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Vol.2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哈密瓜谈旅游 2024-03-19 07:40:4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路132号,于1959年正式成立,原馆初步设计是农业展览馆,为山字形平房建筑,1962年迁至现址改为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2005年新馆建成,建筑面积17288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二层,主体高18.5米,该馆科研工作以馆藏文物为重点。2022年5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二期场馆建成投用,新疆博物馆迈入“双馆时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品3.2万件,其中一级品288件。有丝毛棉麻织物(包括锦、绮、绫、罗、纱、缦、绢、印染、刺绣等大量汉唐丝织品,毯、毡、绦带、刺绣等古代毛织品),多种文字(汉文、回鹘文、佉卢文、吐火罗文、梵文、古和田文、吐蕃文、阿拉伯文、粟特文等)书写的文书、简牍,晋唐时期木雕、泥塑俑像及纸本、绢本人物,花鸟绘画,具有斯基泰文化特征的青铜器,以及新疆各兄弟民族的服饰与工艺品。此外,还有部分古生物化石和古尸标本等。

01

场馆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馆一期于2005年建成,二期于2022年完成建设开馆。博物馆新馆一期建筑平面基本呈“一”字型平面对称布局,具有西域风格和新疆地方特色。二期建筑空间由“口”字形和原有的博物馆一期场馆有机结合而成,形成一个“合”的空间。寓意新疆在中华大家庭中实现民族融合、和谐发展。

新疆博物馆二期建设项目方案从新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提炼设计元素,结合现代设计方法,创新设计,使新疆地域文化、历史文化融合在建筑艺术之中,并充分融合博物馆功能,相得益彰。

02

基本陈列

--- 新疆历史文物陈列 ---

新疆博物馆基本陈列“中央王朝统辖治理新疆主题系列展览”——《新疆历史文物陈列》展览由“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辽、宋时期”、“元明时期”、“清朝时期”七个部分组成,以中国通史新疆地方史为脉络,集中展示先秦之清代的各个时期精品文物1570件/组,其中包括珍贵的锦绣毛纺织品、多民族历史语言文字的简牍和纸质文书、精美的壁画雕塑和艺术品,罕见的服饰、珠宝、金属器、皮革制品等国家宝藏。

--- 中华史册 ---

出土文书是新疆博物馆的馆藏特色之一,因为文书属于有机质文物,保存下来需要特殊环境和条件。新疆文书多出土于古楼兰、和田、吐鲁番等地,这些地区气候干燥,加上出土地多被沙漠覆盖,才使得珍贵文书能越千年而不朽。

“中华史册——新疆出土文献展”由“简帛文书”“纸质文书”“碑刻墓志”“研究保护”四个部分组成,展出文物150件/组,包括新疆各佛教洞窟遗址、古城址、古墓葬等中所获古代文字记录,如多语言文字的简牍、纸质文书、帛书、砖志、石刻石碑、题记等,反映了汉唐代至元明清时期新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宗教、交通、社会生活等各领域的风貌。

--- 瀚海珍衣 ---

考古发现的先秦时期毛织物、汉唐时期的奢华丝绸服饰、彩罽以及宋辽元明清以来各民族绚丽的服饰,是研究和探索中国古代新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服饰文化的重要资料,是素有“衣冠王国”美称的中国服饰文化历史的国家宝藏,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历史见证。

“瀚海珍衣——新疆古代服饰精品展”展出150多件文物珍品和几百幅复原图。上至3800年前后的小河墓地,下至百年前的清代,从先秦服饰,到西域汉晋服饰,到隋唐五代服饰,再发展为红带系宝冠、金锦衬英姿的西域宋元服饰,最后演变为具有民族风格的明清西域服饰。

展览生动展示了从先秦时期至清朝近4000年间的古代新疆珍美服装、鞋帽和饰品等,古朴暖裘、绚丽毛褐、华贵锦帛、绚丽彩罽,这些独特的纺织技术和丰富的服饰文化在我国服饰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 逝者越千年 ---

“逝者越千年——古代干尸陈列”展以新疆“三史”教育为主线、培育“四个认同”为落脚点,大力弘扬新疆优秀历史文化,通过展示馆藏古代干尸标本,结合石器、木器、彩陶、食物、饰品、纺织物、文书、彩绘泥俑等随葬文物,系统形象地再现了新疆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与社会风貌,生动反映了东、西方文明在古代新疆交流融汇、创新发展的轨迹。

--- 千年之语 ---

新疆博物馆原创《千年之语》舞台剧演出共分为《龟兹乐舞》、《绮梦踏歌》、《小河公主》、《音韵和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5个篇章,以古代新疆地区和中原地区在文化上同根同源、交流交融的历史史实为主要内容。演出通过全息投影将文物与生活场景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仅还原了文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风貌和艺术样式,还让文物在剧中真正“活”起来,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得到最佳的观剧体验。

03

馆藏珍品

--- 伏羲女娲交尾图 ---

伏羲女娲交尾图,唐代绢画,高221.5厘米,上宽105.5厘米,下宽80.9厘米。伏羲和女娲是中华民族的远古始祖,相传他们是兄妹,伏羲龙身,女娲蛇躯,当时世界上只有他们二人,兄妹俩别无选择,最终结为夫妻。从此他们不但创造了天地万物,而且成为了繁衍人类的始祖。画中,伏羲女娲手持规矩,上身相拥,蛇尾缠绕,两者上部画有炎炎烈日,尾下则是皓月当空。画中所表达的具体含义,现在人无从知晓,有人说酷似生命遗传基因结构图,还有人说是古人臆想的神秘符号,总之,目前还没有确切答案,留下了非常神秘的色彩。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汉代织锦护臂,1995年发现于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此锦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该织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锦面绢里,为五重平纹经锦,纹样和题材新颖别致,宝蓝、绛红、草绿、明黄和白色等五组色经根据花纹纹样分别显花,织出星纹、云气纹及孔雀、仙鹤、避邪、老虎等瑞兽纹,上下每两组循环花纹之间贯穿小篆体“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结构复杂,工艺精湛,堪称是我国汉代锦的精华。该锦再加上墓中出土的其它锦上的文字,合起来应该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四夷服,单于降,与天无极!寓意五星同时出现于东方之天象对中国征伐有利。

--- 彩绘天王踏鬼木俑 ---

彩绘天王踏鬼木俑,此俑出自唐代将军张雄夫妇合葬墓,这种俑是作为墓葬“守护神”置于墓室门外,以保卫墓主人的“安宁”。天王全身施彩、双目圆睁、神态威严、气势雄伟,降魔除妖,以保高昌左卫大将军张雄灵魂平安。这类木雕天王踏鬼俑,到目前为止在国内仅见一例。

--- 彩绘骑马戴帷帽仕女俑 ---

彩绘骑马戴帷帽仕女俑,唐代手工泥塑彩绘俑,1972年出土于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仕女发束高髻,额间花钿,上身穿白色小花纹襦衣,下穿黑色树叶纹图案的绿色长裙,裙上端高及胸部,足穿黑靴,骑在鞍马上,形态典雅,再现大唐贵族妇女的雍容华贵。

--- 弈棋仕女图 ---

弈棋仕女图,唐代绢本设色画,1972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的屏风画。该画出土时已破碎,经修复,重现了11位妇女儿童的形象。画面以弈棋贵妇为中心人物,围绕弈棋的主题,又有侍婢应候、儿童嬉戏等内容,是描绘贵族妇女生活的一组工笔重彩风俗画。此图中贵妇身着典型的唐代服饰,发束高髻,额间描心形花钿,身着绯衣绿裙,披帛,手戴玉镯,做举棋未定、正在沉思状。贵妇神情被刻画得惟妙惟肖,画面线条流畅,质感逼真。依据仕女穿着,该贵妇当为六品官吏之妻。

--- 青铜武士俑 ---

战国青铜武士俑,1983年出土,高40厘米,中空,用红铜合模铸成。该俑深目高鼻,头戴顶附弯钩的高顶遮沿帽,上身赤裸,腰间系短裙。左腿屈起,右腿下跪。双手环握,拳心相对,手中各有一孔管,原应为弓箭一类的武器。全身肌肉发达,双目凝视前方,显得威武有力。战国墓殉葬武士俑并不鲜见,但一般为陶质和木雕,青铜铸造武士俑则极为罕见,其应是战国时期在伊犂河流域活动的少数民族塞种人男子形象。

--- 焉耆语《弥勒会见记》剧本残页 ---

唐代焉耆语《弥勒会见记》剧本残页,长27.5厘米、宽18.5厘米,1975年出土,共发现44页,均为两面墨书。剧本是一部大型分幕剧作,内容是说年已120岁的婆罗波婆离梦中受天神启示,想去拜谒释迦牟尼如来佛。但因年长,不能亲身前往,故派其弟子弥勒等十六人,代表他谒佛致敬,这是已知中国最早的剧本。

--- 司禾府印 ---

1959年,“司禾府印”出土于民丰县尼雅遗址。考古学家判断该印为汉代在尼雅遗址这一区域内管理屯田机构的印章。根据文献记载“宜禾都尉”,是东汉明帝在公元73年打败匈奴后,将所率领兵卒留驻伊吾卢城,也就是今哈密境内设置宜禾都尉,专门负责该区域内的屯田事宜。

公元前60年,汉朝中央政府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西汉王朝统一西域。汉朝在西域进行屯田,保证了军队的粮食供给,有力保障了丝绸之路上的商旅安全。而在屯田过程中,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的传入,极大推动了这一区域内农业的发展。

“司禾府印”的出土,表明东汉时期已在民丰县尼雅遗址所在区域内屯田。它既是汉朝推行屯田戍边政策的历史见证,也是汉朝对这一区域有效治理的历史见证。

--- 《三国志》手抄本 ---

晋代最早《三国志》手抄本,该抄本残卷为最早的《三国志》手抄本,长22厘米,宽72厘米,隶书字体,残存40行,约570字,起自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刘备率军伐吴,孙权以陆逊为督拒之,次年战胜蜀军,至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九月魏伐吴,孙权“卑辞上书”乃魏文帝曹丕回书止。我们都知道陈寿著《三国志》是在3世纪末,而这本残卷处的年代则是在《三国志》问世不久,可见在晋朝的时候,中原和西域的交流十分密切,当时的文化传播速度甚至超出了今人的想象。

--- 木亭模型 ---

木亭模型,出土于阿斯塔那古墓,来自1000多年前的唐代,高20.8厘米,整体呈红色,由梁、柱、斗拱构成,中间有8根圆柱支撑,下方有方形底座,整个木亭充满盛唐气韵,说明1000多年前,中原地区的建筑风格就对新疆地区影响深远,这件“木亭模型”是代表中国古代建筑文明的重要文物,包含着中国古建筑的精髓——斗拱,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

--- 阿图什人头骨化石 ---

阿图什人头骨化石,这一人头骨化石经鉴定至少有一万七千年的历史,为18岁左右的男子头骨,比现代人头骨要厚。“阿图什”人头骨化石的出土,意义重大,它证明新疆地区历史悠久,至少在一万七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 楼兰女尸 ---

楼兰女尸是指1980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西部楼兰故城北部铁板河三角洲出土一具女性干尸。经科学测定该女子死时为四十五岁左右,生前身高1.55米,现重10.1千克,血型为O型,出土时她仰卧在一座典型风蚀沙质土台中,墓穴顶部覆盖树枝、芦苇、侧置羊角、草篓等。古尸身着粗质毛织物和羊皮,足蹬粗线缝制的毛皮靴。发长一尺有余,呈黄棕色,卷压在尖顶毡帽内,帽插数支翎,肤色红褐色富有弹性,眼大窝深,鼻梁高而窄,下巴尖翘,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特征。

这具楼兰女尸外形保存完好,容貌宛若酣睡,是迄今为止新疆出土古尸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具女性干尸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寄生虫学研究中保存的最早的实物标本,距今约有三千八百年的历史,世界著名的古尸之一。

--- 小河公主 ---

小河公主是中国考古学家于2003年在新疆罗布泊小河遗址发掘出的一具女性干尸,考古学者感叹其美丽且完整性,又在小河遗址发掘,所以将其命名为“小河公主”。女尸身长158厘米,皮肤呈灰白色,胸乳下垂明显。头戴白色圆毡帽,颈部佩戴缀有珠饰和羽毛缨的红毛绳项链,身体用一件宽大的白色毛织斗篷包裹。头面部保存最好,窄额,宽颧骨,眼窝深凹,依稀可见眼睫毛,鼻梁尖而小巧,嘴紧闭。灰棕色头发自然中分,长至颈肩部。头发表面似用胶状物涂抹过,一缕缕粘结在一起。小河公主的外貌特征主要有毛发为棕褐色,鼻梁比较高,眼睛十分深邃,这些表面的特征使考古学家一直认为小河公主是欧罗巴人种,根据DNA分析,可以看出早在四千多年以前,东方和西方的人群就在新疆发生了基因的混合,小河流域的人群是东西方的混合人群。

--- 扎滚鲁克男尸 ---

扎滚鲁克男尸,距今约2800年,死亡年龄约50岁左右,身长1.76米,1985年出土于且末扎滚鲁克墓葬,科学鉴定为古欧罗巴人种。干尸头发保存良好,呈棕色。眼眉、胡须比较发达。仰身曲肢,双手置于胸前,左手中指套一长牛皮圈。眼睛、鼻梁以及两侧面颊、额侧都有黄色颜料的曲卷纹。身穿深咖啡色并缝有精细红边的长外套,下身穿同色同质长裤,长裤上也缝有红色裤沿,足穿长筒软皮靴、其中一侧长筒靴保存较完整,别一侧基本腐朽,露出里面的红、黄、浅蓝三色相间的彩色毡袜。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