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1900 字;
阅读时间:约4分钟;
听完时间:约8分钟;
昨天在“数据汇总”工作表中,我们利用XLOOKUP公式或“统计”字段功能,完成了对产品名称与工单数量的信息引用,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通过创建“开工时间”和“完工时间”两个统计字段并设置相应条件,明确了开工与完工的时间点。新增的“完工数量”字段通过求和的方式统计了所有符合条件的完工记录,从而确保系统能够准确区分已完工与仍在生产中的记录。最终,我们创建了“已完工记录”与“生产中记录”两个视图,以便PMC生产计划快速识别已完成的工作和正在进行的任务,这不仅提升了数据管理的效率,也为未来的持续改进奠定了基础。
MPS串联从PMC生产计划的角度出发,需要快速掌握每个工单号的生产进度,类似于MES车间执行系统中的工序预警,即需要了解每个产品具体加工到了哪个阶段,以及生产了多少件。
为了实现上述需求,可以在同步表“MPS”中引用对应的工序报工数量,此时需要明确具体的工艺路线。以一个标准的工艺顺序为例:
工艺1为下料,工艺2为冲压,工艺3为打胶,工艺4为卷圆,工艺5为缝焊,工艺6为成方,工艺7为封底。分别新建七个统计字段。
以下料字段为例:
需要统计的字段:数据汇总表中的“完工数量”字段;
统计方式:求和;
统计条件1:数据汇总表中的工单号等于本表的工单号;
统计条件2:数据汇总表中的工序等于指定值“下料”。
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分别为其他工艺(冲压、打胶等)创建相应的统计字段。这样一来,便可以形成一个二维统计分析表,其中垂直方向表示工单号对应的产品数量信息,水平方向则展示产品各工艺阶段的完工信息。
报工优化报工小程序运行几天后,车间员工反馈在扫码报工的过程中,填写完报工数量后还需额外点击选择分类才能完成报工。整个过程较为复杂且容易出错,因为默认状态为“开工”,如果报工时忘记选择“完工”,就会导致一个工单出现两次“开工”的情况。
我们梳理了现有的流程:
扫码→ 选择工单号 → 输入报工数量 → 选择报工类别;每一步预计耗时1秒,总时间控制在5秒内完成。
为了优化这一流程并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决定将流程变更为:
扫码→ 选择工单号 → 输入报工数量 → 完工;每一步预计耗时1秒,总时间控制在3秒内完成。
为了减少报工类别的选择步骤,我们将原来的单一扫码报工二维码(或链接)更改为两个二维码:一个命名为“开工码”,另一个命名为“完工码”。并在系统中分别创建两个文本属性的字段,其默认值分别为“开工”和“完工”。这样就无需员工手动选择报工分类,从而提高了效率。
以上方案可以通过在收集结果视图中创建两个表单视图来实现,分别命名为“报工视图”和“完工视图”,并在各自视图中增加相应的默认字段即可。
效果如下图所示:
扫码优化解决了选择报工的问题后,现在又出现了新问题:员工每次报工需要扫码,而这需要调用手机的相机进行扫描,整个过程仍然比较繁琐。为此,我们继续优化流程,将现有流程:
打开手机→点击相机→对准二维码→扫码→开工或报工
变更为:
打开手机→点击链接快捷方式→扫码→开工或报工
这样整个过程无需再调用手机中的相机应用,大大提高了速度。
具体操作为:分别点击两个视图,“报工视图”和“完工视图”,然后点击分享视图以获取两个以HTTPS开头的链接。使用手机浏览器打开这两个链接:
【金山文档】扫码开工https://www.kdocs.cn/wo/sl/v11Nb9h?
【金山文档】扫码完工https://www.kdocs.cn/wo/sl/v12l9My?
接着,在浏览器下方点击设置,找到“添加到桌面”选项(不同浏览器的设置基本一致,主要是创建一个桌面快捷图标),分别为“扫码开工”与“扫码完工”创建手机桌面的快捷访问图标。
通过这一设置,在员工操作熟练的情况下,从扫码到完成整个过程的时间可缩短至3秒以内,错误率也降低了30%。
最后总结在“数据汇总”工作表中,我们通过XLOOKUP公式或“统计”字段功能,实现了产品名称与工单数量的信息引用,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创建的“开工时间”与“完工时间”统计字段明确了各个工序的时间节点,新增的“完工数量”字段统计了所有符合条件的完工记录,使系统能准确区分已完工与在产记录。创建的“已完工记录”与“生产中记录”两个视图,帮助PMC生产计划快速掌握生产进度,提升了数据管理效率。
在MPS串联部分,我们定义了标准工艺顺序,并为每一道工序创建了统计字段,形成了一个直观的二维统计分析表,方便查看各工单号对应产品的实时生产状态。在优化报工流程方面,通过简化操作步骤,将原有的四步流程缩减为三步,并通过设立专用的“开工码”与“完工码”二维码,消除了手动选择报工类别的步骤,提高了报工效率。
进一步优化扫码流程后,我们通过创建桌面快捷图标替代了传统的相机扫码步骤,不仅加快了操作速度,还将错误率降低了30%,使员工的整体操作流程更加流畅和高效。这些改进措施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还为未来系统的持续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系列至此完成。后续只需要根据产品的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比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