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远贵,到!”
“葛全有,到!”
“赵仲年,到!”
“吕杏林,到!”
“刘宝顺,到!”
五个人的名字,一个人应答。一个红旗班,唯一活着的人,替牺牲的战友们答“到”。
近日,一支时长57秒的《英雄从未远去,眼泪足以证明》的短视频刷屏爆红。视频中,从白发老人到稚嫩孩童,被一个无名红旗班的故事深深感动,动容落泪。
这是长征路上的一个红旗班。爬雪山时,生命垂危的班长姜远贵把旗帜交给了队伍里最年轻的刘宝顺,他说年轻人是这个国家的希望。
风雪,伤痛,疾病,乃至精神的崩溃接连而来,战友们一个个倒下,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地更成为了噩梦。
最后,17岁的刘宝顺背负着战友们的嘱托和祝福,撑起红旗班的旗帜,独自走出草地,走向了胜利。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这句绣在旗帜的话,成为了照耀刘宝顺心里的光,也成了现场观众眼睛里的泪光点点。
这是新开业的延安红街上的一出沉浸式体验剧《再回延安》里的一幕感人的镜头。自6月12日开始,每天三场,演出超过百场,有上万人看过。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不流泪的观众少。
01 独特体验:人随剧走,人在剧中“多年轻的战士啊!两侧突然出现那些红军战士说他们牺牲于哪年,我的心一下子紧揪了。战士们前赴后继过草地爬雪山的情景,只剩刘宝顺红旗依然高高飘扬的情景……”
来自宁夏银川的左欣丽,回忆起半个月前在延安红街看的《再回延安》,68岁的她依然难掩激动之情。
形式新颖,大不相同,这是左欣丽对《再回延安》最直观印象和最深刻感受。
作为国内首部红色室内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采取了当下观众喜爱的新型观演形式,不同于以往镜框式的“坐着看”,而是采取了行进式的“走着看”的方式。
四幕剧《再回延安》每一幕,都有专属的舞美和场景设计。其中,第一幕“一间记忆的博物馆”以3圈48把悬椅为主要舞美道具打造场景,第二幕“一簇燎原的星火”以近万根麦穗组成的麦田为主要舞美道具,第三幕“一条漫漫的长征路”主要以雪山冰凌、草地展现长征路的艰苦卓绝,第四幕“一面不朽的旗帜”的主要舞美道具则是一面242平米的可升降红旗。
每一幕演完,观众都要跟随剧情转场到下一幕,参与到演出中去,这形成了《再回延安》的独特体验——人随剧走。
其实,这种观演方式在国际上也属领先,最早采用这种实验性观演形式的是来自美国纽约的浸入式戏剧《Sleep No More》,其豆瓣评分高达9.4分,多年来话题热度居高不下,被奉为体验剧神作。
《再回延安》在沉浸式演出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一大亮点就是在“行走浸入”的形式外,增加了“体感互动”的多重感官体验,打造了另外一种独特体验——人在剧中。
在观看《再回延安》过程中,观众与演员可以“观、听、闻、触”零距离。同时,《再回延安》在技术上利用声光电、真实风雪等高科技手法,打造多重体感互动的体验,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剧中的情节和场景变化,做到真正的身临其境。这与迪斯尼乐园和环球影城的技术手段十分相似,都是模拟真实物理空间,是当下观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
02 生动党课:英雄从未被遗忘作为一名拥有近40年党龄的老党员,左欣丽说自己看一遍《再回延安》,就是“上了一次深刻党课,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永跟党走的决心。”
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的场面,不屈不挠的背影,染满血迹的红旗,威武雄壮的黄河大合唱,激动人心的腰鼓声,都久久萦绕在左欣丽的眼前。
《再回延安》的核心主题之一是“英雄从未被遗忘”,故事核心主线是一本红军日记为线索,用倒叙的方式,从一个普通士兵的视角,回溯一个红旗班在长征路上的英勇与悲壮,并用红军后代刘念寻找无名英雄的故事,来证明后人从未将英雄遗忘。
在《再回延安》第四幕中,刘宝顺终于与他的红旗班战友“团聚”,将五星红旗升了起来。回望当年那些以赤子之心参军的青年们,他们每个人都仿佛是一道光,一个火把,一个参与历史书写,并将其传递下去的人。而“再回延安”的意义便是让后来者记住他们的故事,并将此精神传递下去。
延安,一座英雄的城市,这座昔日的西北小城成为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起点。正如《再回延安》里红旗班班长姜远贵所描述的那束光一样,变成了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陕北的腰鼓声声响,黄河之水从天降,这片土地上仍旧有生生不息的烟火气,这里的人心里永远铭记着那些无名英雄们。
《再回延安》剧终时,那面242平米的红旗飘向观众,泪眼朦胧的观众们纷纷伸手去触摸,从中感受力量,得到洗礼。
从这个意义来讲,《再回延安》只能在延安上演,《再回延安》只能来延安看,《再回延安》就是一堂生动的党课。
“到了延安,不看《再回延安》会非常遗憾!” 在看完《再回延安》后,左欣丽迫不及待地把视频发到同学群里,建议大家利用同学聚会的机会一起去延安,一起看《再回延安》,一起重温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
她说,一定会带孙子来延安看《再回延安》,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