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奶奶为方便重孙入学,将房子“借给”孙子,孙子想趁机占为己有

今天碗里有肉 2022-11-10 13:09:57

人们都说隔辈亲,就是爷爷奶奶对孙子辈要比对儿女好,爷爷奶奶在很多方面都会额外照顾孙子辈,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甚至是给钱,无时无刻都在为孙子辈着想,甚至有些爷爷奶奶,尽管自己在省吃俭用,对孙子辈却是慷慨大方不计成本。

这不,山东济南就有一位90岁的奶奶对孙子太好了,好到能将自己的安置房“过户”给孙子。

家住济南90岁的沈奶奶,名下有一套安置房在闲置,在2020年时,孙子的孩子要入学,但他们住的地方不在学校的招生区域内,而沈奶奶的安置房,恰好在这所学校招生区域内,为了让孩子能顺利入学,沈奶奶的孙子和孙媳想了个办法,将奶奶的房子暂时过户给自己,这样孩子就可以顺利入学,然后再将房子归还给奶奶。

当沈奶奶听完了孙子和孙媳的想法后,没啥说的,自己的孙子隔辈亲,沈奶奶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孙子孙媳的请求,并且双方还签订了《赠与合同》,没多久,沈奶奶的房子就过户给了孙子,孙子的孩子也顺利入学。

但出乎意料的是,当孙子的孩子入学后,沈奶奶的孙子并没有遵守刚开始的承诺,将沈奶奶的安置房给退回来。

如果沈奶奶的孙子和沈奶奶住在一起,并照顾沈奶奶的生活起居给她养老,沈奶奶的安置房给了孙子也没什么可说的,毕竟很多人有“谁赡养老人谁继承”的风俗,但现实是,沈奶奶的孙子并没有和沈奶奶住在一起,照顾沈奶奶的是其他子孙,没照顾老人的拥有了房子,照顾老人的什么都没有,沈奶奶的其他子孙肯定不答应。

随后沈奶奶就同孙子说明了情况,希望孙子能将房子给退回来,但沈奶奶的孙子就是不给退,还明确表示,房子是沈奶奶自己送给的,送的房子不能再要回,还拿出了当时过户时与沈奶奶签订的《赠与合同》,看到这,沈奶奶可气坏了,不曾想自己的孙子竟然会这样。

沈奶奶气愤之余,在家人的帮助下,就将孙子孙媳告上了法庭,希望法院判令双方签订的《赠与合同》无效,孙子退还自己的房子。

济南槐荫区法院通过调查取证认为,虽然沈奶奶与孙子以签订《赠与合同》的方式,办理了房子的过户手续,但有充足的证据可以证明,房屋过户的目的仅为孙子的子女入学,并不是真正的赠与,这个《赠与合同》无效。

并且,孙子孙媳没有和沈奶奶住在一起,孙子也没有提供出对沈奶奶进行抚养照料的证据。

而且沈奶奶过户给孙子的安置房,是沈奶奶与丈夫的共同财产,沈奶奶丈夫去世后,相关继承人对这套安置房都享有继承权,沈奶奶无权自行处置。

最终,法院支持了沈奶奶的诉讼请求,沈奶奶的孙子得将安置房返还沈奶奶。

看到这个结果,还是挺欣慰的,只不过沈奶奶的这个孙子真够孙子的。

看得出来沈奶奶的这个孙子似乎早就有预谋了,他对沈奶奶的安置房似乎早就垂涎三尺,刚好有一个似乎可以无懈可击的理由,能让奶奶无所顾忌的将房子过户给自己,并且还签订了所谓的《赠与合同》,真是老谋深算啊。

而沈奶奶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亲孙子竟然会这样做,真是防不胜防啊。天算不如人算,假赠与就是假赠与,最终还是要退还这套房子的。

连奶奶都敢欺骗,事情败露了,让亲戚朋友们,也更加清醒地认清了这个孙子的为人。

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而沈奶奶的孙子竟然会用这样的手段,想独占奶奶的房子,还没有照顾抚养奶奶,这肯定不是什么孝子贤孙,这样的人肯定谈不上有多好。

从沈奶奶这件案例中也给我们些警示:无论是借钱,借贵重物品,还是交接大额财产,都要保存原始证据,毕竟人心隔肚皮,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0 阅读:11
今天碗里有肉

今天碗里有肉

看人生百态,品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