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降,不是识时务,就是没脑子。对于很多将士官兵来说,不战而降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说出去都让人觉得丢人现眼。战士们的作用就是保家卫国,还没有作战就先投降,很难让人们信服。也正是如此,北平和平解放时才有了傅部311师拒绝交出西三门事件。
1949年1月31日,东北野战军逐步接管北平的城市布防。工作交接的整体进展较为顺利,但到了北平西三门的时候,交接工作遇到了困难。
当时镇守在西三门的是傅军,他们怎么也不肯交出西三门的布防权限,场面一度失控。陶铸听闻此事怒斥:“还要脑袋不要?”
拒不交出西三门在解放战争后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很多城市的解放都采取了和谈的形式。北平的和平解放是关键,也是人心所向,因此许多将领都较为配合地完成了布防的交接工作。
不过也有一些“不听话”的将领,不想平白无故交出手中的权利。这类将领中,比较典型的当属驻守西三门的孙英年少将了。
在北平的整体布局之中,西三门分别为西直门、阜成门和复兴门。西三门的位置可谓是至关重要,因此东北野战军也比较重视西三门的交接工作。
当时,红军方面负责西三门布防交接工作的是东野军的政治部副主任陶铸。这支军队在部队中是出了名的能打,部队中也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这些人,胆子大,脾气爆,说干就干。
当时驻守西三门的傅军一直不愿意轻易交出西三门的布防,两方各不相让,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我军负责交接的解放军营长一看对方软硬不吃,当即就命部队展开作战队形,还架起了机枪小炮,准备武力夺取西三门。
直到这时,城门口的国军士兵才有点害怕解放军动真格,当即给311师的师长孙英年联系,询问事情的解决方案。孙英年一听情况不对,火速赶往两军的对峙地点阜成门。
孙英年跟东北野战军解释道:“第311师之所以不交出西三门的布防权限,是因为奉北平军管会副主任的命令,并非故意刁难。”
听完孙英年的解释,东野军的带队营长也回怼了一句话,说他们是奉陶铸的命令接管布防,如果你们执意不从,那就莫怪他们动用武力解决此事了。
剑拔弩张,不肯相让见到解放军如此强硬的态度,孙英年心中也瞬间底气不足。他拿出上级来压解放军,没想到对方根本不吃这一套。场面一度十分尴尬,甚至还让孙英年生了一肚子火气。转念一想,孙英年生出了个坏心思。
孙英年赶忙跑到傅作义身边吹风,想挑拨离间,破坏北平和平解放的步伐。可没想到我军更胜一筹,也向陶铸报告了当时的情况。傅作义是个明白人,他知道孙英年是什么想法。从大局考虑,傅作义直接带着孙英年来到了陶铸面前。
陶铸是个暴脾气,一看到孙英年就破口大骂:“为什么不交接西三门?还要脑袋不要?”
陶铸的这番责怪一箭双雕,既在孙英年身上撒了气,又发泄了对傅作义的不满。傅作义不想影响大局,便凑上前来说了几句好话,当个和事佬。
陶铸虽然脾气爆,但也不是个不明事理的人。他的目的是为了北平的和平解放,不是为了撒气。因此,陶铸给了傅作义一个台阶下,让孙英年赶紧去西三门做交接工作了。
这边孙英年虽然满心憋屈,但也没办法,只能将手中的布防权拱手让人。
和平解放,大势所趋北平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是清朝的都城。这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在和平解放的重要关头若是打起来了,那国共两党自然会闹的十分难看。孙英年是傅作义手下的嫡系将领,深受傅作义喜爱。
早在傅作义召开高级将领会议,商讨是战是和谈的时候,孙英年就坚决反对北平和平解放,要与共产党打到底。
傅作义听完有些不大高兴,问他:你能打几下?孙英年倔强又坚定地说:“一下半!我的师可以参加一次大纵深出击,还可以守城进行防御作战,就这么一下半!”
在孙英年眼里,军人的使命就是打胜仗,打不赢就投降,那绝对不是自己的风格,甚至是有辱军人身份的行为。这也是为何在西三门对峙中,孙英年一直不愿意交出布防权限的原因。
不过,大势当前,孙英年虽然十分不愿交出布防权,但在傅作义的劝导下,他也明白事情的重要性,只能满腔不情愿地将布防权拱手让出。
西三门交接完毕以后,北平的其他工作交接也都进展得非常顺利。北平的和平解放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新中国的建立举世瞩目。此时的中国,已经是共产党的天下。失去民心的国民党,正在一点一滴从大陆消失。
孙英年交接完工作以后也率领部队走向了北京城外,他率领的部下被上级军委改编为独立第88师。但没过多久,这支部队就被裁撤,孙英年本人也被派到了华北军政大学学习新时期的政治思想。纵然他千百般不愿意,最后也成了一个不战而降的将军。
小结:如今的和平盛世,我们应当万分珍惜。当年将军们的不同选择,我们也应当理解。所有不同的选择,都是源于立场不同罢了。孙英年不愿意交出西三门,是因为他是个战斗了半生的将军。最后不得已还是交出了布防,是因为他深知祖国和平大势不可逆转。
新中国的建立来之不易,每一步前进的路都踏在一具具血肉之躯之上。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定,前辈们前仆后继,死而后已。他们给后人带来的和平与稳定,是异常珍贵且难得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