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冰壶世锦赛在加拿大穆斯乔落下帷幕,中国男队最终排名第四。这个成绩本来值得庆祝,毕竟这是他们 17 年来的最好成绩。但加拿大资深记者乔治・卡利斯一篇《中国在冰壶比赛中被发现作弊》的文章,让整个事件变得扑朔迷离。我仔细看了相关报道,发现事情远比表面复杂。
卡利斯在文章里描述,中国选手李智超在对阵挪威队时,用刷柄触碰了正在移动的冰壶。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玩弹珠,要是用手碰了滚动的珠子,肯定会被小伙伴们抗议。冰壶规则里确实规定,刷冰只能刷冰面,不能碰壶体。但现场裁判没吹哨,挪威队也没正式投诉,最后世界冰壶联合会出来打圆场说 "没视频回放没法查证"。这就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 到底有没有碰到?
说句心里话,冰壶比赛的裁判真不容易。那么大的冰场,四个裁判要盯着那么多细节,有时候真的像在大海里捞针。就拿这次争议来说,李智超的动作是有意还是无意?现场裁判可能角度不好没看清,挪威队可能觉得申诉也未必能改变结果,所以选择算了。这种情况在体育比赛里其实挺常见的,比如足球裁判有时候也会漏掉一些犯规动作。
中国冰壶队这次表现确实亮眼。40 岁的老将徐晓明带着一群 95 后小将,在循环赛里赢了 8 场。半决赛资格赛打挪威那场,徐晓明最后一投擦着对方冰壶边缘进营,看得我手心都是汗。不过面对瑞士队的时候,可能体力跟不上了,输得有点可惜。但主教练谭伟东说得对,年轻队员在大赛里积累的经验,比奖牌更重要。
现在网上关于 "冰壶作弊" 的讨论特别多。有网友说这是加拿大媒体在搞事情,毕竟加拿大队刚在铜牌赛赢了中国队。也有人觉得冰壶规则确实需要改革,比如引入视频回放系统。我觉得吧,每个体育项目都有自己的规则,冰壶不用视频回放可能是想保持传统,但在科技这么发达的今天,或许可以考虑像网球的鹰眼系统那样,在关键位置装几个摄像头辅助判罚。
中国冰壶这几年进步真的很快。哈尔滨有个 12 岁的小姑娘,去年全国青少年比赛投出了 10 环的好成绩。很多学校现在都开了冰壶选修课,孩子们穿着特制的鞋子在冰上滑来滑去,特别有意思。这次世锦赛虽然没直通冬奥会,但还有落选赛的机会。我相信这些小伙子们,经过这次历练,肯定能在落选赛里打出更好的成绩。
不过话说回来,冰壶运动的普及度还是不够高。很多人可能只在冬奥会的时候看过几眼,对规则一知半解。要是下次有人问你冰壶怎么玩,你可以告诉他们:就像在冰面上打高尔夫,只不过用的是石头壶和刷子。要是对方感兴趣,还可以带他去体验一下,现在好多城市都有冰壶体验馆了。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冰壶比赛应不应该引入视频回放?如果有了回放系统,会不会让比赛失去原有的魅力?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