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大学霸顾颐“哄骗”癌症晚期的父亲顾全平出国,他想在父亲最后的生命里,给老人家留下一段难忘的经历,老人一辈子都为儿女和家庭而活,听闻儿子想带他出国,顾全平觉得生病已经给孩子添了太多麻烦,说什么都不同意出国。
顾颐无奈之下只能说远在澳大利亚的孙子想他们了,“隔辈亲”在老人身上奏效了,他终于松口打算去国外看看孙子,顾颐带父亲出国散心的目的也达成了,通过这次旅行父亲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88天的旅行甚至改变了父亲今后的人生,回国之后的意外发现催人泪下,从而造就了一个医学奇迹。
顾颐和父母
88天旅行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旅行归来后,顾颐父亲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我们一起走进一场改变人生的自驾旅行。
一、儿子未及尽孝父亲突然倒下顾颐1983年出生在江苏盐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姐弟三人,他是最小的孩子,父母靠种地养家糊口,顾颐是三个孩子里面学习最好的,父母无法供三个孩子一起读书,所以哥哥和姐姐很早就辍学了,全家人把希望寄托在顾颐身上。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顾颐从小就非常懂事,他知道父母挣钱不易,因此读书十分用功,他优异的成绩就体现出了强大的学习天赋,看着父母每天早出晚归,他在学习上更加勤奋、把知识学的更扎实,通过自身努力,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辛勤付出。
顾颐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父亲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为了这个家可以说付出了所有,在他心里父亲就像一座大山,为全家人遮风挡雨,顾颐上高二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他终身难忘的事,当时他正在上晚自习,父亲突然出现在教室外,原来父亲是来给他送饭的。
顾颐
父亲从包里拿出一个饭盒,严肃的说道:“今天家里杀了鸡,我来给你送点鸡汤。”顾颐高中是寄宿学校,经常见不到家人,父亲来给他送饭,他心里格外高兴,顾颐迫不及待打开饭盒,鸡汤香气扑鼻,而且还冒着热气,由于家里经济拮据,能吃一次肉对他来说十分不易,这热气腾腾的鸡汤就是最美味的食物。
父亲一向都是严肃的,送完鸡汤之后父子俩并未寒暄,顾全平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夜幕中看着父亲瘦弱的背影,顾颐不禁落下泪来,而父亲却赋予了食物更珍贵的意义,后来母亲告诉顾颐,当时她让顾全平吃了饭再给儿子送鸡汤,可是顾全平却担心儿子等不及,他想让顾颐尽量快喝上热鸡汤。
顾全平
从家里要走很久才能到顾颐的高中,顾颐想起拿到鸡汤的时候还是热的,这让他既愧疚又感动,父亲从不把关心挂在嘴上,始终以实际行动爱着家人,顾颐想着以后自己有能力了,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顾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成为全家人的骄傲,在大学里他喜欢上摄影,梦想着以后做一名专业的摄影师,毕业之后他打算从事摄影工作,并且想自主创业。
但是创业需要资金,顾全平二话没说就拿出一万块钱支持儿子开摄影公司,顾颐知道这笔钱是父母省吃俭用存下来的,他很感激父母的支持,下定决心一定要搞出名堂不让他们失望。
顾颐
顾颐拿着这笔钱购置摄影装备、组建摄影团队,一番忙碌之后事业终于步入正轨,他的摄影梦想由此开始启航,经过十年不懈奋斗,顾颐事业成功、家庭美满,他定居重庆后就把父母接来一起生活。
顾颐知道就算给父母再好的物质条件,也不及儿女的陪伴,可是他的工作太忙,经常十天半个月都不回家,就算他想多陪陪家人也是身不由己,身为人子不能常伴父母身边,这让他非常愧疚,他们还没来得及享享清福,却传来了父亲身患绝症的噩耗。
吕爱平和顾全平
二、父亲身患绝症,儿子做出大胆决定2013年3月的一天顾全平突然昏倒,她和老伴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但是以前没出现过这么严重的情况,他们不想让儿女担心,生病的时候也不会告诉家人,老伴吕爱平吓的没了主意,这才赶紧给顾颐打电话,顾颐闻讯赶忙来到医院,医生的话如晴天霹雳一般,让他彻底慌了神。
经过检查顾全平的病是胃癌晚期,顾颐知道这种病意味着什么,此刻他只觉得自己愧对父母,还没来得及尽孝,父亲就得了绝症,不管用什么方法他都要挽留父亲的生命,看着父亲两鬓斑白和苍老的面庞,他顿时觉得觉得心如刀绞。
顾全平
顾颐冷静下来之后,详细询问医生父亲的病还有没有救,医生告诉他:“根据病人现在的情况来看,切除80%的胃或许还能暂缓癌细胞扩散,病人还剩多少时间,还要看具体的恢复情况。”医生的话让顾颐的心境再次陷入矛盾,他心里既酸楚又有一丝喜悦,至少父亲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父亲的病让全家人都陷入“低气压”,顾颐想尽办法宽慰二老,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父亲的病还是有希望的,顾颐每天下班以后就到医院陪父亲,照顾他的日常生活,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到了父亲手术的日子,当天他们都心怀忐忑,好在手术做的很成功,顾全平80%的胃被切除,只能吃流食维持生命,原本140斤的体重只剩下80多斤。
顾全平在医院
手术虽然成功了,可是只能延续顾全平的生命,医生发现他的癌细胞仍在扩散,接下来要做化疗,顾全平每天都过的十分痛苦,不仅食物无法消化,还要承受化疗带来的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他每天都摊在病床上,无精打采的样子让顾颐十分忧心。
父亲越来越消瘦,眼看着已经走到人生的最后阶段,连医生都说老人可能只剩下3个月时间了,顾全平已经准备好迎接死亡的到来,他告诉家人死后想捐献遗体,听闻父亲的话顾颐心如刀绞,他想挽救父亲的生命却束手无策,巨大的痛苦快要将他淹没。
顾全平在医院
顾全平不想因为自己的病拖累家人,他提出想回家休养,不愿留在冷冰冰的医院里,顾颐一开始并不支持父亲这么做,看着他憔悴的面容和瘦弱的身体,他知道父亲时日无多,不想违背父亲的意愿,正好可以在这段时间弥补未尽的孝道,他也想让父亲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过的开心一些,但是他还没想到具体该怎么做。
就在此时顾颐接到儿子顾寻的电话,他得知爷爷病情恶化,打算回国看望老人,顾颐不想儿子耽误学业,就让他和爷爷奶奶打了视频电话,顾寻很久没有见到二老,说着说着落下眼泪,他随后说道:“爷爷奶奶来澳洲吧。”
顾寻的这句话让顾颐受到启发,父母从来没出过国,或许这件事情真的可行,于是顾颐开始计划这次旅行,这件事情还是要父母同意,顾颐准备等父亲出院后把这一想法告诉他。
顾颐和父母
三、88天旅行造就医学奇迹顾全平出院回家听了顾颐的想法,他果断拒绝了,原因是不想再给儿孙添麻烦,其他家人也反对顾颐这么做,父亲已经70岁,到国外一旦有任何问题该怎么办,顾颐却认为父亲不想接受传统治疗,所以希望他能过的快乐一些,他潜意识里觉得让病人开心,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式。
父亲始终不愿意出国,顾颐实在没办法只能“搬出”顾寻,他说孙子想爷爷奶奶了,这一招果然奏效,顾全平最终同意去澳洲,可是他还不知道,顾颐真正的想法是带他们看一看世间更多美好,看顾寻只是为了让他们迈出第一步。
顾全平和吕爱平在飞机上
为了这次出行顾颐做了万全的准备,不仅安排好旅行线路和住宿,连医疗设备也准备妥当,2015年11月2日,顾颐带着父母坐上了前往澳大利亚的飞机,这是他们第一次坐飞机,两人都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父亲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飞机一落地,两位老人就看到了正在等候的他们的顾寻,两人赶紧过去抱住孙子,全家人难得见面,看着孙子长的比他们还高,顾全平和老伴心情都异常激动,孙子带着爷爷奶奶参观了墨尔本大学,顾颐则拿着相机记录下全家人难得的团聚,父母脸上的笑容一刻都未曾消减,他突然觉得自己带父母出国是一个完全正确的决定。
顾全平在到澳大利亚见到孙子(左三)
顾全平以为看完孙子就要离开,顾颐却租了房车准备带父母去看看大海,两位老人从来没见过海,眼前的辽阔感染着他们的心境,顾全平毫无拘束的玩耍起来,捡贝壳、抓螃蟹逗的老伴哈哈大笑,顾颐从没见过父亲这么开心过。
顾全平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但是出国之后他彻底改变了,甚至要求儿子教他说英语,还能主动和外国人打招呼,有一次顾全平看到流浪艺人在弹吉他,他竟然请对方教自己弹奏,甚至还在野营的时候,在一群老外中间演奏,大家都被他的琴声打动,引得大家一阵喝彩。
顾全平给老外演奏吉他
2015年12月8日,是顾全平和老伴吕爱平的金婚纪念日,顾颐提出带二老去跳伞,没想到父亲竟然爽快的答应了,甚至还说服老伴一起去,父亲的改变顾颐都看在眼里,他由衷的为父亲感到高兴。
顾全平跳伞
纪念日当天两位老人不仅定制了T恤,顾全平还给老伴送上鲜花,“今天我再向你求一次婚,你愿意嫁给我吗”,吕爱平点了点头,她完全没想到顾全平还有这么浪漫的一面,顿时感动的热泪盈眶,两人还说好要携手再走过50年。
顾全平和老伴
在教练的陪同下两位老人从高空一跃而下,像鸟儿一样自由,顾全平大声喊着“太美了”,平稳落地后他和老伴紧紧相拥,给这次旅行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顾颐和父母结束了88天的旅行,从澳洲回到重庆,此时的顾全平就像换了一个人,他的脸上再也没有惆怅和痛苦,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回国后顾颐带着父亲到医院检查,通过检查顾全平的病情有所好转,身体指标都超出预期,医生都感叹“这简直是医学奇迹”,这次上万公里的旅行对顾全平来说是重生之旅,老人的愿望很简单,他们希望得到子女的关心或一句简单的问候,打拼事业的同时别忘了给父母打个电话,别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
顾全平和吕爱平
参考资料重庆七旬癌症老人澳大利亚跳伞庆祝金婚——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