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1辛丑年冬季,这是我于钦州市寻地时遇到的一个案例,此为黄氏明朝时期的祖坟,确是一个不错的好地,简单拍摄记录分享大家欣赏。
图文如下:
01.无人机于几百米外空中正看父母山及穴星, 当时天气好,风景很美,蓝天白云映照山水。红点处即是穴场,此为枝龙所结之地,龙层次格不高,倒是生动活泼,穿帐起伏。父母山穴星皆为金星,入首束咽如蜂腰,穴星自身生出左右砂,主脉中抽而下,降脉至低坡忽展坪铺毡,龙虎砂弓抱穴场。
02.于卫星图看龙脉,黄标处即为穴场,虽为枝结之地,龙身星辰转换,如老枝生嫩芽,层层拨换而来。
03.卫星图看来龙入首,父母山端正威武,左右生出枝脚抱护穴星,束咽细如蜂腰一般,入首极为有力,黄标即是穴场。
04.无人机于低空近看穴星,龙虎弓抱,金星下脉,脉络中上段略峻急,但刷开两层八字腮胎降脉,脉络最后段忽然转缓后重新抬起突泡,穴场展唇开大坪。黄祖采用离杖法,离脉而葬,个人认为离脉稍远了一些,为何?且看我慢慢分析。
05.于坟后正看前朝,内明堂无近案,龙虎砂并不交锁,中明堂是一片平田,一两公里外有一条大河,由右倒左弯环而流。像这样的情况,穴往低处取是正确的,明堂周围皆有群山包裹,穴往低处取堂局即有窝聚之感,可避堂局散漫之弊,以利聚气,同时亦可用上成片平田之仓板水,当可不忌无近案与龙虎砂不交锁之缺陷也,当然如有近案,或是龙虎砂又交牙此地层次会更高,发越会更大更稳。
06.于拜台正看穴场,黄祖脱脉有六七米,这个角度看不甚明显,葬于开坪处,不依突取穴,站于穴前可见左右后方界水,但坟在脉坪上(不犯水淋头),虽后方正靠星顶,现场看依然感觉脉气稍弱,左右界水碍眼。
07.于拜台看右肩,肩砂厚,但胎肩薄,可见界水。
08.于拜台看左肩,亦是肩砂厚,但胎肩薄,见界水。这都是因为取穴不依脉之突脑所造成的弊端。请继续往下看~
09.于坟左正看右砂,右内砂刚好护到坟,现场看砂稍短略显生硬,内砂抱于砂尖不够力。
10.于坟右正看左砂,左内砂亦是刚好护到坟,稍短护卫生硬,抱护力度不强。
下面我以个人认为较好的位置拍摄分析:
11.于黄氏祖坟退后六七米正看后靠,比原坟海拔地势只提高一米左右(修坟时可稍微窝低几十公分),正依突脑,后靠有力,可乘脉气。
12.于正穴看右肩,右胎肩与肩砂都厚实饱满,不见界水。
13.于正穴看左肩,左胎肩与肩砂亦厚实饱满,不见界水。
14.于穴正看右砂,护于砂腕之处,护卫有力。
15.于穴正看左砂,亦护于砂腕有力(房子有角煞)。
16.于正穴看右砂前,右边护卫严密。
17.于正穴看左砂前,亦是护卫严密。
18.于正穴竖看前朝,穴场开坪有一亩多地,坪厚胎稳,正朝天马山,堂局秀美,金水星居多。
19.草太多,往前一些看堂局,美。
后语:黄氏明朝老祖坟,后龙落脉稍急,其离脉而葬,内明堂宽大,寻低处安葬以使堂局窝聚是正确的,运用了离杖之造作法。个人认为黄祖离脉取穴稍远了一些,护砂虽然也护得住,但夹在内砂尖之处,护得不够自然有力,应往后退六七米,正挨脉缓之处,取穴海拔高度差不多,堂局观感差不多,但护砂更为有力,且应堆大坟头以受来脉之气(砂高不怕漏风,现在坟头太小了),这样即可兼顾到方方面面了。重修立艮山坤向兼寅申坐46度,内明堂为一片田,不知去水,外河水右水倒左消于正前坤方去丁未方,个人认为重修立向偏了几度,现向为马星最左边,个人认为应立坐49度向马星正中才更好。
好了,以上皆为个人见解,仅作参考,简单数据配以图片,朋友们各自思索!
了元亲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