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部级高官施平:祖孙三代皆传奇!儿子在电力局,孙子是科学院士

娱签儿 2024-09-19 13:28:41

前言:

今年六月底,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革命者施平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令人意外的是,这位老者不光是自己一生辉煌,自己的儿子曾在电力局工作过,连孙子都是国内出了名的院士。

这么显赫的家族,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上海各界人士送别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施平同志》

与世长辞

在今年6月24日的时候,年纪已经到达113岁的施平老先生不幸离世,他的葬礼在上海市的龙华殡仪馆如期举行。

在葬礼上,各种媒体和各种德高望重的学者都纷纷到场为他表示悼念。

连上海市的市领导都要在施平盖着党旗的遗体前鞠躬送别。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有这么高的殊荣?

作为一名老革命家,也作为最后一名离世的清朝人,也作为最长寿的一名老者,施平这一生简直就是历史书本书。

他这一生参与的大大小的学生运动不计其数,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辗转在各种书记的职位上,还曾经从事过新闻工作者。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施平

但是自始至终,即使是经历过各种磨难,施平老先生都没有偏离正确的道路,穷尽一切可能的坚持在他的爱国路线上。

不可否认的是历史的河流中,绝对有属于施平老先生的一股子清流之气。

其中,最让我感到惊讶的就是,施平老先生好像就是天生要走在这条路线上的,他那勇敢坚毅的精神真的让人大受震撼。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候,从小就致力于各种学生运动的施平,虽然当时只是20岁的一个年轻男孩,但是他的精神早就让周围的人为之折服。

施平凭借着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身上的那股子正气,带领着几千名的学生一起去南京请愿。

不仅如此,在之后的“一二·九”运动事件中,他也是进行了各种抗日的宣讲。

而且他还在在蒋介石来浙大的时候,公然的和蒋介石对峙。

这么年轻,对于世界的认知都已经有这么正确的见解,他这种敏感度不就是为了这条道路而生的吗?

所以,在我看来,这么斐然的成就,他的儿子孙子因此受到庇护也是无可厚非。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不凡的出生

其实,事实恰恰相反,施平的儿子出生的时候就十分的不平凡。

不平凡的同样还有施平和妻子杨琳的故事。

他俩的相遇就是在一次学生请愿的活动中,他俩因为都是组织者的原因,所以很快就熟络了起来,也很快就确认了关系。

好消息也接踵而来,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或许在当时的革命精神的滋养下,这个孩子的将来也将是十分的不凡吧。

事实证明,只要是运动必然会招来恶意之人,在1936年的时候,施平家里突然来了一两个人,说是国民党那边的,要求杨琳自首。

这个消息虽然只是通知,但是身体虚弱的杨琳担心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孩子就这样早产了,在生完孩子不久,杨琳也因为高烧不退离开了人世。

看着眼前的孩子,估计当时的施平内心也是百感交集吧。

最爱的妻子离开了,和他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离开了,一个人面对这个新生命,施平只留给了孩子一个名字,那就是施怀琳。

之后他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了亲戚来带,自己转身投入到了革命中。

耐不住当时的时局动荡,施怀琳很快就跟自己的父亲走散,一直到新中国之后才慢慢的联系起来,找到彼此。

因为施怀琳的走散是施平的刻意为之,他也许是为了弥补施怀琳,之后他给施怀琳的他几乎是一生受用。

颠沛流离

施怀琳并不如他的名字一般有爱意相伴,一出生就没了母亲,又因为父亲要追求革命,也没有父亲在侧,这样的他几乎最悲惨的开局。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那种已经嵌在骨子里的那种爱学习的劲儿,施怀琳一直都很认真的学习。

之后和父亲重新走到一起,也从父亲的身上吸取了不少正能量,什么爱国了、家国大义了,这种言传身教的精神是最容易影响孩子的。

只是时代的背景好像并不会因为施怀琳的努力,而发生什么改变。

在1969年的时候,施怀琳已经是大学毕业了,而且在国家电力局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

但是因为当时的文革影响,施平被批斗,那作为施平的儿子的施怀琳也无法免予其责。

信息来源:浙江新闻-《施一公和杭州的缘分很深很深》

所以施怀琳和自己的妻小被安排到了河南省驻马店的名叫小郭庄这个地方,一切都重新开始。

这对于施怀琳来说,不过是在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毕竟他一直都很乐观。

在这个小村落里,施怀琳当过教师,还在机械厂工作过,平时的饭菜了什么的也是不在话下。

这种在逆境中间安居乐业的精神,虽然不比直接革命来的激烈,却也是平淡生活中最耀眼的精神。

在这种氛围中,施一公的成长环境十分的丰富多彩,就唯一一点会没那么舒服。

那就是父亲对他的严格教育,教育方法也是和现在的“虎爸”别无二致。

不过好在一家人还是其乐融融,各司其职,生活过得很有滋味。

只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1987年9月份的时候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

因为车祸的撞击比较严重,医生提出最起码需要500元,可能还有希望。

但是这个数字对于才20岁的施一公和施怀琳的妻子来说,称得上是天文数字了。

也恰恰是因为错失了抢救的最佳时间,施怀琳离开了这个世界。

施怀琳车祸离世这件事,一直是施一公心中的刺,也是因为受到自己爷爷和父亲的影响,施一公也是成绩斐然。

发扬光大

施一公现在的头衔真的是数不胜数,什么中科院院士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了,都仅仅是沧海一粟。

我估计他从爷爷那还有他父亲那里能拿到的,一定是他们一脉相传的奋斗精神。

即便是领域不同、重点不同,但是坚毅的精神,对于事业的极致追求,就像是他们家里的传家宝一样,一直传承着。

这也是我们国家从古至今都赞扬的精神,那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最后,希望这篇文章多少也能带给你一些能量,我们一起尽全力的发光发热吧!

1 阅读:319

娱签儿

简介:一个自由职业的中年男人,喜欢写作,分享一些生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