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种红薯先得挑地块,疏松透气排水好,高产基础打得牢;冬季大棚种玉米不简单,温湿度调控得精细,模拟自然好生长
咱先说说种红薯这事儿。红薯这东西吧,大家都挺熟悉的,那可是咱餐桌上的常客,烤红薯那香甜的味道,别提多诱人了。可要想种出高产的红薯,选地块那可是关键的第一步。
你看啊,种红薯的地得疏松透气。为啥呢?你想啊,红薯的根在土里生长,如果土太黏糊,不透气,根就像被捂住了嘴,呼吸不畅,那还怎么好好生长啊。疏松的土就像给根开了一条条畅通无阻的小路,根能自由自在地伸展。对比一下,那些在黏土里种的红薯,常常会出现根系发育不良的情况,植株长得弱不禁风的。而疏松土地里的红薯呢,根系发达,能从土里吸收更多的养分,为地上部分的茎叶生长提供充足的支持。
排水好也是选地块的重要考量。红薯可不喜欢在水里泡着,积水会让红薯的根部长时间泡在水里,容易烂根。就像咱人一样,如果长时间泡在水里,身体也会出问题的。想象一下,一块洼地,一下雨就积水,红薯种在里头,没几天就可能因为烂根而死翘翘了。而在排水良好的地块,雨水能迅速地流走,红薯的根就能在相对干燥的环境里健康生长。
那怎么判断一块地是否疏松透气又排水好呢?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比如,挖个坑看看土的结构,如果土能轻松地用手捏成团,一松手又能散开,这样的土就比较疏松透气。再看看周边有没有积水的地方,如果地势比较高,不容易积水,那就是比较理想的地块了。
除了选地块,种红薯还有很多讲究。种红薯的时候,红薯苗的栽种深度也是有讲究的,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深了,红薯苗不容易长出来,太浅了,苗又不稳,容易被风吹倒。而且,红薯是喜欢阳光的作物,种红薯的地得能被阳光充分照射到。要是种在那种大树底下或者被高大建筑物挡住阳光的地方,红薯就会因为光照不足而长得不好,可能结出的红薯又小又少。
再把视线转到冬季大棚种玉米这事儿上。冬季种玉米,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在大棚里种植玉米和在露天地里种那差别可大了去了。
冬季大棚里的温湿度调控是个精细活儿。玉米生长需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就像人需要舒适的生活环境一样。温度要是太低了,玉米的种子可能就不愿意发芽,在土壤里就直接“睡过去了”。湿度要是太高了,容易滋生各种病菌,玉米苗就可能染上病害,叶片发黄、烂叶那都是可能出现的状况。对比一下露天种植玉米,在冬天,大部分时候温度都太低了,玉米根本没法正常生长。而大棚的优势就在于可以模拟自然环境中的一些条件,但是这个模拟可不能马虎。
在温度调控方面,要根据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来调整。刚播种的时候,土壤需要有一定的温度来保证种子发芽。一般来说,10 - 15摄氏度是比较合适的温度范围。可以通过覆盖地膜等方式来提高土壤的温度。随着玉米苗的生长,白天温度可以适当高一些,晚上则要适当降低温度,昼夜有一定的温差有利于玉米的干物质积累。这就好比人白天活动的时候需要比较高的温度来保持活力,晚上睡觉的时候温度低一点也比较舒服。
湿度调控也不能含糊。大棚里相对封闭,水分蒸发后不容易散去。湿度太高的时候,就要想办法通风降湿。比如在中午温度比较高的时候打开大棚的两端,让空气流通起来。而湿度不够的时候,又得想办法浇水。但是浇水也不能随便浇,要浇透但不能积水。就像给花浇水一样,浇多了或者少了都不行。
冬季大棚里光照也是个问题。冬天本身光照时间就短,强度也比较弱。要想让玉米茁壮成长,就得充分利用好每一缕阳光。可以把大棚里的杂物清理干净,保证没有遮挡物。还可以选择一些透光性好的大棚膜,让阳光能尽可能多地透进来。不像露天种植,虽然有时候光照强可能会晒伤玉米苗,但是光照时长和强度总体上还是比较充足的。
从玉米的施肥角度来看,冬季大棚种玉米和露天种植也有不同。大棚里的营养供应要更加精准。因为环境相对封闭,玉米的根系无法像在露天那样广泛地从土壤中获取养分。所以要选择合适的肥料,并且按照玉米生长的需求进行施肥。例如,在玉米的拔节期和抽穗期,都需要补充更多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保证玉米能长得又高又壮,穗子又大又饱满。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大棚里的环境比较特殊,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也有所不同。由于相对封闭,一些在露天容易发生的病虫害可能会有所减少,但是却容易滋生一些温室性病虫害。所以要定期对大棚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病虫害的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像在露天的玉米地,可能会用一些诱虫灯来吸引害虫,但是在大棚里可能需要用生物防治或者低毒的农药来进行防控。
种红薯和冬季大棚种玉米都有着各自的技术要点。种红薯选好地块是基础,后续的管理也不能松懈。而冬季大棚种玉米要精细调控温湿度,模拟出自然环境下玉米生长所需的理想条件。这两者都反映出农业种植的复杂性,每一环节都需要农民们精心去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满满的果实,才能让我们在餐桌上能品尝到香甜的红薯和软糯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