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映推荐的三本书。
阿什利·沃德,《世界之门——感官的故事》,高天羽译,九州出版社,2024年4月
很吸引人的一本书。我喜欢读科普,量子力学的科普,生命起源的科普,这本书写眼耳鼻舌身,跟我们的日常经验息息相连,应有更多读者喜欢。
传统上,斗牛士抖动一块红布来激怒牛,但牛看得见红色吗?人类有三种视锥,负责感应短波、中波、长波,大致对应于蓝、绿、红。其他多数哺乳动物狗、猫、牛,只有两种视锥,通常是绿视锥和蓝视锥,它们只能看到两种原色,类似于红绿色盲。
一般认为眼睛是最重要最敏锐的感官。这是有道理的,处理视觉的脑资源超过处理其他感觉的总和。但我们也不要忽视其他感官的本领。人类能分辨约1000种不同的音调,分辨1000万种不同的颜色,嗅觉呢?人类能够分辨的气味超过一万亿种。触觉的灵敏度也超乎想象。同样的物件,仅只一毫米厚的涂层使用了不同材料,没经过训练的普通受试者仍然能感觉出不同。作者感叹道:“人的双手是自然界中无与伦比的精密仪器。”
说起触觉,不能不说说身体接触对生物有着举足轻重的益处。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每天要花五个小时互相抚摸,为彼此梳毛、挠痒,这些活动不只是为了卫生和外观整齐,更重要的功能是维系社会纽带。离我们更远的动物也一样。大鼠幼崽若得不到母鼠的关爱——不常抚摸它,不常为它理毛,它就会变得焦虑紧张,容易暴饮暴食,也难和同伴交流,这些缺陷还会遗传给它的后代。甚至极为简单的生物如线虫也不例外,一条线虫若在生长过程中无缘同别的线虫做身体接触,它会生长得更慢,也学不会应对危险。人比线虫“高级”多了,但他对身体接触的需求并无二致。享有父母和同伴的肌肤接触,孩子会生长得更好,睡眠更好,更善于应对压力,各种认知能力也更高。历史记载,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一群婴儿从母亲身边带走,交给保姆照管,保姆喂养这些婴儿,给他们洗澡,但严格禁止对婴儿说话,不得与他们有亲昵的身体接触。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想知道亚当和夏娃说的是希伯来语、希腊语还是拉丁语,实验没有给皇帝带来答案,带来的结果是,这些孩子因为失去人际交往而一个个患病死去。各类研究越来越强调身体接触对健康生长和良好性情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现代人由于人际的疏离和禁忌,也由于惧怕传染病,身体触碰越来越少,更不要说轻抚、拥抱、依偎、勾肩搭背。Get in touch本来是触碰,现在多半只是发一条短信而已。
说到感觉,我们习惯于区分眼耳鼻舌身,但真的只有五种感官五种感觉吗?鲨鱼和海豚有分辨电场的感受器,有磁感的动物更多,犬类,牛和鹿,还有蝙蝠、鳗鱼、鸽子、鲸。根据某些实验,有些人似乎也有磁感。人有没有磁感,尚无定论,但就说我们通常的感觉,恐怕也无法都归在视听嗅味触中的哪一种。胃疼是触觉吗?还有平衡觉呢?还有时间感呢?
比起感觉分类,不同感觉之间的协作更有意思。作者谈到了联觉,这是个饭桌上常被提到的话题。作者谈到伤害感和疼痛感的传递途径不同,尽管这两种感觉几乎总像是同时发生。这个话题下格外引人注意的是,人类对语言的感知十分独特,无论听人说话还是阅读文字,大脑的活动高度相似,“这是脑从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官获得相同信息的唯一例子”。
读科普可以长知识,不过,显而易见,我上面不只在罗列几条知识,问题和思考也夹杂其中。例如,植物有感觉吗?作者告诉我们,树苗有感光色素,豌豆能听到水声。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大想到植物也有感觉呢?的确,没有眼睛,能说“看”吗?没有耳朵,能说“听”吗?但这未必是事情的全部。动物会移动,这一点也要考虑进来。我们不仅听到声响,同样重要的是声音有多响,我们不仅感到冷热,同样重要的是越来越热还是热度不变。动物运动,在特定方向上运动,这大大提高了感觉光线、声响、化学物质梯度变化的能力。
科普不是简易教科书,优秀的科普提供的知识总连着问题和思想。不过,作者在更为抽象层面上的一些“哲学论断”往往不是我能同意的。我们感觉到的东西,颜色、声音、味道、气味,这些东西并不存在,“红色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当中”;“我们所拥有所信赖的对现实的知觉,不过是一套复杂精巧的错觉”。读时,多数读者恐怕根本没在意这些论断,但它们在不经意之间却会固化成流行的哲学主张,让我这个哲学教书匠好生烦恼。
迈克尔·哥文,《存在与真理》,周建漳译,长江出版传媒,2024年7月
迈克尔·哥文的《存在与真理》一书相见恨晚,展读之际,常有遥相呼应之感。机器是否会产生意识?哥文说,认为机器有意识、会感知、会思想,其实等于认为,我们在感知和思考的时候就是一台机器。“可怕的不是机器本身而是(我们)变成机器。”说到认识论与存在论的关系,哥文说:“‘在世界之中’是心灵的必要的存在论条件。”说到幸福,哥文引用康德说:“就带来幸福而言,理性是一种糟糕的能力”,本来,“理性不是为了让我们快乐,理性让我们值得快乐”。问到哲学是否提供答案?哥文说:“哲学的悖论不在于没有答案,而在于答案变成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这些并不是一些散落的洞见。我们在这本书中读到的是系统的思考。主要的内容是真相(truths)与真理(Truth)的区分,以及享受欣悦,接纳命运,承担罪责,输诚于美这四种终极的真理,或终极真理的四个面相。
哥文深受海德格尔影响,很多段落可以视作对海德格尔思想的阐释,但同时,哥文的视角别具一格,自有洞见。
周建漳教授的译文很讲究,很多文句反复推敲修订。附在正文后的“译后记”对这本书的主旨做了提纲挈领的解说,读者不妨在进入正文之前先读一读。
伯纳德·威廉斯,《威廉斯评论集》,谢沛宏、吴芸菲、郭予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7月
这本评论集涉及的论题很广,大宗是伦理-政治,此外还有实在论、相对主义、阐释学、科学、人工智能、戏剧、音乐等等。集子里最长的两篇,一篇评论瓦格纳的歌剧,另一篇评论内格尔的理性的权威,内中展开实质的讨论,可以视作大型论文。
这本评论集里绝大多数是书评,有些作者明显受到更多尊重,例如罗尔斯、内格尔。威廉斯最嫌恶的是海德格尔,说他是20世纪的著名哲学家中“唯一一个可被严肃地认为是骗子的人”。这时候他正在评论海德格尔的尼采大部头,在他眼里,这些讲座“对理解尼采毫无助益,读来也没法有所收获”。威廉斯的思想我大半很认同,但这个评论又让我想起没有哪个作者的话句句是真理。
威廉斯出版过不少专著和论文集,这些书通常读着费劲。这部评论集里的文章则写得比较平易。记得威廉斯有一处说,一位哲学家的论著可能很不容易读,可是又似乎饶有深义,怎么办呢?不妨先读读他的一些平常议论,倘若这些议论中肯甚至精彩,那么他那些艰深的著作多半值得费力去读解。据此,从这本评论集开始去了解威廉斯也不失为一条佳径。
陈嘉映
责编 刘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