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晚写最近的一部院线电影——
《人海同游》
可能很多朋友都还没听说过这部电影,没什么名气的导演,一批素人演员,截至写文之际,电影票房都没过50万,要在排行列表里翻到很后面的位置,才能找到它的名字。
这似乎又和它拿下种种荣誉形成一种吊诡的对比,入选6大创投,18个国际节展,去年在釜山国际电影节还有平遥国际电影展都做了放映。
当然,放在当下,这种现象也很容易理解。它不是对标市场的商业片,甚至整个故事还很松散,我一个人“包场”看这部电影时,中途也有几次走神,放空。
但这些走神、放空和恍惚,又和以往完全不同。
直到电影结束,片尾曲响起,与歌词对应的电影画面开始在我脑海里逐帧闪现:任台风左右摇摆的红色塑料袋,形如岭南山林里饱满的荔枝;最激烈的台风时刻,男人和女人肩并肩,安静地听着打口碟里的老歌。
我明白了这种“特别”——
电影用这些半梦半醒的片刻,允许我们在电影之外走神和放空;或者还可以说,它就是在回应那些,因为种种生活缺口而恍惚的时时刻刻。
正文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简约《人海同游》的话,其实就是一位广州女孩前往香港寻找父亲的故事。
乍一看也不见得是个多么新颖的故事,但它的不一样,也是让我喜欢的地方,在于电影借了“外寻”的行为,去外化女孩“内寻”的内心。
你以为它只是在讲家庭伦理,描摹暧昧关系,而它实则是把内里藏起来,借时间探索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与生命意义。
要如何理解呢?
还得从电影里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空镜头聊起。
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会发现,《人海同游》里有大量的空镜头,大段的留白。按照我们向来的观影习惯,可能会觉得这些空镜头主要用于情绪营造,或者意境烘托,也就不会太去在意这些镜头。
但是《人海同游》不同,里面几乎每一个空镜头都有不同的作用。
比如镶嵌着关于人的信息。
像电影开始对于母亲家里一些旧家电的特写,上面贴着布满灰尘的水果贴纸,暗戳戳前置父亲做水果生意的信息。
再有是镜头画面与文本形成一种互文性。
电影前半段有不少斑驳树影的空镜,街边的,窗前的,夜里透过路灯映在墙壁上的,对应着后半段女主和旧友重逢,田野里的雨林通过投影映在了小小的出租屋里;
而当旧友说着“你分不清梦还是现实,好几次已经在梦里了”,后半段又和前半段形成对账,前半段女孩走进树影里的空镜头,变成了一种现实和梦境交织状态的场景,暗示一种生活状态——分不清当下,也分不清过往。
另外,电影还用这些空镜头交代存在于生活之中的种种对立关系。
比如城市之间的对立,城市之内的对立。
一晃而过的车流、立交桥、楼宇、商厦;对比着逼仄的出租屋、锈迹斑驳的铁门、夜里人影幢幢的果栏。
再远一点,是岭南地区与远方与世界的对立。暗涌进来的打口碟,流转在岭南地区的小巷;人类学家涉足东南亚,在光影里回溯远游的想象。
比如虚与实的对立,梦与醒的对立。
晾晒在阳台上的衣服随着风和阳光晃动,几声婴孩的啼哭,猫咪的叫唤;豆泡被夹出塑料袋时的簌簌声响,又掉进锅里和水一块沸腾。这些日常声音参与叙事,让电影有了现实的托盘。
而意识流手法里,男孩与女孩“走进”了热带雨林,追逐貘留下来的足迹,以及台风最剧烈的时刻,女孩和男孩在无声的环境里听着耳机里的老歌,这些虚缈的描写,又给电影加持一层如梦似幻的迷雾。
以及在借与还的对立里,人产生了对立情绪。
台风过境,岭南的荔枝在风雨里疯狂地摇曳。画外音是父亲离开时留下的书信:
那十年,好像是借来的一样,不是我该要的。果然现在要还回去,我可能不会再回来了。
变化在这些对立里产生,时间也就跟着显露出来,这对应着《人海同游》的英译——Borrowed Time,借来的时间。
而电影接下来要讲的,就是活在这借来的时间里的人。它要给我们看的,是人在与种种对立的碰撞里,被撕开了缺口,在情绪里延宕。
比较直接的,是故事里那两代人“借来的时间”。
上一代人,是女主的母亲和父亲。
父亲在和母亲相处十年后,还是选择回到香港的那个家庭,父亲借来了在广州的十年,而母亲借来去香港偷偷看望父亲的那一天,最后彼此又回到各自的生活轨迹。
这一辈人,则是女主。
去香港寻找父亲,意外与曾经的旧友相遇,她借来了在香港的一夜,绕进唐楼恰逢一场鱼沉雁杳的弹唱,在逼仄的出租屋里接续了残留在记忆里的蓝色梦境。
在“借来的时间”里,母亲与女儿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
女主来到香港,在父亲工作的果栏附近,吃了母亲提到的那家煲仔饭;像母亲当年穿上自己最爱的那条白色裙子一样,她着白色裙子,与旧友穿梭在茂密的雨林。
在借来的一夜里,女儿似乎在故地重演母亲的记忆。而母亲守在老屋,用女儿的名字在角色扮演游戏里,过着一种虚拟人生。
以及女儿与母亲相似的“处境”也镜像般对应起来。
这种处境具体是什么呢?
借用电影里的一句话——
借来的时间,终究是要还回去的。
很难去解释清楚这句话背后的情绪,状态。它既有必须得还回去的不舍,也有已经对某人某物形成依赖又不得不归还的不甘;还有想要而不可得的烦闷,以及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满的遗憾,不得不放手的释然。
这就是所谓的“缺口”,在生活中的某一个面向,始终无法填补的那一块空隙。
我们可以带入故事,再理解一下。
比如母亲的缺口,是如今仍然与自己过意不去,与过去过意不去。她像等待什么人回来一样,守在老屋里,放在家门口的备用钥匙,一放就是二十年,已经无法打开门锁。她不想别人看见自己一个人,于是没有参加女儿的婚礼。
再比如女儿的缺口,是这么多年后,仍然无法理解父亲当年说走就走的选择;是围绕自己的家长里短,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以及停留在梦境里始终无法看清面孔的那个人。
这些才是电影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它不是一种特定的情感,而是种种情绪,以及生活状态。
最后,我们不妨再回到前面那句梗概,追问一下女主究竟在寻找什么?
当然比较直接浅显的,仍然是故事里的人物动机,寻父。
以及后来几乎占了一半篇幅的,因为偶然而寻找到那位年少时的旧友,与记忆重逢。
更重要的,则是寻找与生活缺口相处的方式。
但你会发现以上三种,故事都没有给到任何明确的结果。
在人海里,女主看见了父亲的背影,父亲转身,恍惚之中确定了对方的身份。两人相对而立,相伴而行,却始终保持距离,不言不语。
女主和旧友的相遇,也是偶然性的。在码头上偶遇,最后也没有明确的结束与分别。电影在处理这段情节时,还用了意识流的表达方式,来虚化这段关系。
就更不用说第三种关于如何与生活相处的答案了。
因为生活不会有答案,也从来没有结果。
它就是一个不断寻找与世界相处,与自我相处的过程。只是在这场穿梭于人海的行路里,偶然会有那么一些,与另一个人发生同游的片刻而已。
音乐/
配图/《人海同游》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