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筒角黍缠五彩,楚俗至今犹未改”
粽子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
每逢端午
粽子是家家户户餐桌上必备的美食
“粽”香蕴含着悠悠乡土情
对于许多远在异乡的华人华侨们来说
提到端午
总会想起雪白的糯米
鲜红的赤豆或猪肉馅
经沸水煮过的粽叶的画面
还有一家子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的画面
有人笨拙地将食材塞进叶子里
也有人娴熟地将粽子捆绑扎紧
形成一个精美小巧的形状
再到灶台上蒸熟
锅盖一打开
整个屋子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自古粽子就有甜咸之争
不同地区的人喜好不同
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
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等多种馅料
以广东为例
中山有用芦兜叶包裹粽子的芦兜粽
肇庆有当地的柊叶包裹的裹蒸粽
潮汕出现了咸甜兼具的鸳鸯粽
客家人则多食用以豆苗灰
炮制而成的灰水粽
而在江门,更是出现了多种
口味、用料和包裹方法不尽相同的粽子
其中台山粽以其独特的外形而远近闻名
虽然全国各地粽子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但是独属家乡的那一种风味
才是无可比拟的
“粽”香四海,“粽”贯五洲
粽子随着华人
已走向世界
慢慢地在世界各地与当地饮食文化结合
产生各种新式粽子
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华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娘惹粽”
粽子内裹上了猪肉、香菇、冬瓜糖等
加上用各种香料和虾米炒香的“闰巴”
糯米在包裹前会使用蝶豆花染成蓝色
最后放上一片斑斓叶在里面
越南的粽子有方形和圆形两种
用芭蕉叶包裹
取天圆地方之意
粽子内包有糯米、绿豆、猪肉和胡椒粉
味道独特
可见
许多国家也有吃粽子的习惯
但无论粽子如何演变
对于许多华人华侨来说
端午节吃的是粽子,品的是乡味
粽子走向“国际化”
正体现出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与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
一“包”一“容”之间
粽子是温暖朴素的乡土情
是无与伦比的中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