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民国早期,刻瓷人物帽筒。

这是一对,民国早期刻瓷人物帽筒。

刻瓷题材是戏曲“白虎堂”,在人物题材里被称为“刀马旦”,这类“刀马旦”题材在瓷器绘画里一直属于稀缺品种,受到市场追捧。
这对帽筒的“刀马旦”人物是刻瓷技艺,就尤为珍贵。

落有款识为“民国二年秋七月制,独清主人玩赏”。也就是在1913年秋七月,赠送给独清主人赏玩。距今111年。

帽筒底为玉壁底为清代比较典型的底,民国早期也常见这样的底。

整个人物刻绘,形象生动,极具动感。
淮剧《白虎堂》说的是杨家将中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秦腔传统剧:《白虎堂》也是秦腔中的一个传统剧目,选自秦腔传统本戏《高平关》。赵匡胤到高平关后苦苦哀求,并许其二子高怀德、高怀唐以王爵,高行周自刎。赵匡胤取其头交于郭威,得救全家。
京剧《白虎堂》在京剧中也作为一个重要情节出现,主要角色有杨延昭、焦赞、孟良等。杨延昭因为杨宗保临阵招亲,违犯军法,定欲处斩。焦赞、孟良苦求不下,驰报佘太君出救,杨延昭不听。适八贤王赵德芳至,又代杨宗保说情,杨延昭亦不允,甚至反颜怒争,斥赵德芳冲闹白虎法堂。
根据这对帽筒人物刻绘,应该是对应京剧《白虎堂》剧目,阶下之囚应该是杨宗保,可见女英雄是穆桂英,焦赞、孟良和杨六郎。

这对帽筒,距今111年,题材稀缺,刻瓷生动,保存完美,值得珍藏。惜刻绘落款磨损,无法辩识,疑似晚清民国刻绘大家,铁画轩戴国宝作品。
各位同好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