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技新闻网站Techspot报道,知名爆料人士Jukanlosreve于3月14日在社交平台X透露,三星可能已终止SF1.4制程研发计划。目前三星官方仍保持沉默,未对传闻置评。若消息属实,则表明三星在关键制程节点面临多重技术壁垒,其在高性能计算与AI芯片领域的布局缺口恐将扩大,导致本已承压的业务前景进一步蒙上阴影。
早在本月3月7日,韩媒 chosun发布报道称,三星电子将成立一个专项管理诊断办公室,旨在对Exynos处理器团队和ISOCELL相机传感器团队进行全面审查与绩效评估。分析认为,此举旨在通过组织效能优化应对市场份额下滑危机,试图以技术迭代重塑市场竞争力。
作为三星核心业务线,Exynos处理器近年屡陷争议。特别是Exynos 990和Exynos 2200两款产品,因功耗失控与性能参数不达标遭用户大规模诟病。尽管后续推出的Exynos 2400有所改进,但Exynos 2500的研发进度多次跳票,令业界对三星技术攻坚能力产生深度疑虑。
韩国半导体产业集体陷落?
不仅是三星步履维艰,韩国半导体企业在高歌猛进十余年后,正遭遇技术迭代停滞与地缘竞争激化的双重绞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迅猛崛起,使得SK海力士在华业务持续萎缩。2024年一季度,SK海力士在华销售额同比下滑12%,SK海力士也在缩减其在中国的CIS和晶圆代工业务规模,产能较2023年同期已腰斩。
韩国媒体ETNews称,SK海力士已经开始对SK海力士系统IC进行重整并裁员,这家曾以"铁饭碗"文化闻名的巨头被迫断臂求生,不免令人忧心其经营是否陷入了困难局面。市场分析认为,此次重整与裁员是因为8英寸晶圆代工领域陷入恶性价格竞争,需求端长期低迷与成本压力倒逼SK海力士收缩战线。
与此同时,韩企在华战略撤退为中国本土半导体企业腾出市场空间。在众多半导体品类中,在Dram等大宗产品类型上,中国市场在全球的需求占比稳居前列,同时中国本土的Dram厂商也在积极追赶并逐步增大供应,中国或借势完成从市场追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角色转换。
管理僵化叠加战略误判,韩企困局雪上加霜
除外部冲击,韩企内部治理积弊亦成发展桎梏。三星实际控制人李在镕深陷法律纠纷,引发管理层震荡与核心人才流失,致使战略决策出现断层。《韩民族日报》批评称,三星在AI浪潮中错判高带宽内存(HBM)技术窗口期,金融界甚至将三星电子过去的十年定义为“失去的十年”。
三星高层近期释放强烈危机信号。据韩国财界消息称,李在镕内部讲话中直言三星"应对危机不留余地",要求高管重塑技术护城河。在面向全集团高管的战略培训中,三星播放历代领导者纪录片,虽未直接露面,李在镕仍通过声明警示公司已至存亡临界点,要求管理层彻底反思。
技术卡脖子、管理低效与战略短视相互交织,叠加中美科技博弈与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韩国半导体巨头的传统技术霸权正加速瓦解,行业未来或步入漫长调整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