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最近开始在阳台上种韭菜,他尝试了很多方法,有的人说韭菜切晚了不好,有人说切得早更不好,弄得他头昏脑胀。
直到有一天,他决定去问问楼下的老农民王大爷,这才解开了疑团。
原来,种一颗小小的韭菜,还有这么多讲究。
大葱收获的最佳时机"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这是北方农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谚语。
小李想了想,不禁问道:“王大爷,这是什么意思啊?
”王大爷乐呵呵地解释,九月是收葱的好时机,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葱的质量。
葱体变软,葱白里发空,都是收获时机不对的结果。
他说,“你看啊,如果大葱老叶开始发黄,心叶停止生长,这时候收最好。
温度降下来,葱也不长了,葱又硬又饱满,质量产量都是最好的。
”这下小李可明白了不少,原来大葱的收获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季节和天气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这么大。
韭菜收割的天气讲究但是对于韭菜,王大爷又有别的说辞。
小李之前总认为,韭菜长得越多越好,就该多割。
结果,王大爷一笑,“寒露过了还割韭菜,你这是傻吗?
那长不成了!
”
小李听了一愣,王大爷接着说,霜降割韭菜会消耗韭菜的养分,对冬季越冬和养根是很不利的。
北方露地种的韭菜,过了寒露基本就停止生长了,养分都输送到根部了,如果这个时候再割叶子,会影响来年的长势。
原来,收割韭菜也要看天气和季节。
“不过,你这阳台上的韭菜可能不一样,只要不太冷,这些韭菜是可以不停长的,但你也不能割太频繁。
”王大爷虽说着驾轻就熟,却还是提醒小李,根据自己所在的地方和温度习惯,才能种好菜。
萝卜和白菜的收获时间不止大葱和韭菜,小李家后院还有几垄萝卜和白菜,也不知什么时候是收的好时机。
一提这事儿,王大爷提醒,他一直有句老话,叫“立冬萝卜小雪菜”,就是说华北地区立冬前后就可以收萝卜,小雪前后收白菜。
萝卜和白菜其实能耐住低温,但是有个限度,不及时收,就要受冻了。
“小李,下次看看天气预报,有冷空气就得赶紧收萝卜和白菜。
”王大爷打趣说,小李也得多学习点“农事学问”。
红薯收获那些事和大多数菜农一样,小李喜欢在院子里种点红薯,营养又好吃。
不过,他不太知道什么时候收最好,这又找来了王大爷。
王大爷又热心地说,红薯一般霜降前后收,因为霜降了,温度下降叶子就干枯,正好这时候收,早了在生长,晚了冻住了不行。
“红薯还和其他菜不大一样,各地差异大。
东北地区霜冻比较早,要秋分后就可以收,而南方可以适当延后。
” 小李一听,就立刻在心里记下了这些,要收好红薯,也不是想当然的事。
王大爷这么一讲,小李算是豁然开朗了。
原来,种菜这些看着简单的活儿,要做到精细讲究,还得从这些老农民身上学学经验。
经过几次的询问和实践,小李的阳台植物和后院的菜园子逐渐变得井井有条。
每到关键的节气,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都有了更细致的安排,不再乱糟糟地瞎忙活了。
他有时也会笑着跟邻居们分享这些经验,三言两语间传递了一种踏实的生活态度和农忙节律。
结尾,想到这里,小李感慨万千。
农业谚语、老农民的智慧、气候的变化,全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这段“理菜生活”的点点滴滴。
这不仅仅是种菜,更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和追求。
通过这些简简单单的耕耘和收获,他找到了节奏,也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每一株菜,每一片叶,都是他和自然共同谱写的旋律。
面对这些农事,小李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就像种菜一样,需要时刻关注和用心,经年累月的积累和经验,才是美好丰收的关键。
这不仅让他的菜长得好,也让他的生活充实而有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