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售电节能l我国首部能源法来了,利好光伏风电行业发展

小迪说说电 2024-11-09 22:31:42
重磅!我国首部能源法来了,利好光伏风电行业发展!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能源领域迎来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这部法律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这部法律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能源法制化建设踏上了新的征程,对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行业更是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能源法》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能源法》补齐了我国能源法律法规顶层设计的空白,构建起了一个以其为统领,涵盖《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等若干单行法为主干,行政法规和规章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相对完整且系统的能源法律制度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犹如为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绘制了一幅清晰而严谨的蓝图,使得各个能源领域的开发、利用、管理等活动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能源行业在法治的轨道上稳健前行。

从宏观战略层面来看,《能源法》的意义深远而多元。其首要任务是保障国家安全。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能源安全已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能源法》的出台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护盾,进而为实现总体国家安全观奠定了基石。它能够规范国内能源的生产、储备、调配等环节,减少对外部能源供应的过度依赖,增强我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自主性和抗风险能力。

同时,《能源法》助力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目标的达成。现代能源产业正处于创新升级的关键时期,呈现出能源系统多元化迭代、能源产业智能化升级、能源供需多极化格局等显著特征。面对这样的新形势,《能源法》赋予了能源战略目标稳定且权威的法律地位,犹如灯塔为能源发展指明方向。通过提供针对性的制度设计,例如对新型能源技术研发的鼓励政策、对能源产业智能化转型的规范引导等,为能源产业的持续创新和升级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支撑,推动能源体系朝着更加高效、智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更为关键的是,《能源法》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能源领域在经济社会碳排放总量中占据极大比重,其碳排放治理的成效直接决定了双碳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能源法》充分发挥其综合协调功能,一方面推动能源转型,通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措施带来间接减排功效;另一方面,针对能源领域制定直接减排措施,如对高碳排放能源项目的限制与监管等。并且,它还能够与生态环境相关立法紧密链接,实现制度之间的协同效应,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碳排放治理体系,为我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履行承诺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对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利好

在《能源法》的众多条款中,有多项内容对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行业形成了显著的利好。

其一,在能源结构优化方面,明确国家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并积极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这一政策导向为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意味着可再生能源将在国家能源战略布局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其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扩大。

其二,专门针对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作出规定,这体现了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多样性发展的重视。对于光伏风电行业而言,这将促使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针对光伏、风电项目的开发规划、审批流程、技术标准等,有利于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减少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其三,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意义重大。在过去,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一直是行业发展的痛点之一,由于风电、光伏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电力系统的接纳能力有限,导致部分可再生能源电力无法有效并网消纳。《能源法》的此项规定将推动电网企业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的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和智能调控能力,从而为光伏风电电力的稳定并网和消纳创造良好条件,保障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四,通过实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等制度建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鼓励能源用户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清洁低碳能源,并且明确公共机构应当优先采购、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清洁低碳能源以及节约能源的产品和服务。这将极大地拓展光伏风电的市场需求端,不仅在民用领域,在公共机构领域也将掀起一股可再生能源应用的热潮,提高光伏风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其五,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新型电力系统强调源网荷储的协同互动,这对于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分布式能源发展极为有利。光伏风电项目可以更加灵活地接入电网,实现就地消纳和余电上网,减少输电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为分布式能源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技术和制度保障。

最后,确定“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并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分解实施。这一具有强制性的目标考核机制将促使各地区积极推动光伏风电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地方政府为了完成考核任务,会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包括土地供应、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从而形成全国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良好竞争氛围,加速光伏风电行业的整体发展进程。

多维度解读《能源法》战略价值

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秘书长、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陈兴华对《能源法》的重要意义从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入解读,进一步凸显了这部法律对能源行业尤其是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深远影响。

从保障国家安全层面出发,陈兴华强调能源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核心地位。在国际地缘政治博弈日益激烈的当下,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其供应的稳定性和自主性关乎国家命脉。《能源法》通过法律手段规范国内能源市场秩序,强化能源战略储备体系建设,鼓励国内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与高效利用,有效降低了我国对国际能源市场波动的敏感度,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我国能源供应的“生命线”畅通无阻,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法律保障。

在实现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目标方面,陈兴华指出现代能源产业正处于深刻变革的浪潮之中。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技术不断涌现,能源产业正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多元化、低碳化转型。《能源法》的出台恰逢其时,它为能源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法律框架。例如,对于新兴的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能源法》能够通过制定激励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条款等,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能源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步伐。同时,在能源供需格局多极化的背景下,《能源法》有助于协调不同地区、不同能源品种之间的供需关系,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推动能源系统的多元化迭代发展,构建起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现代能源体系。

针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陈兴华深刻认识到能源领域在这场全球绿色革命中的关键角色。能源行业作为碳排放的“大户”,其减排成效直接关系到双碳目标的成败。《能源法》通过建立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将能源转型与碳排放治理紧密结合。在光伏风电领域,一方面,通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间接减排;另一方面,对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全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严格监管,推动能源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直接减排。此外,《能源法》与生态环境相关立法的协同效应,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坚实的法律力量。

《能源法》的颁布实施无疑为我国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空间到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都将在这部法律的推动下发生深刻变革。能源行业从业者、投资者以及关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各界人士,应深入研究《能源法》的内涵与影响,积极把握其中蕴含的商机,共同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伟大进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