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崇拜是道教的基本信仰,道教认为万物皆有灵,山川河岳、日月星辰都有不同的神明,在我国各地有很多供奉神仙的宫观。
除了道教神仙以外,民间也有很多俗神,人们也会给那些神明立庙祀奉,如龙王庙里供奉的是龙王爷,关帝庙供奉的是关羽,山神庙供奉的是山神……在诸多的神明中,您知道庙宇最多的神仙是哪一位吗?
庙宇最多的神仙是土地神。俗话说“别拿土地爷不当神仙”,在道教的神仙体系里,土地爷是级别最低的,相比高居于三十六重天的先天尊神如三清天尊、玉皇大帝等,在人间护佑一方的土地神显得更有亲和力。
土地神,俗称为“土地爷”、“土地公公”等,道教尊其为“福德正神”。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土地神是掌管一方土地的神仙,他与门神、户神、井神、灶神、厕神合称为为“家宅六神”,这六位神仙各司其职,分别护佑着家宅的平安。
民间对土地神的信仰最早来源于古人对土地的崇拜,土地可以生长五谷、孕育万物,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最早古人将司职土地管理的神称为社神,《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
社神的地位相较于后来的土地神来说还是非常尊贵的,到了汉朝时期,社神逐渐转变为土地神信仰,再后来到了明朝时期,人们对土地爷的信奉达到了新的高度,当时只要是有汉人的地方就会有祭祀土地神的土地庙。
土地神是人们对土地崇拜神格化而来的神祇,由于历史的发展和各地的风俗不同,因此关于人格化的土地神有很多位。
如《三皇经》记载:“豫州社神,姓范名礼;雍州社神,姓修名理;梁州社神,姓黄名宗;荆州社神,姓张名豫;扬州社神,姓邹名混……”自东晋开始,民间开始把一些生前有威望的官吏在死后被祀奉为土地神。
《搜神记》记载,广陵人蒋子文,在汉朝时为秣陵尉一职,有一次因追捕盗贼到钟山下,被盗贼所伤而致死。后来他的属下竟然看到他骑着白马出现在路上,手中还拿着白色羽扇。
那名小吏吓得想要掉头逃跑,蒋子文追上他,并对他说,我现在是土地神,我的职责是福泽百姓,你去告诉他们为我立庙,不然将会有灾祸发生。
吴国孙权便追封蒋子文为中都侯,并且为他立庙祀奉。后来各地纷纷把有功的人死后奉为土地神。
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村民资金不宽裕,因此土地庙都被建得很小。虽然简陋,但是人们并未因此对他怠慢。土地神的形象大多是衣着朴素,非常贴近常人,而且被塑造成一位慈眉善目、须发皆白的老者。
在土地神的塑像旁边还塑有一位同样慈祥的土地奶奶一同受到世人的香火供奉。土地神执掌一方土地的大小事务,不但掌管着人类的生老病死,还监管着此地的飞禽走兽。
人们希望土地神保佑五谷丰登、家宅平安,一些心中的愿望也都会去土地庙向土地神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