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嫡系部队中有五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外界称之为“五大主力”。
这“五大主力”军分别是第十八军、整编七十四师(原七十四军)、新六军、第一军、新五军。
在解放战争中,这五支国民党王牌部队先后被消灭,可仅有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被送到北京功德林改造。那其余四个“王牌军”的军长都去了哪里?
(本文只介绍这五大王牌军最后一任军长的结局)
第十八军国民党第十八军最早成立于1930年,第一任军长是陈诚,解放战争时期,黄维和胡琏都担任过十八军军长。
从几任军长的来历不难看出,十八军是老蒋的嫡系。毕竟,陈诚、黄维、胡琏等人要么是黄埔毕业生,要么就是教官,都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
陈诚担任十八军军长期间,利用手中职权,以十八军为基础,发展到十个军的大部队,所以十八军是蒋介石用起来最顺手的部队。
在抗日战争中,十八军参加了淞沪罗店拉锯战,与日军对峙近一个月,双方都死伤惨重。
1943年,十八军参加长江石碑要塞保卫战,战斗前,将士们已经写好了诀别信,誓与日军拼死战斗。
解放战争初期,第十八军整编为十一师,师长是胡琏。
1946年10月,整编十一师三十二团被中野主力近六万人包围。双方激战五昼夜,中野伤亡5000人,三十二团伤亡2700余人,剩下500多人撤出阵地。
可见,这支部队的战斗力着实不容小觑。
1948年9月,黄维升任第十二兵团司令,下辖第十八军、第十军、第十四军,共12万人,全都是美式装备。
在淮海战役中,黄维率领第十二兵团从河南驻马店向徐州进发,于安徽宿县双堆集被解放军包围。当时担任十八军军长的杨伯涛,一同与黄维被俘。
十二兵团副司令的胡琏侥幸从淮海战场逃脱,后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还参加过金门海战。
整编七十四师提到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首先就会想起张灵甫。这位国军将领经过一些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渲染,已经成为不少人心中的“偶像”,
整编七十四师其前身是七十四军,该师有3万余人,全部配备美式装备,属于国民党王牌军中的王牌。
解放战争爆发时,张灵甫曾夸下过海口:“只要有七十四师在的一天,就有国民党的天下在。”
1946年,张灵甫率整编七十四师进攻苏北解放区,华野主力只得向北撤退到山东。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40多万兵力,向山东解放区大举进攻,华东野战军佯装不敌败退。
整编七十四师急于建功,贸然深入我军腹地。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抓住战机,集中五个纵队的兵力全歼整编七十四师3万多人,师长张灵甫最后开枪自杀。
张灵甫自尽后,老蒋为笼络人心,又重新组建了整编七十四师,邱维达担任师长。1948年9月,他被授予陆军少将,于同年10月率七十四师进入徐州参加淮海战役。
1949年初,整编七十四师被解放军歼灭,军长邱维达被俘,因为态度较好,他没有被送入管理处改造,后来还前往华东军政大学教员研究班学习。
20世纪50年代,邱维达曾担任过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军事教育。
新六军新六军前身是新编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属于第五军的建制。抗日战争时期,新编二十二师在昆仑关战役中奋勇杀敌,一举成名,后来跟随大部队远征缅甸。
改组整编之后,新二十二师成为新六军。1946年初,新六军被空运到东北,在军长廖耀湘的带领下,先后占领鞍山、本溪,辽阳。
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中,新六军被东北野战军击溃。
1949年9月,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围攻锦州,蒋介石命令廖耀湘组织西进兵团。兵团成立后,廖耀湘担任兵团司令,新六军军长职位交给了自己的嫡系李涛。
不久,廖耀湘率领新一军、新三军、新六军共十余万人,由沈阳出发西进,中途遭到东北野战军顽强阻击,始终没能靠近锦州。
1948年10月26日至28日,廖耀湘兵团与东野在黑山和大虎山、辽河地区展开决战。混战中廖耀湘的指挥部首先被摧毁,部队失去指挥,新六军和新一军被解放军消灭。
新六军最后一任军长李涛则被我军活捉,因为认错态度较好,李涛没有进入战犯管理所,而是留在解放军部队担任军事教官。
1950年,李涛被调至齐齐哈尔人民军政大学战术研究班担任教官。他与邱维达一样,用自己的知识回报党和人民。
新一军提起国民党新一军,那可真如雷贯耳。新一军自成立后先后有三人担任军长,分别是郑洞国、孙立人、潘裕昆。
新一军前身是三十八师,1942年,孙立人将军率领三十八师远征缅甸,抗击日寇。
抗日战争结束后,改组成立的新一军回国到东北参加解放战争。辽沈战役时,新一军跟随廖耀湘西进兵团驰援锦州,在中途被我军包围。
其结果不言而喻,新一军随之覆灭,最后一任军长潘裕昆在廖耀湘兵败之后侥幸逃回湖南,然后带着家人前往香港。
1949年8月,他参与联名通电,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20世纪80年代回到内地养病,最终逝世于浙江杭州。
第五军国民党第五军的前身是第200师,该师的前身还要追溯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属战车营。
1937年,战车营与交通兵第二团装甲汽车队改编为装甲兵团,杜聿明担任团长。
1938年初,该团扩编为第200师,杜聿明担任首任师长。200师是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师,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
1938年11月,第200师扩编为新编第十一军,也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第五军。1939年11月,第五军与日军大战昆仑关,经过数日激战,成功收复昆仑关。
1942年,第五军赴缅甸作战。解放战争期间,第五军主要活跃于江苏、山东、河南、河北等地。
1948年6月,国民党成立第二兵团,当时担任第五军军长的邱清泉改任第二兵团副司令,第五军军长改由熊笑三担任。
淮海战役打响后,第二兵团向徐州靠拢,企图坚守徐州。到达徐州后,国民党改变作战计划,准备放弃徐州。
杜聿明率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绕到安徽萧县至河南永城一带,准备解黄维十二兵团之围。
十余万人行至河南永城陈官庄地区时被解放军包围,经过激战,国民党第二兵团十余万人被全歼,杜聿明被解放军活捉,邱清泉则被我军击毙。
第五军最后一任军长熊笑三在淮海战役中侥幸逃脱后前往香港,于20世纪50年代初逃到台湾。
蒋介石十分恼怒熊笑三战场临阵脱逃,先让他任职于“国防部”,随后一脚将其踢到石门水库,担任管理局专业员。
熊笑三从此郁郁寡欢,于1987年9月离世。
参考文献:
[1]何新春,曾福文.国民党五大王牌军的荣衰[J].党史纵横,2005(12):39-42.
[2]潘泽庆.国民党五大“王牌”军的兴灭[J].文史精华,1998(03):59-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