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辉煌:宝鸡的大三线建设,169信箱4390厂金山器材厂

忆三线岁月 2024-07-05 16:47:41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三线建设时代,如今已渐渐远去,只留下一抹淡淡的残影和无尽的遗憾。每当回想起那段历史,心中总是充满了感慨和怀念。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奉献的时代,是一个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传奇。

在国家统一部署下,陕西三线建设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上海、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等工业基础比较好的省市,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设计施工单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如同一条条巨龙,带着人员、物资和设备,浩浩荡荡地迁到了陕西这片黄土地上。他们肩负着支援和包建的重任,从筹建、施工到建成投产,每一步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和智慧。

那时的陕西,动员了工、农、兵、学、商等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和支援三线建设。仅陕南一地,就集结了百万之多的民工,他们投身于铁路、公路和国防及民用工业重点企业等一批重要项目的建设之中。那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建设浪潮,每一个人都怀揣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投入到这场伟大的事业中。

县功镇,这个位于陇县南端的小镇,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而得名。后来,它成为了4390厂(金山无线电器材厂)的所在地,这个工厂在国家三线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69厂,这个被人们习惯称呼的名字,承载了多少人的青春和梦想。

169厂的主要员工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带着对事业的执着和追求,汇聚在这片大山里。北京、兰州、西安、杭州、武功和千阳……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技术人员和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们,他们在这里扎根、发芽、成长,为国家的军用磁性材料及器件研制和生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那时的169厂,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书声朗朗……这个军工厂就像是一个小社会,百货商店、理发店、照相馆、书店、饭店、银行、邮电局、幼儿园、子弟学校、澡堂、医院、职工大食堂、招待所……样样俱全。职工大食堂更是具有多种功能,它既是数千职工用餐的地方,也是开全厂职工大会的场所,还可以放电影、演节目。

在那个年代,生活虽然艰苦,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是丰富的。每天早上6点整,分布在厂家属区各个角落的大喇叭就会吹起部队的起床号,号声老少无欺地催着大家起床。到了上班的点儿,喇叭里就会吹起集合号,职工们踩着号声走进车间,学生们则卡着号尾走进教室。下班时则是解散号,只听号声一起,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就会出现在大门里,他们走路的、骑自行车的、人头攒动、行色匆匆地回到家属区里那鳞次栉比的苏联式火柴盒楼房里。

那时的孩子们,也是和大人一起走向学堂的。他们时常在大礼堂和大人一起开全厂大会,听厂长一讲就是一下午。从一车间到九车间,那些不该小孩知道的事情他们都知道。虽然有时会耽误学习的时间,但他们也从中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独特氛围。

三线建设者,他们都是由天南地北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的。他们在这个封闭的大空间里共同生活了许多年,形成了一个年轻、单纯、积极且富有理想的群体。他们之间的相处是和睦的、平等的,无论职位高低、工资级别差异不大。他们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一起走过了那段难忘的岁月。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三线建设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的残影。那些曾经的繁华不再重现,只留下了一片片寂静的山谷和一座座空荡荡的厂房。那些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奋斗过的人们啊!他们如今身在何方?是否还记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每当回想起那段历史时,心中总是充满了感慨和怀念。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奉献的时代啊!是一个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传奇啊!虽然如今繁华不再、历史犹存,但那段岁月却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它见证了那一代人的青春和梦想、见证了他们的奋斗和奉献、也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和荣耀。

如今,当我们再次踏上那片曾经的热土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那些曾经的厂房、那些曾经的设备、那些曾经的人们……他们都已经成为了历史的残影和遗憾。

0 阅读:3

忆三线岁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