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参照比亚迪汉L的预售价,心想着再怎么定价也要在25万以上,毕竟还要给现款的汉EV 、汉DM-i留出价格空间,当昨晚发布会一公布价格,好家伙,直接20.98万,汉L DM最低售价20.98万,你能信?
王传福到底是怎么想的,这是要独占20-30万价格区间吗?我想了半天,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表面上看比亚迪是在玩价格战,但实际上这是比亚迪精心策划的“技术起义”。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比亚迪凭什么敢把价格搞这么低?
我记得一次去早餐店吃饭,我问老板为什么他家的早饭好吃又便宜?老板直接回答原材料都是自己种的,猪肉也是自己喂养的,能不便宜吗。
比亚迪显然深谙此道:当别人家还在为电池价格砍价时,他们已经把刀片电池生产线玩成了"印钞机";同行们焦头烂额协调供应商时,人家直接掏出三电系统全家桶——电机、电控、电池全自产自销。甚至多的一部分还提供给外部厂商。
另外,更绝的就是“超级e平台”,这是比亚迪专门为纯电平台打造的平台,可以更好更快的装车,目前超级e平台有汉L,唐L两款车型,后续其他车型也会加入进来。
有句话说的好,特斯拉教会大家电车要快,蔚来教会大家服务要好,而比亚迪正在教全行业——便宜还能更狠。汉L这个"价格刺客",居然揣着5分钟充400公里的兆瓦闪充技术就冲进了20万区间。这就像有人拿着爱马仕的包去菜市场砍价,摊主们能不慌吗?
而且更"不讲武德"的是那台3万转电机。去年某新势力品牌还在吹2万转是"行业天花板",比亚迪反手就掏出堪比F1赛车的转速数据,直接把电机转速领先几代了。
叠加这些技术,再来看比亚迪的价格,很多人都说比亚迪是在赔本赚吆喝,但问题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这问题就像问麦当劳为什么可乐续杯免费——当你的超级工厂每天下线超一万辆车,成本早被摊薄到小数点后三位了。更妙的是他们的"俄罗斯套娃"策略:顶配汉L卖到28万,选装个琉光银车漆就要加2万,这算盘打得我在深圳湾都听见了。
但最让我佩服的,是比亚迪重新定义了竞争规则。比亚迪开放兆瓦闪充技术,像极了当年安卓开源——表面上是技术共享,实则是要当行业话事人。现在其他品牌都在焦虑,到底要不要适配比亚迪的超级闪充技术,如果要适配,就要从电池上解决,要从根本上解决。如果不适配,那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比亚迪领先。
这次汉L定价20.98万,就像往池塘里扔了块巨石。传统车企在纠结要不要砍掉燃油车研发,新势力们在会议室吵着"降本还是增配",而特斯拉销售的朋友圈突然开始狂发"三年免息"广告。最有趣的是某新势力高管私下吐槽:"我们刚把激光雷达成本打下来,比亚迪直接用纯视觉方案把价格砍到脚踝。"
但这场震动最大的意义,是让消费者突然意识到:原来30万的电车配置,真的可以卖20万。就像当年小米把智能手机价格腰斩,现在进4S店的人问的第一句话已经从"续航多少"变成了"充电能比汉L快吗"。
技术平权,让技术回归本质,比亚迪卖的不是车,而是行业标准。
下次再有人讨论比亚迪定价,我准备换个说法:"他们不是在卖车,是在给行业上数学课——当规模效应遇见技术创新,成本曲线可以比秋名山弯道更刺激。"只是不知道那些还在算单车利润的友商们,什么时候才能解开这道"比亚迪方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