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静心读书学习的孩子有未来,用好这两招,你的孩子也能行

敖爸聊教育 2020-01-17 23:29:04

在读书学习的路上,孩子从来都不是孤单的,身边总少不了家长陪伴的身影。在孩子成长初期阶段,家长的陪伴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家长并不只是简单的陪伴孩子,而是带着一种教育使命感来引领孩子的成长。

仅从学习层面来说,家长的教育使命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等等。

家长当然不能一直手把手地教孩子读书学习,这只会削弱孩子在将来独立做学问的能力。因此,在小学中年级之后,家长就要开始有计划地逐渐放手,使孩子在进入小学高年级及中学阶段之后,不需要外在的督促也能自动自发完成学习任务。

01 要想培养孩子静心读书习惯,从热爱阅读和认真写好作业开始

不少家长经常这样抱怨自家的孩子:为什么我的孩子不能静下心来读书学习?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多半是因为孩子在早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面对读书学习时,内心非常浮躁,也就无法静下心来读书学习了。

如何培养孩子静下心来读书学习的好习惯,我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引导:

第一招:从小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

道理很简单,一个能几个小时沉浸在阅读中都不知疲倦为何物的孩子,其在专注力上已经具备了静下心来读书学习的基本素质,家长只要稍加引导,孩子就能很自然地把这种对阅读的热爱迁移到学科学习上,做到静下心来读书学习。

第二招:让孩子养成按时按量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在合理的家庭作业范围内,让孩子按时按量完成好,能让孩子从小养成对自己的分内工作负责的基本态度。否则,一个连自己分内的作业都不能好好完成的孩子,你还能指望他在将来认真做好其它的事情和工作吗?

让孩子在固定的时间内认真完成好作业,久而久之,还会让孩子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习惯固定的作息时间。简单来说,就是学习和生活都很有规律,这有助于孩子养成每天在固定时段静下心来学习的习惯。

02 在孩子十岁前,这些学习习惯一定要养成

众所周知,在孩子十岁之前,尤其是在学龄前,是孩子各种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如此地重要,如果能在这一关键期帮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将对孩子未来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就很好解释了如下现象:为什么有一些在小学成绩优异的孩子到了中学之后,却没办法做到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导致成绩一落千丈?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在小学阶段过于依赖父母,导致一旦离开了父母就啥也干不成,丧失了最基本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等能力。

因此,对家长来说,至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和独立意识,防止孩子养成过于依赖家长的不良习惯。

在孩子十岁前,以下这些学习习惯要尽早养成。

一是养成自己准备及整理好学习用品的习惯;

二是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

三是养成经常提出问题的习惯;

四是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五是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六是养成良好的专注力习惯;

七是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八是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

九是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十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对于学习习惯的建立,家长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关注:

1、任何好习惯养成都是越早培养效果越好,因此,能在孩子十岁之前培养就一定不要拖到十岁之后再来培养。

2、想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一开始就要严格而有效地执行,做到严而有格,不要反反复复。

3、实行渐进式放手法则最为有效。读书学习终究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过度介入并不是一件好的教育方式,渐进式的放手有利于孩子适应节奏和磨合,平稳过渡。

03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真正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家长肯定不能停留在只送“鱼”给孩子吃的低层次的环节,而是要逐步教会孩子自己找“鱼”吃的能力。

如何教孩子自己找“鱼”吃的能力,家长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1、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帮助孩子建立时间感。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就应该带着孩子一起讨论每天的日程安排,指导孩子使用定时器和小闹钟等来感受时间的流逝,帮助孩子建立时间感,懂得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2、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训练孩子制订“周计划”“日计划”等学习计划,并按照学习计划开展学习活动。

有了低年级所建立起的时间感的基础,中年级就很容易引导孩子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将每天做功课、每日阅读、才艺训练及自由支配的时间有条不紊地安排好,再以书面的形式形成规则,孩子依据规则来开展学习活动。

3、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帮助孩子掌握有效的读书方法。

陪伴高年级孩子读书时,不是家长简单的说教式的陪伴,而是要经常引导孩子去思考该怎么进行每一学科的学习,让孩子掌握有效的读书方法很重要,这对以后进入中学阶段之后,独立自主开展学习活动提供了保障,好的读书方法能够帮孩子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目的。

4、当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家长要审时度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从低年级循序渐进地陪伴、监督和引导孩子读书学习,孩子可能有一天会开始厌烦和拒绝你的陪伴与介入,当然,这并非是亲子关系间出现了什么严重问题,而是他们随着长大,迈向独立自主的正常现象。

此时,作为家长的我们务必要调整好自己失落的心态,而不应该把孩子的特殊行为视作叛逆和不听话,否则,极易造成亲子之间的对立。

5、家长从放手的那一刻起,身份已从施教者变成孩子的“学习顾问”。

在小学阶段,家长更多的是扮演“施教者”的身份,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都介入得比较深和广,随着孩子长大,家长要逐步采取渐进式的放手,到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家长的身份应该与时俱进做出改变,从施教者变成孩子的“学习顾问”,赋予孩子更多的学习自主权。

04 把对孩子较高的期望值,调整为“踮起脚就能够着”的标准

很多父母在教自家孩子功课的时候,经常会抓狂,这源头是因为我们对孩子抱着过高的期望值,当孩子未能达到我们的期望值的时候,我们难免会在内心深处失衡,出现诸如对孩子发脾气等现象。可这样发脾气的结果,并不能保证孩子达到我们的期望值。

因此,我们不如摈弃不切实际的期望值,不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和自家孩子比较,而是把标准调整为孩子“踮起脚就能够着”的程度,兴许,我们能收到意外的惊喜。

这里提出两个小建议:

一是不要给孩子塞太多的学习内容,解决办法是要分阶段、分任务。

我们可以把大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分成更容易“啃”的小任务,分成几个阶段来完成,一次完成一小部分。当一个个学习小目标被孩子攻下的时候,不仅孩子能感受到成就感,家长也能从中感受到成就感;反之,过大过多的学习内容,在让家长焦虑的同时,也把这种焦虑波及到孩子。

2、让孩子跟自己对比,家长制定合理的期望值。

拿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等同于是在和自己过不去,不切实际的期望,很容易引发家长和孩子焦虑之心。

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孩子跟自己对比。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孩子制定出合理的期望值,只要孩子超过了自己,就是了不起的进步,家长的激励能给孩子创造持续突破自我的动力。量变到质变,当孩子身上一次又一次看似不起眼的小进步累积起来的时候,这或许就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惊讶的大进步。

在孩子成长关键期,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平和的学习心态、有效的学习方法、持之以恒的毅力等等,都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要认真做好的“功课”,这是帮助我们孩子能静心读书学习不可获取的基本素养。

能静心读书学习的孩子有未来,相信你的孩子也能行!

1 阅读:736

敖爸聊教育

简介:专注0-15岁亲子教育,有效解决父母教育困惑和养育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