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选自网络侵权联系可删
常言道:十人烧香九为财,不知财从善中来,为人有德天长佑,行善无求福自来。
而《道德经》中也有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因此,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人不配财,必有所失;厚德才能载物;德不到便得不到,德到了也就能够得到了。
若是德大于得必有所得,得大于德必有所失,凡事皆有因果!
正如,有的人不相信轮回,其实一年四季便是轮回;有的人不相信因果,其实贫富美丑就是因果;有的人不相信无常,其实生老病死就是无常!
正所谓:起心动念皆是因,当下所受皆是果。

这世间也本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有先后,人有善恶。
而有福也一定远远比有钱更为重要,能挣钱是好事,但千万别强求。
就像有些人虽然不挣钱,但自身的福报却在命里存着,若是强行将其变为人民币,福报散尽悲苦也就跟着来了。
因为,人活在这个世上,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都是靠福气撑着的,这叫五福。
若是将自身积累的福德都转换成了人民币,那其他方面的福报也就会大打折扣了。
因此,人要想得开,看得远,要在变现福报上随缘,积攒福报上努力。
毕竟,所有的东西都是老天的,不管是房子、车子、钱……皆如此。
否则,一旦你的只要品德不行,哪怕你拥有的再多,老天随便让你出个事故,都会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

唯有你自身的德行才是你的,你从生到死也就能够带走两样东西,一个是你的德行,一个是你的业障。
所以当你赚到钱了,千万不要飘,要清楚的知道是怎么来的,一定要做到德要配位,财要配德。
毕竟,大部分人都是不适合发财的,因为钱的反噬力非常大,一个人没有很高的德行和智慧,也很难扛得住。
一般人,当他的财富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无视规则、礼仪,无视底线、人格、道德,他们会把这些全部卖给钱。
接着祸患也就来了,毕竟驾驭财富,其实是一种能力,它考验人的修养、学识、定力、人品!
而我之前有看到过范仲淹亲自写下的一则真实改命事例,看后也使我大有感触,接下来便分享给你,相信你看了也会有所触动。

窦燕山是唐末五代人,祖籍天津,家境殷实,为人精明,每逢贫民来借粮,他总是“大秤进,小秤出”,净做那缺斤短两的事。
等到有人来还粮之际,他又改用大斗去称量,好能够多收粮食。
也可能是人在做天在看,虽然窦燕山身体康健,但一直没有一儿半女。
而在他三十岁的一天夜里,他在梦中见到了逝世多年的父亲,父亲见到他便怒骂道:你个逆子啊!祸到临头还不知悔改?
若是你一直执迷不悟,为富不仁,那此生不但没有子嗣,死后结局更为悲惨!
窦燕山醒来后一直惊魂未定,为了自救,他便开始身体力行的积德行善。
他不仅为族中的二十七户人家买棺办丧,还为二十八个贫女凑足了嫁妆,助其出嫁。

而因窦燕山的善举受益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
不仅如此,窦家上下皆是“粗茶淡饭,身着麻布”,而通过节俭剩下的钱,窦燕山便开始兴办书院,资助贫苦学子读书和栽培贫家子弟经商学艺。
当时窦家有一个仆人盗取钱款后潜逃,仅留下一幼女,窦燕山却以德报怨,将这女孩视若己出,悉心抚养长大,又为她觅得良缘。
后来窦燕山有梦到了自己的父亲,这次父亲却对其言道:你的名字已经上达天庭,如今你福寿绵长,还会有贵子显耀门楣。"
果不其然,窦燕山后来有了五个儿子,居然俱都登科为官,他本人也寿至八十有二。
正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而往往儿女的福报也都存在父母手中,一个人若是将儿孙的便宜都占尽了,子孙自然也就没有福气了。
因此,积德行善,远泽儿女,近泽自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积德,福萌子孙。
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给儿孙,倘若十分都用尽,后辈儿孙不如人。
毕竟,一个人再怎么精明,也是争不过天道的,做人做事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要耍小聪明的去算计他人,而是厚道。
而曾老也曾向我们分享过:“行善积德,的最高标准是:
把每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当你懈念的时候,就想一想: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我还会懈息吗?
所以,请尽你所能的去布施吧!哪怕是一个温暖、一个微笑、一粒米或者一个善意的念头,这便是在为自己以及后世积累福德,这也将是你最好的护生符,没有之一!
若是从真相的角度来看,也没有任何人能够保护你,除了你自己曾经行过的善和积过的德,能够成为你逢凶化吉的助力!
近道
放狗屁,胡言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