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前副总裁:中国不能光有科学家,必须要打破守旧的科举观念,去涉足那些不被看好的行业

生产队的刘 2024-11-28 10:13:49

台积电前副总裁林本坚的一句话:“中国芯片行业的未来,不在于有多少科学家,而在于能否打破守旧的科举观念,走进那些现在看似不起眼的冷门领域。”这句话直击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核心问题。

虽然中国在芯片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仍然面临着人才分布不均、产业链发展割裂等诸多问题。

林本坚的观点提示我们,脚踏实地的技术突破比头顶光环的科学头衔更重要。

学术与技术的两条路:为何美国走得更快?

林本坚的观点让人联想到另一个半导体行业巨头尹志尧的分析。

他曾指出,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成功不仅依赖于顶尖科学家,更得益于大量愿意钻研技术细节的工程师。

学术突破固然重要,但技术落地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美国科技企业内部的灵活体制,让科学家和工程师能够各司其职,一同推动技术的商品化。

而中国的某些领域,似乎更注重学术上的“光环效应”,却忽视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比如,许多海外技术人员来到中国后,更多地充当了“技术翻译”的角色。

他们将已经成熟的技术转化为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却难以推动更多原创研究。

这种“拿来主义”短期内或许能弥补技术空白,但长期来看,缺乏底层技术积累会让中国在国际竞争中陷入被动。

半导体产业链的“断裂点”

林本坚还提到,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链存在明显的割裂现象。

上游研发与下游制造之间的协同不足,导致技术突破难以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射频芯片领域。

诺思公司曾是中国在射频芯片技术上的代表性企业,却因核心技术依赖美国,被迫中断供货。

这样的案例凸显了产业链中“短板效应”的严重性。

如果我们把整个半导体产业链比作一座大楼,那么中国的科研优势相当于建好了顶楼,而基础设施却没有跟上。

比如,很多高端设备、关键原材料还需要依赖进口。

即便是国产替代加速推进的EDA工具和芯片材料领域,与国际顶尖水平相比依然有不小差距。

这种结构性问题已经成了制约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不敢涉足“冷门领域”,是最大的短视

林本坚的另一番话也发人深省。

他认为,中国芯片行业需要有人敢于涉足那些现在看似“不被看好”的行业,比如偏门的半导体材料、设备制造等领域。

这些领域虽然短期内看不到回报,却是芯片制造的“根基”。

没有底层技术的支持,即便芯片设计再先进,也难以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

这就像造房子,没有好的钢筋水泥,外表再华丽的大楼也经不起风雨。

可惜的是,很多企业和研究机构更愿意集中资源攻克“看得见”的高精尖技术,而忽视了背后“隐形”的基础领域。

这种短视思维导致中国芯片产业在某些环节上始终受制于人。

芯片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工程师思维”

林本坚呼吁,中国芯片产业在发展中不能仅仅依赖科学家,而需要更多具有“工程师思维”的人才。

科学家的任务是发现问题,而工程师的任务是解决问题。

两者缺一不可,但目前中国的重点似乎过于偏向前者。

“工程师思维”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关注如何把复杂的理论转化为实际产品。

这种思维在芯片制造过程中尤为重要。

从晶圆材料的选择,到光刻技术的升级,再到芯片封装的优化,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

只有具备足够多的工程师,才能让芯片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稳定运行。

未来的出路:打破传统认知,聚焦实际需求

中国芯片产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学会打破传统认知,聚焦实际需求。

过去那种“唯科学家论”的思维方式已经不再适用。

我们需要更多愿意钻研基础领域的技术人员,也需要一个更开放、更灵活的产业环境。

同时,中国还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引导年轻人进入那些目前看似冷门但未来不可或缺的领域。

这不仅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全社会重新定义“成功”的标准。

只有当更多人愿意为看似微不足道的技术细节付出努力时,中国的芯片产业才能真正迎来春天。

3 阅读:622
评论列表
  • 2024-11-28 18:54

    中国你不会喝酒,你还想作做事。

  • 2024-11-29 04:05

    如何让在美国的科研人员待遇与国内一样,美国还有人愿意专研冷门行业吗?只要国内把科研人员待遇全部提高起来,你看有没有人愿意干。

生产队的刘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