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林的人生一波三折,身为农村娃的他并不会干农活,一心想着要靠知识改变命运。
但是上天跟他开了一个玩笑,高考成绩被顶替,民办教师被免职,通讯记者被举报。
但是在身边贵人和自己的努力下,他一次又一次从低谷走出来,用自己手中的笔写报告文学,写小说,赢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作品获奖,去大上海领奖,并通过陈方明的帮助考上了上海的“大众晚报”。
从最初的校对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到最终成为了正式的记者。
也算是圆了他想要干大事业的梦想,而他褪去最初的青涩和高傲,逐渐变得成熟和大气。
在高加林的成长过程中有两个女人走进了他的心里。
一个是刘巧珍,一个是黄亚萍。
01 刘巧珍--山沟沟里的一汪清泉
刘巧珍就是大山里的一汪清泉,她鲜活生动,充满生机。
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遇到多么大的挫折她都积极乐观面对,相信并且努力,从不轻言放弃。
小时候父亲觉得女孩子以后迟早要嫁人,就不给她读书了。
导致她没上几年学就下地干活了。
但是她喜欢知识,喜欢有文化的人。
她和高加林是邻居,对高加林的喜欢就是因为他学习好,是个文化人。
她喜欢他,希望他好,在他最痛苦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给他蒸花枣馒头。
陪着他,开导他,给他力量和信心。
并勇敢的追求他,高加林在巧珍利索帮他卖馒头以后也在心里认可了她。
两个人在一起以后要高加林要去县里工作,她丝毫不犹豫,这是好事。
她用一颗赤子之心爱着高加林,爱你就希望你好,纯粹而热烈。
高加林说自己要去上海发展,她就含泪说再见。
虽然很痛苦,但她很快明白,他们不是一路人。
放手然后答应了马栓的再次求婚。
她爱高加林更深层次是对知识文化的人渴望,最后她发现高加林就是天上的大雁他要飞往他的天空。
而她是大地上的野花,早已扎根在此。
爱情是美好的,但是也是现实的。
马栓才是和她一个道路上行走的人,他肯吃苦,踏实最重要的是对她一心一意。
两个人都是踏实过日子的,他们是良配。
高加林喜欢巧珍是因为感动,也因为别无选择。
人总会习惯在自己能够得着的环境里面做出最优选择。
回家当农民的高加林明白,巧珍能干,通情达理,长得也漂亮,是村里最跟他匹配的人。
自己不擅长农活,但是她干活很认真卖力,是一把好手。
是作为农民的他最好的选择。如果他一直是农民,那么他会和巧珍结婚生娃。
可是他对命运的无限渴求得到了回应,注定他不属于那个养育他长大的地方。
02 黄亚萍--高原上的人红玫瑰
黄亚萍出生在上海,父母离婚,她和父亲一起生活。
父亲因为工作调动在西北工作多年,因此她也和高加林成了同学。
但是从小打下的舞蹈基础和江南养出来的皮肤,在一群乡下孩子中间她总是鹤立鸡群的。
高傲的黄亚萍就像是高原上的红玫瑰,娇艳但带刺,随时会飞去另一个远方。
从前他们是同学但是学生时代,没有过多思考感情。
毕业以后高加林回了农村,黄亚萍和县里条件最好的张克男谈恋爱,但她不爱他。
他是她退而求其次的一个选择。就像高加林选择刘巧珍一样。
张克男率真,热情也对她很好。
但是她觉得和他在一起枯燥,乏味,除了吃喝玩乐,没有别的乐趣。
再次遇见高加林她被他的才情所吸引。
他们一起有共同的语言,可以一起讨论文学作品,一起散步,一起浪漫。
她追求高加林,最后确认了关系以后和张克男分手。
她是高傲的,她要的不是百依百顺,而是能够驾驭她的人。
也是一个积极上进浪漫又有文艺情怀的人。
他们在一起是阶层的匹配和志趣的融合,也是物质条件满足以后,精神的追求。
03 爱情转移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感情也是趋利避害的,尤其是当环境不断变化的时候。
跟物质的选择没什么区别。
就像黄亚萍的爸爸说的那样,爱情是很虚无缥缈的东西。
在人类最初生活在这片大地上,最初想着如何吃饱穿暖,所谓温饱思淫欲。
在温饱的基础上而后有了配偶,繁衍后代。
爱情是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当人们不再为物质需求所担忧,就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
当初的高加林在农村,他需要一份感情温暖心灵,需要一个人的陪伴和支持。
但是当他走出来,到县城,随着地位的变化,他怼爱情也有了更好的要求。
志同道合,三观一致,可以一起谈论《红与黑》,讲述《卡门》。
但是当他事业受挫,重新回农村的时候他就放弃了和黄亚萍的感情。
这个时候他觉得他们不对等,不匹配了。
然后他去了上海,成了记者,备受编辑瞩目,同时多篇文章获奖。
这样他有了底气,有了灵魂共鸣的想法,他想要一个人和他一起分享快乐。
赞美他,鼓励他,和他一起,而和他有交集的目前只有黄亚萍。
他上夜大,黄亚萍上舞蹈学校两个人都在彼此的赛道上努力。
他们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
爱情没有消失,她只是从一个人的身上转移到了另一个人的身上。
04
高加林的选择不由让人想起了徐志摩,他和张幼仪结婚,是包办婚姻,如果他们一直生活在乡下,他们可以一起生儿育女过一辈子。
但是徐志摩南来北往,东西学惯,他的眼界和学识发生了变化。
他更喜欢像林徽因这样饱读诗书,接受新思想,新文化,能够欣赏和读懂他的女子。
高加林也一样,他对巧珍的爱不过是人生低谷时候饮用的泉水,是感情的踏板。
他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学识,眼界,格局都打开了,他不会再喜欢那个总是把生娃娃挂在嘴边的农村女人。
他更喜欢有思想有文化,和他知识结构对等,志同道合的人。
毫无疑问,爱情也是需要“门当户对”的,尤其是热爱文学的人,对于灵魂的共鸣是高于其他一切生活选项的。
在和刘巧珍和黄亚萍的这段感情纠葛里,对刘巧珍是不公平的,但是分手是最好的选择。
高加林和黄亚萍的复合也证明他们才是更加匹配,相互欣赏的。
人只有真的口渴才需要泉水,而志得意满的时候才会需要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