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介石说,戴笠是他最信任的人,当戴死后蒋痛哭失声,举办全国公祭。当后人评论戴笠的时候,说他是一个混世魔王,杀人魔鬼,淫魔色棍。
至今,戴笠的死还是一个谜,究竟是意外还是被暗杀,一时曾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那么,戴笠究竟是怎么死的?
戴笠抗战,也曾暗杀过很多日本人
戴笠(1897年5月28日——1946年3月17日),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长。浙江省衢州府江山县(今衢州市江山市)保安乡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早年曾在浙军周凤岐部当士兵,后脱离部队到上海,在上海股票交易所结识蒋介石、戴季陶等人。
戴笠因得到蒋介石的信任,长期从事特工与间谍工作,曾负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情治机关军统局并担任副局长(但为实际领导人)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其所领导的军统局杀死、迫害许多异议分子、中共及民主党派人士,日本人及与日本人合作的汉奸,甚至是中国国民党内蒋介石的政敌。
在抗日战争中,戴笠和他领导的军统局为中华民国立下卓著功勋,1946年戴笠因飞机失事身亡,死后被国民政府追任为陆军中将。由于其行踪不定、神出鬼没,他被美国《柯莱尔斯》杂志称为亚洲的一个神秘人物、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1932年4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正式成立,该机构简称“军统”,其负责人为戴笠。
戴笠是研究民国史绕不开的一个人物,可是很多人只知戴笠是特务头子,却对他的生平知之甚少。其实,戴笠也算是中国情报界少有的天才,无师自通地一手建立起了军统局这个庞大情报机关。抗日战争时期,军统局的敌后谍报侦搜以及中美情报合作对战争的胜利有着无可抹灭的贡献。为此,戴笠得名“蒋介石的佩剑”、“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最神秘人物”。
戴笠一生神秘无踪,交友广泛,杀了很多日本人、汉奸,他对抗日战争有着不小的贡献。但是,因为他忠于蒋介石,也残害了很多民主自由人士和共产党人。最后因飞机失事,落得机毁人亡的悲剧。

戴笠
戴笠组建了30多万人的特务组织
戴笠一手创立的军统局其统属人员非常多。
据后期调查显示,前前后后为军统效力的人有30多万,堪称世界上最庞大的特务组织。1946年美国军事情报机构估计,戴笠手下有18万便衣特工,其中多达4万人全天候地为他工作。
军统局的组织形式由上至下为“局-区-站-组-队”。组是军统局特工组织的基本单位,由于任务不同,组又分潜伏组、行动组、策反组、随军组、防谍组等。戴笠的组织在国民党内部作用很大,尤其是在替蒋介石清除异己,扫清政治障碍方面。
细心的读者在一些影视作品里会发现,戴笠露面非常少,这是其身为特务组织头领必须要保持的神秘特点而导致的。作为一个大特务头子,戴笠本人在真实生活中也是深居简出,更多的时候都隐藏在聚光灯的背面,不会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展露真颜。
他的名字隐喻意义也非常强--戴笠,人戴着个斗笠,令人看不清他的脸,面容模糊。其实戴笠此名是他成为蒋介石的幕后高手以后改的。
戴笠生于1897年,浙江江山人,他的曾用名有戴春风、戴雨声,字雨农。“戴笠”这个名字就是因为他不想以真面目示人,模糊自己的面目而改的,以便始终小心翼翼地把自己藏在蒋介石身后,替蒋介石效力。
戴笠是特务王中王,最神秘的杀手,如一把小巧的毒匕首,寒光一闪,遇害者尚未搞清对手是谁便命丧黄泉。戴笠的威慑力来自他的人无处不在,而且你不知道他是谁。戴笠的孤僻与诡秘,让他更加神秘莫测。当时的西方媒体说,世界上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戴笠的情报人员在活动。罗斯福在与蒋介石会面时,就好奇地向蒋介石打听:“听说你们那儿有一个人叫戴笠,能不能让我也见见他?”一个连罗斯福都感兴趣的人,可见戴笠当时的影响力有多大。

戴笠
看到六颗金牙,人们才认出了戴笠的尸体
1946年3月17日下午,雷雨初歇,岱山村上空依然阴云密布,随着一阵由远及近的飞机引擎声,一架飞机进入村民的视线。突然,飞机向不远处的马鞍山撞去,一声巨响,火光腾起,飞机爆炸。
这是哪里的飞机?为什么会坠毁?村民们议论纷纷,但一无所知。两天后,匆忙赶来的军统人员来到现场。确认这架坠毁的飞机正是失踪的军统头子戴笠乘坐的专机,遇难者正是戴笠及随行者共13人。
3月21日,《大公报》、《中央日报》等主导舆论的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戴笠乘坐飞机公干,“飞机撞到马鞍山坠毁而亡”的消息,一时中外关注,成为头条新闻。
戴笠这个被称为“中国希姆莱”的特务头子就这样死于非命,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戴笠当时还不到50岁,他的死在当时引起很大震动。得知心腹爱将戴笠暴死,抛尸“困雨沟”三日,蒋介石备感伤心。他亲赠挽联:“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仗汝迹,奇祸从天降风云变幻痛予心”。是年8月,他亲临紫金山灵谷寺,为戴笠选择墓地,并叮嘱毛人凤,一定要在子午时下葬。
戴笠死后,章士钊先生题挽联:“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名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引发后人对戴笠之死多思的导火索是,他是在从北平坐飞机到青岛,又从青岛坐飞村到上海的途中失事的。当时国共两党就要开战了,这时候国民党要美国帮忙,戴笠当时是为了促进国民党与美国海军的合作才去的青岛。他在青岛时,蒋介石又给他下了命令,让他赶紧回重庆开会。戴笠马不停蹄从青岛先赶往上海,到上海时突然天降大雨,电闪雷鸣间飞机降落不了,只好临时决定降在南京。可恰恰是在南京上空时,飞机失事了,一头栽到岱山之上爆炸了。
戴笠之死,单纯是飞机失事吗?后来调查得知,该飞机是先内部爆炸,然后才一头栽下去的,也就是说是有人故意陷害戴笠,在飞机上放了炸弹。飞机爆炸之后,国民党军统人员前去调查,而戴笠的尸体已经烧得根本无法辨认了。副官知道戴笠有6颗金牙,通过这个特征,戴笠的尸首才得以从众人中被辨认出来。
戴机撞岱山,雨农死雨中
现场还找到了一个已经烧煳了的剑鞘,但是里边的九龙宝剑却寒光闪闪。
这把宝剑是当年乾隆帝贴身带的,后来慈禧死的时候把它带到墓里了,然后孙传芳的部下孙殿英炸东陵时,将宝剑弄到了手。后来孙传芳想通过军统在北平当时的负责人马汉三,把这把剑通过戴笠转赠给蒋介石以示讨好,而这把剑却又被马汉三献给了日本人。
这把宝剑被日本人收走后,落到了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手里。等到抗日战争胜利之后,马汉三控制了军统北平站,从川岛芳子手里又把这把剑拿了回来。据说戴笠来到北平,提审川岛芳子,调查出这段事,马汉三迫不得已只得把这把剑又交了出来。此时,马汉三也知道戴笠早晚要收拾他,所以他想先下手为强。他派他的死党刘玉珠--北平军统站的一个军统督导员--在戴笠的飞机飞到青岛之后,以安全检查为名上了飞机。刘玉珠在飞机上放了炸弹--就这样,戴笠被炸死了。
戴笠死后,马汉三、刘玉珠即被军统秘密审讯并处决,这或许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戴笠的死与两人有关。
戴笠暴死之后,军统局群龙无首,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郑介民、唐纵、毛人凤三人展开了争权夺利、拉帮结派的斗争。最终,郑介民被委任为代理局长。1946年10月,军统局被撤销,保密局成立。至1949年12月,这个组织在大陆彻底消亡。
多年来,关于戴笠之死也有很多种版本,除了前面那种说法,还有下面四个版本--
其一:蒋介石谋杀。戴笠的军统组织非常严密,有10万之众,一色美式装备,只听命于戴笠。戴笠欲谋求警政部长、海军司令位置,想借美国方面之力达到目的,引起蒋介石惊慌,于是痛下杀手。
其二:美国特工所为,原因是美国政府获知戴笠将对过去与日本人合作者进行一次不顾人道的大清洗。为制止大屠杀,在戴笠的专机气压计的保险丝上做了手脚。
其三:共产党除恶。理由是王若飞在此不久前,死于空难,是军统所为。
其四:纯属空难,非人为原因。沈醉是这次调查组人员,他据所掌握的情报回忆,的确是一场空难。
戴笠这一死,有很多人附会出很多带有宿命色彩的说法--戴笠,姓戴,字雨农,死的时候,飞机撞上的那个地方叫困雨沟,然后飞机失事之后下大雨,就连收尸的时候都是在暴雨中进行。所以有人说戴机撞岱山,雨农死雨中,这本身就是宿命。

被誉为民国第一美女的蝴蝶
戴笠为何不从青岛直接飞重庆,而是先回到上海?
有人提出过一个疑问--蒋介石让戴笠来开会,戴笠为何不从青岛直接飞重庆,而是先回到上海?这是因为戴笠从青岛走的时候,上海有个女人给他拍了封电报,电报就四个字“你回来吧”。
哪个女人能有这么大的魔力,让戴老板从青岛一下子就飞到上海去?
这个女人名字叫胡蝶。
熟悉电影史的朋友知道,过去大上海有几个出名的影星:胡蝶、阮玲玉、上官云珠等。胡蝶是其中名气最大的一个。胡蝶是民国时期第一位影后,也是第一位做广告的电影明星,艳名远播上海滩。胡蝶和戴笠同居过3年,也确是历史史实。戴笠原先在上海滩混日子的时候算得上是胡蝶的影迷,后来命运阴差阳错地把胡蝶推到了他跟前。
上海抗日战争时期,胡蝶已经30来岁了,她的丈夫潘有声是个搞瓷业的商人。她跟丈夫到香港去定居,当时香港也逐渐被日本人控制了。胡蝶夫妇觉得自己的财产不安全,就把全部的积蓄--30大箱子金银珠宝,通过香港运往广东。可是刚一进广东境,就被江洋大盗给劫走了。这一辈子积蓄都给劫走了,胡蝶觉得很可惜,她就想到了上海滩的一个朋友--“青帮大亨”杜月笙。胡蝶找到杜月笙,杜月笙说这事要在上海周边他还能行,到广东就管不了了。他把戴笠介绍给胡蝶,期望能够帮得上胡蝶。
当时,戴笠已是国民党军统的头子,同时也是水陆缉私的组长。他早就对胡蝶神魂颠倒,一听有这机会,马上请胡蝶夫妇到重庆来,并说两人到来后,会妥善安置。胡蝶夫妇自然对戴笠感恩戴德。后来戴笠把胡蝶丈夫潘有声支到云南做生意,给了他滇缅公路特别通行证--而他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假公济私,把人家老公支走,把胡蝶给占了。

戴笠的葬礼
据说胡蝶跟着戴笠也不幸福,整日以泪洗面,感到屈辱。后来胡蝶到香港定居之后,写回忆录时对这段历史只字不提。有人说胡蝶的忍耐力很强,但不管怎么说,那段跟戴笠同居的日子,胡蝶对外没有表示出多大的决心反抗。
抗战胜利后,戴笠逼得潘有声跟胡蝶签了离婚协议,并答应胡蝶娶她。可是谁能想到,1946年3月17日戴笠撞死在岱山上,这个承诺没有兑现。
是巧合,还是意外?这封电报,也让人联想翩翩。也有人认为,戴笠之死与胡蝶有关,或胡蝶有意,或者胡蝶无意透露了戴笠的行踪,让人有了可乘之机。
声明:【文章及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
来源:历史人物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