。

毕竟人人付出,人人也能从中受益,最起码多个保障不是?

当然,这不意味着亲戚相处模式是一成不变的。

在时代变迁中,会形成新的人际边界和禁忌,重新调整家庭的情况和状态,诸如家长不问工资、年轻人不问婚恋、孩子不问成绩、家庭的核心范围进一步明确等。

这些都不是难事,也不是坏事。

可如果“断亲”成为充满诱惑力的号召,只能说明环境出了问题。

从之前多年的大家都经历上看,任何一种狂飙突进的姿态,对传统价值决绝的告别,大多意味着对某种人情、状态的全面否定,这未必是明智的。

0 阅读:33

一坨杠精

简介:少林寺驻武当山办事处大神父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