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空纸
编辑 | 空纸
前言“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出自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可以说是还没开始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前,人们便已经对这句话刻骨铭心。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给小孩加上了一个“天真”的标签,以至于所有人都认为,小孩子就是淳朴善良、天真无邪的,那些调皮的举动不过是小孩子心性。
很多熊孩子调皮捣蛋,父母家长也会用“他还是个孩子”、“你跟孩子计较什么”、“他一个小孩子懂什么”之类的话作为借口。
这些人坚定地认为,自己孩子只是调皮了一些,只要长大了,自然就会变得懂事听话。
但事实上他们替孩子找借口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教育”,让这些孩子认为自己调皮捣蛋的举动,是正确的,是可以得到庇护的,是不用受到惩罚的。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催生出一个又一个尚未成年,便已经触犯了法律底线的“未成年罪犯”,但他们依旧无所忌惮,因为还有着《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他们最后的保障。
如果仅仅只是普通的调皮捣蛋、小偷小摸,还可以解释成是父母家长的教育问题,让“性本善”的孩子们走上了歪路。
但近些年的“邯郸三恶魔虐杀同学案”、“12岁男孩杀害4岁女童案”,以及不断被曝出的未成年人校园霸凌事件,却开始逐渐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因为这些孩子的父母长辈,就算再如何不明事理,但也害怕触犯法律,不可能教育自己的孩子去霸凌别人,甚至是夺走他人的生命。
因此看过了这些新闻后,人们愈发怀疑“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而是开始相信“性本恶”的理念。
“性本善”的真相作为我国经典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当中,开篇的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早已深入人心,但凡是识字的人都清楚这句话的由来。
所以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人从一生下来,其本性就是善良的,之所以后来会有人变成坏人,完全是后天接受的教育、生活环境的不同所导致。
但从这里开始,很多人的理念便已经出现了问题,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当中的这个“善”字,并不是“善良”的意思。
“人之初,性本善”是我国儒家先贤孟子所提出的观点,其本意是说,人从一生下来,相当于一张“白纸”,所以非常容易受到后天的影响,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出现巨大的差异。
因此在孟子的口中,这里的“善”字,指的并非是“善良”,而是“轻易、容易”的意思。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都比较认同的观念,毕竟人究竟是善是恶,不可能从一生下来就已经注定,外国人相信的“犯罪基因”一说始终没有得到证实。
所谓的“犯罪基因”一说,指的是在外国某些影视作品当中,或是外国人所提出的观念当中,才存在的某种概念。
他们认为暴力和犯罪的冲动,存在于人的基因当中,会随着基因的传承,延续给下一代。
所以某些十恶不赦的罪犯,他们的孩子体内便携带着这种犯罪基因,只是“显性”和“隐性”的差别。
如果是“隐性”,那么这些罪犯的孩子,可能一辈子就是普通人,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但如果这种犯罪基因呈“显性”,那么这些孩子从小就会表现出凶狠残暴的一面,比如纵火、虐杀小动物。
听上去非常危言耸听,但这个概念却没有得到任何证实,不过这个犯罪基因的观点,却很像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家荀子所提出的“性本恶”理论。
人性本恶?作为跟孟子“性本善”理论所对立,荀子提出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认为人从一生下来,便拥有了一切罪恶的本性,这是先天便具有的,所以需要后天的道德教育和约束。
如果后天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约束,那么这些先天本性为恶的孩子,便会逐渐成长为穷凶极恶的罪人。
荀子的这一理念,本质上是想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但由于听上去不怎么积极向上,于是《三字经》才会采用了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
以至于有很多人认为,孟子的“性本善”观念就是对的,而荀子的“性本恶”观念就是错的。
可近些年来,网络上不断曝出的各种未成年人犯罪,却逐渐让人们更愿意相信荀子的理念,认为坏的结果一定有一个坏的原因。
但无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都只是我国哲学思想当中,两个对立的不同观念。
就像是外国人所提出的“犯罪基因”一说,都是拿不出实证的假说和辩证思考。
不过无论是孟子还是荀子,他们的观念虽然对立,但本质上都是在阐述后天的教育,会影响一个人的善恶,也就是俗称的“塑造三观”。
如今人们之所以更愿意相信“性本恶”,是因为那些犯下骇人案件的未成年人,他们的父母长辈并没有教育过他们要去做坏事。
既然如此,那就是父母长辈没有给予良好的教育,让孩子的心性继续朝着先天的“恶”发展了下去,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但他们却忽视了一点,人是一种会自我思考,并且非常喜欢联想的生物,并不会如同机械程序接受指令一样,按照某种教育,按部就班地走下去。
就像那些熊孩子,他们一开始的调皮捣蛋,或许就是来源于模仿,可能是看到了别人这样做,也可能是学着影视剧里的动作。
如果这时候,父母家长并没有教育他们这是错的事情,是不好的事情,而是帮着他们找借口、打掩护,就算发泄式打了孩子一顿,这些熊孩子也不会将观念扭转过来。
他们反而会自己开始思考,爸爸妈妈并没有说我做这种事情是错误的,那么这件事情就是可以做的,甚至再过分点也没有关系。
也就是说,孩子调皮捣蛋的出发点,是没有善恶之分的,但后天接受到的教育,却会让这个出发点走向不同的两条路线,也就是所谓的“善”于“恶”。
从一开始的调皮捣蛋,再到小偷小摸,再到使用暴力,最后夺走别人的生命,这就是出发点没有从一开始就得到扭正,于是开始一步一步降低自己的底线。
而这种观念,便是孟子所提出的“人之初,性本善”的真正含义。
结语人刚生下来,天性究竟是善还是恶,这是一个存在了几千年的哲学性问题,以前就没有确切的答案,或许以后也不会有。
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人生性善恶,后天所接受到的教育,都至关重要,不要因为孩子只是调皮捣蛋,就认为没关系。
因为不断学习和思考的孩子,会一直试图挑战底线,直到因为受到惩罚和教育,及时改正观点,他的底线这才会定下来。
如果一直觉得无所谓,或许在你看来孩子还是处于调皮捣蛋的阶段时,他们内心的底线,或许就已经达到了伤天害理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