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晚,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惊艳了全国观众。
只见节目选取了汉、唐、宋、明四个朝代的纹样,寓意代表着吉祥如意的祝福涵义,再与华丽的舞美技术相融合,直接织出一幅跨越千载的纹样变迁图。
由此观众们无不赞叹: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式审美!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场古代时装大秀背后的中国纹样,竟然出自一位老人之手,而她就是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时年93岁的常沙娜。
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常沙娜老人身上有着多种标签:“敦煌少女”、人民大会堂装饰设计师、新中国第一份国礼设计师、林徽因的得意门生……
不过,每当有人让她介绍自己时,老人总是非常低调地说:“我是敦煌人。”
那么,常沙娜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她又为何与敦煌结下不解之缘呢?
“沙娜,无论走到哪里,请记住你是敦煌人!”
每次看到那些早已刻进骨髓的敦煌飞天、花卉、纹饰,父亲的声音就会在常沙娜的耳边响起,由此,她会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
“我应该是幸运的,我有一个被称为‘敦煌守护神’的父亲。”
的确如此,常沙娜在父亲的指引下,从六七岁时就跟着走,几十年如一日,最终用画笔将敦煌之美带出了沙漠,让更多人看到它的绚丽。
1927年,常沙娜的父亲常书鸿考入法国里昂国立美术专科学校。第二年妻子陈芝秀赴法伴读。
1931年常沙娜在里昂出生了,而她的名字,便是由流经里昂的母亲河之一音译而来。
1932年,才华横溢的常书鸿参以一幅《梳妆少女》顺利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一家人随即迁到巴黎生活,而作为法国著名新古典主义画家劳朗斯的得意门生,他很快法国艺术界崭露头角。
那时常家经常聚满了旅法的中国艺术家,小沙娜耳濡目染下也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她在父亲创作的油画《画家家庭》中幸福的倚在父母怀中,娇憨可爱,无忧无虑,一家人过着幸福安稳的生活。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常书鸿的一次偶遇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女儿的命运。
那是1935年秋天,常书鸿正徜徉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前,突然,他惊奇地发现了法国人伯希和拍摄的《敦煌石窟 图录》,随后去吉美博物馆寻找书籍,惊讶地发现了伯希和从中国敦煌藏经洞掠来的大量敦煌唐代绢画。
要知道,常书鸿一向对西洋艺术独有情钟,而面对中国古代艺术的绚烂辉煌他深感震撼,一时间,他也感到自责愧疚,原来自己对祖国传统文化竟然这么无知、漠视,于是决定离开法国巴黎,回国寻访敦煌石窟。
1936年,常书鸿携妻带子毅然回到了祖国。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七七事变”又使得受聘国立北平艺专的常书鸿安家北平的想法成了泡影。
就这样,当时刚满6岁的常沙娜,也不得不随着北平艺专的大人们卷入“西迁”洪流。全家人从此辗转南方各省,一路上经历了日军的飞机轰炸,多次死里逃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直到1940年,常家来到了重庆嘉陵江畔,算是安顿下来。
不久,常书鸿在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的力荐下,担任“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委会负责人,并在徐悲鸿、梁思成等先生的支持下,计划开始徒步敦煌。
不过这个“疯狂”的计划遭到妻子和一些朋友的反对。但常书鸿决意已定,他不想再错过时机,便立马行动了。
1943年初,常书鸿带领第一批专家动身去了敦煌。在黄沙漫天中,他见到了魂牵梦绕的壁画、彩塑,但由于没人进行保护,常书鸿心痛不已,决定安家敦煌。
当时艺术家张大千常书鸿开玩笑:“留在敦煌的工作将是‘无 期徒刑’。
而常书鸿淡然一笑说道:“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事,哪怕真是无期徒刑也值得。”
就这样,常书鸿开启了苦行僧的日子,而女儿沙娜也开始跟随父亲的脚步,踏上了通往敦煌之路。
同年11月一个傍晚,12岁的常沙娜与母亲和弟弟一起抵达了莫高窟,她看到了千佛洞前早已冻成白花花一片的大泉河,以及牛车上有几个冻僵的人,顿时惊呆了。
但是常书鸿却非常兴奋,他拿出最好的“晚餐”招待孩子妻子:一碗大粒盐、一碗醋,一碗水煮切面。
这是常沙娜在千佛洞吃的第一顿饭,尽管难以下咽,但他明显看到了爸爸那无奈的眼神,就假装说好吃好吃。
谁知母亲却无法忍受敦煌的艰苦,两年后不辞而别,14岁的小沙娜只好辍学,挑起生活的重担,招呼年幼的弟弟。
不过,常沙娜从此也打开了另一扇窗,跟随爸爸进入洞窟,在洞口射进的阳光照耀下,她看到了那么多从没有见过的壁画、彩塑,每一幅画都是色彩绚丽,在沙娜眼里新鲜、神奇,当他在一个个洞窟走进走出时,如同游走在变幻莫测的梦境中。
尽管敦煌的生活很艰苦,但常沙娜却从中找到了乐趣,她跟在大人后面登上“蜈蚣梯”临摹莫高窟壁画成了她最快乐的时光。
看到女儿很认真的临摹壁画,父亲既欣慰也放手,他让常沙娜每天去洞窟临摹壁画,并要求她将北魏、西魏、 隋、唐、五代、宋、元各代表窟的重点壁画全面临摹一遍。
与此同时还为女儿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练字、朗读法语,并且安排学生董希文辅导学习西方美术史,苏莹辉辅导中国美术史。
就这样,常沙娜每天兴致勃勃地爬进洞窟里,在从洞口射进来的阳光下临摹壁画。她画得那么随意,那么传神,对待敦煌艺术如同童子功,下功夫进行苦练。
“彩色的佛陀、菩萨慈眉善目地陪伴着我,头顶上是节奏鲜明的平棋、藻井图案,围绕身边 的是神奇的佛传本生故事……
常沙娜就画啊画啊,直到洞里的光线越来越暗,而她却意犹未尽,舍不得搁笔……”
抗战胜利后,常书鸿为了扩大敦煌的影响,应邀在兰州举办了一场《常书鸿父女画展》。
就在彼时,一位叫叶丽华的加拿大冀女士看到了常沙娜的才华,提出愿意资助她到波士顿美术博物馆附属美术学校深造。
这可是天赐良机,1948年10月,17岁的常沙娜随叶丽华赴美留学。
在波士顿,常沙娜的视野豁然开朗,她接受了西方系统的艺术和文化教育,看到了敦煌以外的东西,洞悉了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也了解到敦煌佛教艺术与西域丝绸之路文化的渊源。
可以说在异国他乡的学习,让常沙娜受益匪浅。
新中国成立不久后朝鲜战争爆发,当时美国采取各种措施阻止中国留学生回国。常沙娜毅然选择中断学业, 打工攒够路费后回到了祖国,想用自己所学知识回馈国家。
1951年,在周总理的指示下,北京故宫的午门城楼举办了一次“敦煌文物展览”。
于是,常沙娜就把她曾经的壁画临摹本带往北京展出,谁知这期间一直向往敦煌艺术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前来观展,常书鸿便特意安排常沙娜陪同讲解。
经过一番交谈,林徽因非常赏识常沙娜的文化修养,并提出希望她到清华大学营建系做助教。
就这样,常沙娜又开始师从林徽因,从绘画转向敦煌图案设计、工艺美术教育专业,并且越发不可收拾。
1952年,在北京召开了一个“二战”后备受瞩目的会议, 最主要的主题就是“和平”于是常沙娜就设计出一款出自敦煌藻井图案与和平鸽造型的丝巾,成了新中国第一块丝巾国礼。
此后,在林徽因的悉心引导下,常沙娜设计出不少具有敦煌纹样特色的景泰蓝、瓷烧、漆 雕等工艺品。
195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至极,政府决定对“十大建筑”规划实施。常沙娜接到了人民大会堂的系列设计任务,其中宴会厅的装饰设计令她印象深刻。
当时常沙娜用敦煌的莲花装饰图案进行设计,但方案却被总建筑师张镈否决了。
原来设计并不是凭空想象,还要考虑功能性。于是最终两易其稿后,确定了现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天花板的装饰,莲花居中,外围是以敦煌连珠纹图案为蓝本的小灯和通风口。
如今60多年过去了,宴会厅顶依然亮丽如新,而远远望去,老这些设计既传统又现代、既富丽又大气的中国元素,尽显泱泱大国风范。
此后,常沙娜还参与了设计了民族文化宫、首都剧场、首都机场等带有敦煌元素的国家形象及城市地标性建筑装饰,以及共青团团徽、抗美援朝英雄纪念章、将军服等方案设计。
常沙娜秉承艺术源于敦煌,源于大自然的理念,将煌壁画的花卉元素作为她创作的源泉,并且非常尊崇历代画工对敦煌那些精美的绘画、图案、纹样做出的杰作,将大美呈现在世人面前。
常沙娜如今已经93岁高龄,一辈子和艺术打交道,对于美,她“眼里不揉沙子”至今依然穿着自己设计的服装,端庄优雅,而且她总是时时提起父亲的那句“生命不息,跋涉不止”的箴言。
常沙娜老人是永远的“敦煌少女”祝福老人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