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小偷偷偷偷东西”这个上联的难点在于“偷偷偷”三个字的重复使用,以及词性的对应。
偷字,在第一个“小偷”中是名词。而中间两个,则是重复强调的副词,来形容了小偷的偷窃状态。最后个“偷”字是动词,是小偷的动作。
小偷偷的是“东西”,这两个方位词可以泛指一切,可以实体,也可是抽象人、事、物,也有双关效果。
因此上联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巧妙难对。
简单点说,上联"偷"字三叠实为"小偷/偷偷/偷东西"的层进结构,下联需保持"AB/BB/BCD"的节奏骨架,重复字的自然使用和词性也要对应,才能保持意义的连贯性。
正是因为如此,“小偷偷偷偷东西”这个的上联,要想完美对出工整且语义相符的下联并非一件简单的事。
有难度有挑战才更有意思,因此不少网友迎难而上,发挥自己的聪明的大脑,对出了不少优秀的下联。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样的下联,你认为哪个与上联最对应。
小偷偷偷偷东西,大汪汪汪汪动静。
上联中“偷”字重复了四次,下联中“汪”字也重复了四次,与上联的重复字使用方式一致。
大汪可以指的是狗这种动物,而中间”汪汪“则是狗的一种语言,通常是发现了什么情况,来用于表达兴奋、警戒或向主人报告情况,因此最后一个”汪“字就是狗的一种动作。
上联“东西”是名词,表示动作的对象;下联“动静”也是名词,表示“情况”或“变化”。
这个下联还算有趣也比较贴合。
小偷偷偷偷东西,大闹闹闹闹南北。
农村乡镇有赶集当闹的习惯,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大闹,届时会非常的热闹,南来北往都是人,因此这位网友便因此得出下联了。
下联“可理解为“大闹一场,闹遍南北”,描述一种声势浩大、不拘一格的喧闹场景,与上联形成鲜明对比:
上联隐秘低调,下联张扬高调。偷偷和闹闹,动作的隐蔽性与喧哗性有着对比强烈。
小偷偷偷偷东西,孔明明明明是非。
孔明,诸葛亮,历史人物,以智慧和忠诚著称。明明,便强调了孔明的智慧。最后一个明字是动词,是明白知晓的意思。是非,也是一种抽象概念。
下联可理解为“孔明(诸葛亮)明辨是非”,描述一种智慧与洞察力的场景,与上联形成鲜明对比。
小偷偷偷偷东西,口吃吃吃吃美味。
口吃,特指说话结巴的人,吃吃是形容结巴发出的声音,最后一个吃是动词。下联的意思是指一个结巴的人在享受美食,是一个合格且富有生活气息的下联。
小偷偷偷偷东西,快手手手手乾坤。
古代官府中奉命逮捕罪犯的差(chāi)官捕快,就是由捕役和快手而来,因此快手也可以是捕捉盗贼之人,也可以理解为做事敏捷之人。
“手手手乾坤” 展现出一种凭借自身能力掌控、扭转乾坤的豪迈感,与上联 “小偷偷偷偷东西” 的趣味性和独特结构相得益彰,还营造出一种反差对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小偷偷偷偷东西,大隐隐隐隐南北。
“大隐” 体现了一种超脱、隐逸的人生境界或行为方式,有一种高深莫测、超凡脱俗的感觉。“隐隐” 连续使用,强化了这种隐藏、遁世的意味,仿佛有一种将自己深深隐匿于天地之间的感觉。
“南北” 则从空间角度,给人一种广阔、辽远的意象,意味着大隐之人可以隐于南北各地,不受地域限制,有一种豁达、随性的意味,与上联 “东西” 在空间概念上相对,也使得整个下联具有了一种大气、深邃的意境。
上联是讲小偷这种较为具体、带有一定世俗行为的形象在偷东西,而下联则是讲大隐之人这种具有精神追求和超脱气质的形象在隐匿于天地,形成了一种雅与俗、具体与抽象的对比。
以上这些下联,大家觉得哪个更加贴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