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黄土高原,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灾区。这里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沟壑纵横,风沙肆虐,生态系统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上游清澈的黄河到了这里也需要带着滚滚黄沙奔流直下。
由于日照不足且空气干旱,此类环境对植物生长极为不宜。加之近数百年人为的破坏,黄土高原的植被恶化程度加剧,同时伴随着水土流失的问题日益严峻。在1963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到访黄土高原后就曾感慨:“没想到红军能顶住这样恶劣的环境生存下去。”甚至连联合国粮食计划署都认定,黄土高原是最不适合人类居住,无法进行粮食生产的地方。
然而,在短短的70年时间里,随着我国与民众的共同奋斗,黄土高原已经经历了彻头彻尾的转变。那现在的黄土高原呈现出了怎样的面貌呢?
黄土高原的形成位于中国北部中心地区的黄土高原,覆盖了包括甘肃、陕西在内的七个省份,该地区处于中国的第二个地势台阶,海拔高度普遍介于800米至3000米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之一,其面积广阔,地貌独特,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象征,也是灿烂中华文明的孕育地。
地质学家认为,黄土高原形成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地质时期:古生代末期至中生代,黄土高原主要是海洋,中生代末期至新生代初期,该地区开始隆升成陆。新生代晚期,特别是第四纪冰期,大量黄土被风力搬运并堆积至此,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黄土高原。自仰韶文化时代开始,跨越了约7000年的历史,直至周、秦、汉、唐各朝代,黄土高原在我国古代文明中占据了核心地位。然而,直到大约一千年前宋朝时期,古代中国的文化和政治中心逐步东移,黄土高原的重要性因此渐渐降低。
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非常鲜明,分为三大部分:北部的河套地区、中部的黄土丘陵区和南部的陕北高原。其中,黄土丘陵区最为典型,大大小小的沟壑纵横交错,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地貌。正是这种独特的地形,造就了黄土高原上独特的自然景观——黄土地貌。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壮观的黄土梁、险峻的黄土岭、幽深的黄土沟等。
这里气候干旱,雨量稀少,但河流众多,因此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十分严重。早在几千年前,这里的先民们就利用黄土的易于挖掘的特点,开挖出了著名的窑洞和地下灌溉工程——引黄灌溉系统。从仰韶文化到长城的修建,从古丝绸之路的繁华到红军长征的艰辛,黄土高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黄土高原满目疮痍在秦朝时期,为了防御来自北方的匈奴族群侵袭,秦始皇指令蒙恬在北方修建了长城,并建立起了连接帝国各地的快速道路系统。此外,还下令将数以万计的人口迁移到黄土高原,并推行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农田开垦计划,旨在增加粮食产量。之后的汉朝也是同样的做法。
随着群雄割据以及朝代更替,中原地区连年战乱,对黄土高原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特别是太行山区域,曾经茂密的森林被无情砍伐,最终变成了辽阔的农田,彻底改变了当地的自然风貌。在明代,为了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朝廷决定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把人们从四面八方搬迁到了黄土高原,这里迅速成为了众多新移民的家园。
由于早期耕种的土地已无法满足新增人口的需求,他们不得不转向未被开垦的森林地带。到了清朝,黄土高原所承受的压力进一步加剧。特别是雍正帝推行的摊丁入亩制度之后,中国的人口数量激增,首次突破了一亿大关。为了生存,更多的人不得不移居到黄土高原,开始侵占最后的森林资源,这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
尽管联合国将其评为“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但在这片被划痕累累的土地上,居然生活着1.2亿的常住人口,它也成为了中国人口分布第二密集的地区。近30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城镇建设和农业发展,黄土高原上的生态环境遭受了极大的破坏。沟道侵蚀和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现在只剩下了裸露的黄土和深深的侵蚀沟壑。
每逢降雨季节,未能被植被吸收的雨水便沿着这些沟壑带走大量的泥沙,这些黄色的泥沙部分汇入黄河,使得“河水清则洪水至”的古老说法成为了现实。当这些黄沙被黄河顺流带入下游时,带来的不仅是河水颜色的改变,更有它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首先,黄沙的大量存在严重威胁了黄河下游的水利设施。水库、堤坝因沉积的泥沙而减少了蓄水能力,甚至有的水利工程因此失去了功能。
当河床因泥沙沉积而抬高时,河水容易泛滥成灾,淹没农田,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损失。同时,河水中高含量的泥沙也影响了灌溉水质,减少了土地的肥沃度,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更为严重的是,春季的风沙天气让黄河沿岸地区的居民饱受沙尘暴的困扰,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黄沙覆盖的土地还导致了地表植被的进一步退化,加剧了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
我国开始治理黄土高原其实,自新中国成立初期起,我国便启动了黄土高原的治理工作。在这漫长数十年的努力中,当地形成了四种独特的治理策略,这些策略是根据具体的地理条件量身定制的。这些策略包括生态恢复法、工程干预法、小流域综合治理策略及区域性综合治理策略。
生态恢复法主要指通过植树造林、草地建设来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平衡。上世纪50年代起,为解决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沙化问题,政府鼓励并实施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通过多年的努力,黄土高原的绿化覆盖率有了显著提升,成千上万的林带像绿色的屏障拦截了风沙,减少了土壤侵蚀,起到了良好的生态修复作用。
工程干预法主要是通过人工建设水利设施如淤地坝、水库等以减少水土流失。在60年代至70年代期间,政府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推广淤地坝建设,淤地坝既能拦截上游来的泥沙,又能将雨水存储起来用于灌溉,有效解决了当地旱涝问题。这些工程干预手段极大地改善了黄土高原的水土环境,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而且黄河的泥沙因此每年也减少了2亿吨。
小流域综合治理策略是在具体的小流域范围内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比如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水利设施建设等,以综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自70年代末期开始,这一策略在黄土高原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改善了局部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条件,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区域性综合治理策略则是在更大范围内,根据不同区域的特定条件,制定和实施综合治理计划。这种策略强调因地制宜,既有局部治理措施,也有全局的规划和协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治理理念的更新,更多高新技术和方法被引入到治理中,如使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利用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等。
治理70年,如今黄土高原怎样了?在上世纪50年代,据统计,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达到了85%以上,年均土壤侵蚀量高达15亿吨,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每年有一个太湖那么多的泥沙被冲入黄河,使得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之一。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尤其是从1978年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1999年启动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让这片古老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目前为止,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有了显著的减少。最新数据显示,经过多年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已经减少到35%以下,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每平方千米年侵蚀量5000吨降低到2000吨左右,黄河的含沙量也大幅度减少,实现了河水清澈,大大减少了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黄土高原的绿化面积大幅提升。截至2022年,通过退耕还林还草项目,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已从1978年的不足5%提升到了现在的接近30%。在这块宽广的土地上,已经植树超过600亿棵,种植草皮超过1亿亩。许多曾经荒凉的山坡,现在已覆盖着绿色的植被,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陕西省延安市,曾几何时山川光秃,黄沙漫天。而今,你将看到连绵起伏的山丘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当地群众通过参与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不仅改善了自身的生活环境,还带动了生态旅游,实现了由“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华丽转变。又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过去由于过度放牧和滥砍滥伐,使得这里成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治理,如今这里山清水秀,成为了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结语昔日的“黄沙滚滚”如今已经变成了“绿水青山”,黄土高原治理的成功经验也被推广到国内外其他类似地区,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从生态恢复到工程干预,再到小流域和区域性的综合治理,每一步都凝聚了无数治理人员的心血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