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战史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某次战役、战斗歼敌多少人;这里的“歼敌数”,不少读者以为是击毙数,其实并不是,这一数据其实是毙、伤、俘、降的合计。
在最详细的战果统计中,这几项都是要单独统计出来的;稍微笼统些,则是称毙伤数多少、俘虏数多少,有时候会把敌军投降数也就直接计入到俘虏中了;有时候则还有起义、改编类别。
以解放战争时期的歼敌数情况来看,毙伤数其实要远少于俘虏数,在不同的时期内,其比例也不一样。
比如据我军战史统计,在解放战争第一年,毙伤敌数为42.6万,歼敌总数为112万人,毙伤数占比为38%;
在解放战争第二年,毙伤敌数为54万人,歼敌总数为152.14万人,毙伤数占比为35.5%;
在解放战争第三年,毙伤敌数为57.16万人,歼敌总数为305万人,毙伤数占比为18.74%;
在解放战争第四年,毙伤敌数为17.33万人,歼敌总数约238万人,毙伤数占比约为7.3%。
以四年的总体数据看,毙伤总数约171.1万人,歼敌总数约为807.1万人,毙伤数占比为21.2%。
从以上数据可见,歼敌数据中的毙伤数都不占到大头,所大家不要以为歼敌数多少,就是击毙数多少,这是不正确的认识;甚至毙伤数中,也不是击毙,而是击毙和击伤数据的合计。
那么上面所提到的不同类型歼敌数的比例,有什么意义呢?
通常来说,毙伤数所占比例大的话,说明战斗往往更激烈,而且相对来说敌军会更难对付些。毕竟还没怎么开打,就被抓了俘虏,这样的部队战斗力就不会很高;只有比较激烈地打了,才会出现伤亡比例比较大的情况。
我们从解放战争四年的数据看,第一年作战中毙伤数占到了歼敌数的将近四成,是占比最高的一年。
实际上这一年的战斗中,国民党军的战斗力还处于它的高峰时期,因为当时它兵力多,老兵多,数量优势大,武器装备优势也大;鉴于此,在战场态势上它处于战略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姿态,给我军造成的压力也最大,我军此时取得的诸多歼灭战均在内线战场完成。
到了第二年,战斗状况依然不轻松,国民党军的战斗力依旧还保持着;但它已经无法组织起像样的进攻了,咱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进攻它,战场态势逐渐变化。
到解放战争第三年,也就是三大战役+渡江战役那一年,在这一年度的作战中,国民党军主力部队大部被歼灭,再加上横扫其各杂牌和地方部队,歼灭战打得多,俘虏数多,战果中的毙伤比例就大幅下降了。
到了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之后,我军向大西北、大西南、华南展开大进军,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已经不多,大部分为新拼凑的部队,其数量虽然多,但战斗力就不行了。
除了少数恶仗之外,基本上国民党军就是一触即溃,所以在歼敌数中毙伤比例进一步下降到了百分之七点多。
也就是说它的一个连队,在出现不到一个班伤亡的情况下,就被全歼了;这样质量的敌人,以及战斗类型,相对来说就好打很多了。
所以从上述的具体战史数据,以及结合解放战争的不同阶段,我们去研究歼敌数与毙伤数之间的关系,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