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单位里的风气变了?退休的人,大多都是悄无声息的离开

海浪拍打礁石 2024-12-07 15:14:48

要是有人做个热门职业排行榜,“考公”这俩字必定常年霸榜,堪称大学生就业赛道里的“顶流”。

遥想往昔,那考上公务员的画风,旁人眼里满是艳羡。

余生朝九晚五稳稳当当,就等着到点退休,开启喝茶、看报、遛鸟的闲适晚年,美滋滋地享清福。

殊不知,新时代掀起了一场单位退休制度的大变革,再次加热了那杯“岁月静好”的养老茶。

从前退休都会多人欢庆,好不热闹,而如今的退休画风却和从前大相径庭,多数人悄无声息地就办了离职手续,低调地走出单位大门,仿若生怕惊扰了谁。

仔细探究起来,这件事背后的原由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原因一:科技带来的利与弊

首当其冲的,便是现代科技带来的,人际关系的冷淡与退休带来的连锁变化。

虽说科技使得人们的社交圈子呈几何倍数扩大,动动手指就能与世界各地的网友联系。

可弊端也随之暴露——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链接愈发脆弱,人情味儿被无限稀释。

以前单位就是个“大家庭”,新人入职有人手把手带,逢年过节集体联欢,谁家有难处全员支援;

可如今,单位里实打实是纯粹的雇佣关系,签的是劳务合同,算的是绩效奖金,少了那份温情脉脉。

退休的那一刻,便是关系的“急刹车”。

前脚刚递上退休申请,后脚就发现自己被移出了工作群聊。

靠着“网聊”多年积攒的人脉,其实再离职的瞬间就会断层。

当下单位里的人情淡薄,还体现在网络上社会服务的健全上。

以往办个事儿、跑个流程,不熟悉门道,只能求助同事;

如今政务服务便捷高效,线上一键办理,资料齐全秒批秒过。

同事间少了相互“搭把手”的契机,关系自然生疏。

平日里的笑脸背后,藏着各自的小算盘,一旦退休,没了利益牵扯,关系更是如泡沫般易碎。

原因二:私营单位遍地

彼时国企大厂林立,“单位”二字,承载的可不只是一份工作,那是半个家,是归属感的具象化。

谁要是熬到退休年纪,单位提前许久就会着手筹备相关事宜。

老员工被簇拥在中间,接过沉甸甸的纪念章、礼品。

领导致辞里满是褒奖与感恩,同事们的祝福语也真诚得能暖到人心里去。

敬茶、合影,一套流程下来,几十年的职业生涯画上圆满句号。

退休员工眼眶泛红,一步三回头,带着荣耀与不舍,潇洒退场。

时过境迁,如今的职场画风突变。

随着经济浪潮翻涌,大批国企改制为民企,企业性质一换,内里的“门道”也跟着大改。

部分民营企业算盘打得叮当响,奉行起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

在他们眼里,退休员工已然是“过了保质期的商品”,没了利用价值,自然不值得再投入分毫。

曾是退休仪式标配的欢送经费,首当其冲被砍掉,美其名曰“降本增效”,实则寒了一众老员工的心。

这背后,是退休人员管理体制的乾坤大挪移。

长此以往,“退休”二字在大家心里渐渐变了味。

不再是功成名就的勋章,反倒成了被职场扫地出门的代名词。

也难怪有人把退休戏称为“胜利的大逃亡”,透着无奈与自嘲。

原因三:帮扶自己的子女

这第三个原因,其实狠狠戳中了当代社会的痛点。

如今的年轻小夫妻,几乎清一色是独生子女。

看似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成年后却被生活裹挟进一场“赡养困局”。

四个老人,沉甸甸的数字,对应着四份赡养责任。

父母刚到退休年纪,60多岁,在老一辈观念里,正是含饴弄孙的好时候,尽享天伦之乐。

可现实中小夫妻房贷车贷的重压,让老人们根本无暇安享退休时光。

两人在一线城市打拼,掏空“六个钱包”才凑齐首付买了房。

每月房贷、车贷近万,孩子出生后,奶粉、早教班费用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绝非个例,放眼全国,城市退休金的差距堪称一道刺眼的鸿沟。

有人每月能拿上万,可以国内国外到处游玩。

有人却只有三千多,应付完生活的基础费用,便已经没有余下的闲钱。

那些领着微薄退休金的老人,不敢生病,不敢随意社交,生怕稍有不慎,月底就揭不开锅。

老人们辛苦一辈子,临了却因自己子女的“不够努力”,享受的养老待遇天差地别。

如果有这样的现状,谁还会高高兴兴的退休离职?

原因4:熬到退休不容易

都说退休是职场的终章,是劳碌半生后理应迎来的安稳句号。

可现实里,不少退休的人却像是怕惊扰了谁似的,悄无声息地就离开了工作岗位。

深挖背后缘由,“就业大环境”这块巨石,稳稳地压在了一众打工人的心尖上。

如今的就业环境,只能用“压力山大”这四个字来形容。

打开招聘软件,满屏都是“要求985、211”“需三年以上相关经验”。

应届生们挤破头争一个基层岗位,往届生稍有不慎就被“优化”出局。

这种高压下,能顺顺当当熬到退休,那简直就是中了职场的“头等大奖”,是旁人眼里实打实的幸运儿。

有些人早年在工厂上班,那也是技术骨干,奖状贴满了家里半面墙。

可谁能料到,行业转型,工厂效益急转直下,大规模裁员说来就来。

虽说技术过硬,但架不住年纪渐长,成了首批下岗名单里的一员。

下岗后的日子,四处托人找活儿,可大多因为年龄受限,屡屡碰壁。

社保断缴、生活拮据,以往意气风发的技术能手,被生活搓磨得没了精气神。

那些能如期退休、按月领退休金的人,怎能不暗自庆幸,又怎敢在退休时大张旗鼓?

万一手续出点岔子、待遇卡了壳,后半辈子的安稳可就悬了。

所以,他们选择低调退场,速战速决开启新生活,生怕夜长梦多,再生变故。

除了就业压力,性格因素也在悄然左右退休者的离场方式。

职场上不乏性格内向之人,他们平日里就埋头干活。

鲜少参与办公室闲聊、团建,和同事之间维持着恰到好处的“工作关系”。

在他们的观念里,退休是个人生活的全新起点,没必要搞得人尽皆知,徒增人际交往的负担。

原因5:单位红利没了

工作岗位自身的变化,也加剧了退休的“悄无声息”。

不少传统岗位风光不再,沦为边缘地带。

岗位压力也今非昔比,员工忙得脚不沾地,“996”“007”成职场常态,空闲时间被压缩到极致,哪还有精力去经营同事关系?

新老员工间竞争白热化,年轻人为上位拼尽全力,老一辈体力精力跟不上,黯然退场时,旁人无暇顾及。

遥想上世纪,那可是实打实的“退休黄金时代”,一到退休,那待遇搁现在都能让不少人眼红。

退休发奖金不说,往后单位的福利一样不少,逢年过节米面粮油、劳保用品照发。

退休金更是亮眼,稳稳地能拿到原本工资的80%,在那个物价平稳、生活开销不大的年代,小日子过得十分的轻松。

子女按当时政策,也能顺顺利利接了班,一家子的生计稳稳地托付给了单位。

反观当下,退休时间正在不断的延长,退休的待遇也是有明显的改变。

当下社会节奏快,人人都在“搞钱”赛道上疲于奔命。

邻里间互不相识、互不干扰成了常态,温情脉脉的邻里关系沦为回忆。

这种浮躁、物质化的风气,也吹进了职场,大家更关心眼前的绩效、薪资,无心经营长远关系。

结语

退休这件事,一头连着过往奋斗的峥嵘岁月,一头系着余生养老的漫漫时光。

从风光无限到悄无声息,变的是形式,不变的应是人与人之间那份真挚的情感、社会对个体的尊重与关怀。

往后,能不能重拾那份热忱,让每一位退休者都体面离场,重拾荣光?

这场关乎“退休尊严”的战役,才刚刚打响,成败与否、关乎你我,关乎社会的明天。

0 阅读:0

海浪拍打礁石

简介:海浪拍打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