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迪士尼真人音乐电影《白雪公主》终于还是在全球范围内上映了!
虽然上映前,该片很努力的洗白自己,找影评人称赞影片“旋律动人、视觉华丽”,夸白雪的表演“天生的巨星”,赞皇后的的造型为“绝美”;甚至在国内也找了部分一心赚米的影视博主昧着良心和专业大夸特夸,营销号更是用“白雪公主有望超越哪吒”成为日票房冠军”,这种完全没用营养和逻辑的噱头去营销这部片子,还引来了各种钟爱西方月亮的人大舔特舔,着实热闹非凡。
但结果是,无论上映前营销的多厉害,一上映,新版《白雪公主》还是用IMDb 2.1分、烂番茄48%的惨淡口碑,刷新了迪士尼的烂片下限。
真人版《白雪公主》烂番茄评分
在票房方面,在中国内地,预售仅30万,首日票房别说冲击播放尾期的”哪吒2“,甚至连重映的《倩女幽魂》都不及,目前平台给与的最终票房预测仅为1403万人民币。而在迪士尼的大本营,北美地区首周票房预测也仅为4500万美元,但这部剧号称制作花费了2.7亿美金!
这天崩开局除非有什么逆天奇迹,否则估计连成本零头都很难赚回来——这哪是童话?简直是“恐怖片”!难怪网友调侃:“迪士尼的魔法的消失了!”但或许,不是迪士尼魔法消失了,而是被‘政治正确’咒语反噬了。
魔幻选角:黑化的白雪,说谎的镜子以及七个“神奇生物”迪士尼在“政治正确”下的魔幻选角在《白雪公主》里达到了极致!让拉丁裔演员瑞秋·齐格勒演白雪公主,直接把“肤白如雪”变成了黑色幽默。选角一出,全世界观众哗然,为了平息怒火,片方还强行解释“白雪是暴雪幸存者”,这种牵强的理由自然不会有网友买账,甚至建议电影改名《暴雪公主》!”
真人版“白雪公主”
不过,白雪变黑的第一个受害者还是那块可怜的墨镜,因为剧组找来了美艳的盖尔·加朵饰演反派皇后,在颜值上完全碾压瑞秋,面对这种荒谬的组合,镜子还要昧着良心地说白雪公主更美,恐怕魔镜此刻心里只有一句话:“谁能为我发声!”
当然,既然要正确,就不能只让白雪不白,同为重要角色的小矮人必须也有参与!于是,迪士尼用CGI造了一群“彩虹魔法生物”,甚至你都不能算人,这一魔改,除了让观众感到不适,也引发了侏儒演员集体抗议:“这剥夺了他们的表演机会,有损于他们的职业生涯和银幕机会,是用高科技搞隐形歧视!”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稀碎剧情:职场女强人版公主尬到脚趾抠地如果只是肤色换了,侏儒演员没了,这绝对不能说是做到所谓的“政治正确”了!既然是“暴雪公主”,那么要什么爱情,暴雪一来,啥都不爱!
于是,迪士尼硬生生把白雪公主改成“独立女性标杆”,删了王子线,让她在宫殿里激情演讲治国。原版采蘑菇喂小动物的温馨画面,变成“女权宣言”现场。连北美观众都忍不了:“这是公主还是竞选总统?建议直接改名叫《白雪·希拉里·公主》!”
而比故事更雷人的是演员本身,或许瑞秋版的“白雪公主”是真的本色出演!这位“暴雪公主”就在开拍之初,公开声称原版过时,称王子是“跟踪狂”!这一副“女拳师”的做派彻底激怒粉丝,试问一个完全不理解原著的人怎么可能拍好作品?
而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并没有,剧里公主和皇后是宿敌,现实里,瑞秋和盖尔·加朵也因巴以立场对立,两人矛盾激化到连首映礼都取消采访,但还在镜头前强装和睦,难怪这二位被调侃:“塑料姐妹花,永远不分家!”
两位演员参加首映礼
政治正确谋杀童话:我们不需要”政治玩偶“《白雪公主》不是迪士尼“政治正确”的开始,从《小美人鱼》到《白雪公主》,迪士尼的“肤色政治”越来越像流水线操作。瑞秋的深肤色、女权口号、彩虹魔法生物,全是“政治正确KPI”的打卡项目。就像电影下一条热评所说:“他们不是在拍电影,是在搞意识形态传销!”
而面对这样“正确”,大众也没有再沉默!惨淡的票房是最有力的回应!而且,这种回击已经蔓延到了电影以外,据最新财报显示,迪士尼主题乐园游客量较之前已经暴跌18%,而流媒体用户更是流失了320万,或许,这些数字正是观众对"觉醒文化"最有力的回击:
“我们要的是水晶鞋的浪漫、毒苹果的惊悚、小矮人的憨厚,王子的潇洒,而不是那些所谓的正确颜色。或许,当迪士尼忙着给公主换肤色,他们早已忘了童话最珍贵的颜色——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