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总想着快点长大,觉得大人可以自由自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可真长大了,才发现,成年人的世界,哪有什么“容易”二字?
每天睁开眼,就是忙不完的工作,处理不完的人际关系,还有永远也还不完的房贷车贷…… 累吗?
当然累!
可又能跟谁说呢?
记得有一次,工作上出了点岔子,被领导劈头盖脸地训了一顿。
回到家,还得强颜欢笑面对家人。
那天晚上,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什么也不想做,就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放空自己。
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原来成年人最需要的,不是安慰,不是鼓励,而是一个可以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一个可以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的地方。
想想,有多久没有好好看看书了?
有多久没有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了?
有多久没有和自己好好聊聊天了?
成年人的生活,就像一个陀螺,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推着转,根本停不下来。
但我们总要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哪怕只是短短的几分钟,让自己静下来,听听内心的声音。
独处,是变强的开始?
冷盈袖在《在空谷》中写道:“孤独的人,是圆满的。
高悬的明月如此,静谧的湖泊如此。
短暂的涟漪,也拥有自足之美,而且再没有其他比这更美。
”
以前,我总觉得独处是一种孤独,是一种寂寞。
但现在,我才明白,独处其实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强大的力量。
还记得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害怕自己做不好,害怕被别人看不起。
所以,我总是拼命地去迎合别人,去讨好别人,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
可是,我越是这样做,就越是迷失自己,越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后来,我开始尝试独处,开始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去规划自己的未来。
我发现,当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而是放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平静,更加坚定。
我开始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开始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林语堂先生曾说:“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
” 是啊,孤独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而是意味着与自己相处。
只有当我们学会与自己相处,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个人,爽到飞起!
说实话,我享受独处的时光。
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不用顾及别人的感受,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
想看书就看书,想听音乐就听音乐,想发呆就发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真的太爽了!
记得有一次,我一个人去旅行。
没有攻略,没有计划,走到哪算哪。
我住在一个小小的民宿里,每天早上醒来,就去附近的咖啡馆喝一杯咖啡,然后随便在小镇里逛逛。
我会和当地人聊聊天,听听他们的故事,也会在路边的小摊上买一些小玩意。
那几天,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童年,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我不再是那个每天为了工作而奔波的“社畜”,而是一个真正享受生活的人。
独处的时候,我可以完全卸下伪装,展现真实的自己。
我可以面无表情,可以随意舒坦,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担心别人的看法。
这种感觉,真的太棒了!
孤独,才是真自由!
诗人陶渊明有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认为,这是一种悠然的归隐,也是一种闹市里的不合群。
我独处了几十年,很孤独但不寂寞,没有朋友同学的密切来往,没有亲戚长期来往,认识的朋友都是一年碰面一次就可以了,没有任何人情世故的来往,一直很简单的生活,很享受这样的生活方式,这样就不会有虚伪,不会有攀比,人的心态很真实健康。
其实,独处并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选择。
选择独处,是为了更好地与自己相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是为了更好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总是被各种各样的声音所包围,很难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而独处,就像一个过滤器,可以帮助我们过滤掉那些嘈杂的声音,让我们能够清晰地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当你远离了喧嚣,一个人读一本书,煮一盏茶,欣赏一朵花,做一餐精致的美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内心会变得平静从容。
这种平静和从容,是我们在喧嚣的世界里很难获得的。
独处,是一切自我设定的独处空间。
看似有些清冷,然,内心却是丰盈的,不若寂寞,不惧无人问津。
甘于孤独,是一切成事的基础,是沉淀一颗心的必要,更是清与静里洞察人生的百态。
所以,别害怕独处,也别拒绝独处。
尝试着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去享受独处的乐趣,去发现独处的力量。
你会发现,独处,才是成年人最后的倔强,也是我们通往自由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