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种植管理:选种、施肥、灌溉,精心管理保高产

小春良月 2025-01-30 11:43:27

花生种植管理:选种、施肥、灌溉,精心管理保高产

在农业种植的广阔领域里,花生作为一种常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的保障一直是种植者们关注的焦点。想要让花生高产,选种、施肥和灌溉这几个关键的种植管理环节,就像一把把精密的钥匙,每一个都必须精准地把控。

先来说说选种。花生种子的选择就像是为一场战斗挑选最精锐的士兵。市面上花生的品种繁多,它们在产量、抗病性、适应环境等方面有着诸多的差异。比如说,普通品种的花生亩产量可能在300 - 400斤左右,而经过精心选育的优良品种,亩产量能够轻松达到600 - 800斤。像鲁花11号,它在抗叶斑病和网斑病方面表现卓越,在很多种植区域,即使病虫害高发的年份,鲁花11号的发病率也比普通品种低30% - 40%。它在土壤肥力中等的地块上,单株结果数能够达到20 - 30个,对比那些普通品种单株结果数15 - 20个,这就意味着在同样的种植面积下,鲁花11号的总产量会大大增加。

再看看选种的适应性方面。在南方一些湿热地区,如果种植北方品种的花生,可能就会因为高温高湿环境导致的病虫害肆虐而产量骤减。例如,在广西的部分地区,曾经引进过不适合当地气候的北方花生品种,结果在花生成熟期,果仁发育不完全,瘪果率高达50%以上。而选择当地经过多年培育适应湿热环境的花生品种,瘪果率能控制在10%以内。

选对了种子,施肥就如同给花生战士们提供充足的弹药。花生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各有侧重。在基肥的施用上,一般每亩地需要施用有机肥2000 - 3000千克。有机肥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还能为花生生长提供长效的养分。如果仅仅依靠化肥,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微生物活性会逐渐下降。以氮肥为例,花生生长前期如果氮肥施用过多,会导致花生叶片徒长,植株旺长,反而会使花生结果少。据研究,在花生开花下针期,氮肥施用量以每亩10 - 15千克为宜。如果超过这个数值,结果率会降低20% - 30%。而在结荚期,磷钾肥的需求量增大,磷钾肥能够促进花生的花芽分化和果实的发育。每亩地施用磷酸二铵15 - 20千克、硫酸钾10 - 15千克,这样的比例下,花生的果仁饱满度会显著提高。

除了有机肥和化肥,在花生生长后期,适量补充微量元素肥料效果也不容小觑。比如硼肥,每亩地施用硼砂0.2 - 0.3千克,在砂壤土质的种植区,补施硼肥后,花生的空壳率能从15%左右降低到8%以下。锌肥也是如此,在酸性土壤中种植花生时,土壤中锌的有效性降低,施用锌肥能够增强花生的光合作用,在一些试验田中,施用锌肥的地区,花生的光合速率比未施用锌肥的地区提高了25%左右。

灌溉在花生种植管理中犹如给予花生战士们的生命之泉。花生是一种耐旱怕涝的作物。在播种期,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60% - 70%为宜。如果含水量过低,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以河南某地为例,在旱地播种花生时,土壤含水量仅有40%,结果花生种子发芽率只有30%左右;而当土壤含水量调整到合适的60% - 70%时,发芽率能达到90%以上。

在花生的生长前期,花生植株较小,对水分需求不高,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但如果遭遇干旱天气,也需要适当灌溉。进入开花下针期,这是花生生长过程中对水分比较敏感的时期。此时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 - 80%。据试验,在这一时期,土壤含水量如果低于60%,花生的落花现象会明显增加,落果率也会提高。

到了结荚期,花生对水分的需求达到高峰。这个阶段如果缺水,花生果针入土困难,影响果实的发育。在南方的一些花生产区,7 - 8月高温少雨时,果荚灌浆期缺水的地块,果仁干瘪,百果重比正常灌溉的地块减少30 - 50克。而在果实成熟期,土壤含水量适当降低到最大持水量的50% - 60%,这样可以促进花生果实的成熟和提高品质。

花生种植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就像一个精密的仪器,选种的精准、施肥的科学和灌溉的合理,共同保障着花生的高产。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的管理,才能够让花生在田野里茁壮成长,实现高产的目标,为种植者带来可观的收益,也为市场的供应提供充足的花生产品。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