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许多人认为国家面临石油短缺的问题。
实际上,中国拥有广袤的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和473万平方公里海域,远非一些小国所能比拟。
这片辽阔的土地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只要愿意探索,获取各种矿产并非难事。
石油与天然气这类化石燃料,源自远古时期海洋及湖泊中大量生物遗骸在特殊地质条件下转化而成。
从地质学角度来看,中国理应具备相当规模的油气储备。
然而,为何公众普遍认为中国石油资源匮乏呢?
这得追溯到百年前那段充满屈辱的历史。
清朝末年的腐败政府导致国家根基受损,西方列强趁虚而入,掠夺了包括珍贵文物和矿物在内的诸多财富。
虽然侵略者使用当时先进的勘探设备对中国进行了详尽调查,但并未找到预期中的石油资源。
1914年时,美国专家对陕北地区进行了详细考察,推测该区域可能藏有丰富油气。
此地曾是远古时期的湿润地带,覆盖着茂密森林与植被,尤其是侏罗纪以来,这里孕育了众多古生物。
随着地球变迁,这些生物遗体堆积在此,形成了厚厚的沉积层,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生成提供了理想条件。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当地居民就已经利用石油进行照明。
因此,美国人坚信陕北是中国最有可能发现大型油田的地方。
遗憾的是,尽管他们努力钻探多口井,却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
8年后,斯坦福大学的一位地质学家再次访问中国,并坚持认为按照中国的地质特征,应该存在石油资源。
经过深入研究,他提出中国地质构造属于陆相地层,不利于形成优质石油。
这一观点随后被广泛接受,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石油资源贫瘠,几乎不具备开发潜力。
日本人同样不甘心,在侵华期间尝试在东北地区寻找石油。
他们在海拉尔盆地实施多次钻探,部分井深达千米,但仍未能获得工业级产量。
自1931年至1945年间,日本从中国掠夺了大量煤炭和其他矿产,却未带走一滴石油。
直到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才彻底打破了“中国贫油”的谬论。
如今,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超过24亿吨,占据国内同期陆上总产量的约四成。
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凭借日益增长的原油产量,中国甚至向日本出口过石油换取外汇。
到了1978年,中国原油年产量突破1.04亿吨,成为全球第八大产油国。
同时,初步估算显示,我国深海蕴藏的石油储量约为550亿立方米。
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探明石油储量达到38亿吨,但仅占全球总量的1.58p?
当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每年消耗约4.4亿吨石油。
2022年,这一数字更是攀升至7.1亿吨,占全球产量的15??日均消费量接近1479万桶。
为了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中国不得不依赖进口来补充近七成的石油供应。
那么,中国的石油究竟去了哪里?
理论上,任何大规模古代沉积盆地都有可能孕育油气资源。
中国虽然国土辽阔,但多数沉积盆地源于远古湖泊,历经数十亿年的地质演变,结构遭到严重破坏。
相比之下,中东国家的沉积盆地较为完整,使得石油勘探和开采相对容易。
而中国的油气田分布零散且难以开采,某些油田甚至位于页岩或缝隙之中,需要通过复杂技术从岩石中提取石油。
例如,吉庆油田就是在磨刀石般的页岩中挤出石油的成功案例。
尽管有些油田深埋地下数千米,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珠穆朗玛峰,但中国已经掌握了相关开采技术。
不过,考虑到高昂的成本,有时直接进口石油更为经济实惠。
更重要的是,鉴于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战略重要性,中国采取谨慎态度,确保在新能源替代之前保留足够的战略储备。
这种未雨绸缪的做法体现了中国人对未来能源安全的长远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