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有早稻、中稻和晚稻,黑龙江只有一季,那亩产是海南更高吗?

南生今世说 2022-03-17 11:22:04

继全国2022年的粮食产量目标规划确认后,我国各地区的“三农部署”工作也陆续展开了。其中,黑龙江省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18亿亩以上,2022年的粮食产量预计达到1500亿斤以上。

为了提升我国大豆的自给率,黑龙江省还计划推动“大豆播种面积新增1000万亩以上”;河南省正式启动实施新时期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工程,实现多种农作物的“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确保粮食产量达到1300亿斤以上。

此外,四川省粮食生产目标为面积稳定在950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710亿斤以上;南生的老家——安徽省设定的2022年粮食产量目标是800亿斤以上;江苏省的粮食播种面积预计为8124.9万亩、总产量在740亿斤以上……

各地区的粮食产量目标,是如何设定的呢?

全国2022年的粮食产量目标设定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黑龙江、河南、四川、安徽等省也都公开了自己区域内的年度生产计划,相关依据是什么呢?

以我国粮食产量最大的省份——黑龙江为例,每年的粮食产量规划都是:建立在之前各年份的数据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农业补贴、激励政策和农业生产结构性(特别是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等指标)的科学统筹。

以2021年为例,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为1573.5亿斤,是继2020年实现1500亿斤突破后的新高峰。近年来,黑龙江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快速,优质良种作物的种植面积稳步提升,机械化使用率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度设定1500亿斤以上粮食产量目标是完全合理的。

各地区的粮食产量是如何统计的呢?

设定粮食产量目标,这个工作似乎不是太难,毕竟我们已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但各市县、各乡镇的农业播种面积,种植的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错综复杂,这该如何统计、确认呢?

答案是: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各地区农业生产的抽样调查。黑龙江等部分省份是我国“国有农场”最为集中的区域,主要采用“全面统计的办法”——直接汇总各大农村的播种、收割等数据即可。

使用力度更广阔的是“抽样调查”: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选了数百个县里面的“近万个样本村”,然后再从每样本村中抽选“数个地块”作为统计样本。进行实地测量、无人机测量、卫星遥感影像等多种手段获得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等数据。

到了粮食收割时节,各地的粮食产量抽查统计小队会直接进入到“样本地块”进行实际收割测试,获得各种粮食的亩产数据。最后再利用遥感等技术获得的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播种面积,计算出粮食总产量。

同样的耕地,先后种植水稻、大豆和小麦,怎么算亩产?

南生曾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类似的文章,介绍过我国粮食统计的主要方法。当时就有网友询问:同样的耕地,在一年时间内先后种植水稻、大豆、玉米或小麦,这个亩产数据该如何计算呢?

计算的原则是:按农作物的“茬”计算。意思是:同样一亩耕地,如果先后种植了水稻、大豆和冬小麦,需要分开计算——分别按一亩水稻、一亩大豆、一亩小麦计算,得出不同农作物的单位亩产。

在东北黑龙江地区,一年时间内仅能种植一季水稻。但在海南省,却可以种植三次水稻,那就需要分别计算出早稻、中稻和晚稻的亩产。不能将这三季水稻数量相加,得出海南亩产远高于东北地区的结论。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1 阅读:185

南生今世说

简介:独特、独立的观察角度,尽量给您带来相对专业的财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