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迁都的神操作,如果写成小说或者拍成电视剧,可能要被大骂降智、意淫,不懂得权力运行的原则。
然而这却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史书上详细记载的。
这件事让人想起了鲁迅的名言: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这句话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拆屋效应”。
古人是有大智慧的。他们不懂得具体的心理学概念,却能用生活和历史的经验中总结出符合心理学的做法来,让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惊叹不已。
本文我们就来看看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全过程,他是如何把控人心的。
01、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自天兴元年(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并建立北魏正式称帝开始,整整95年里,平城一直是北魏的都城。
但是随着北魏历代皇帝开疆拓土,平城的位置对于北魏而言,就越来越尴尬了。
其一,平城离边境很近,靠近长年威胁北魏的柔然扥游牧民族,容易在开战的时候被一锅端。
其二,平城资源匮乏,单凭自身和周边难以养活一国的都城。
其三,平城交通不便,不仅从关中运粮十分艰难,北魏要对外尤其是对南齐开战的时候,军队也不好调派。
其四,平城条件艰苦,有句诗是这么写的:“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这样的条件,实在不适合北魏的贵族们享受。
当然,上面说的那些,只是北魏孝文帝迁都的表层原因。
北魏孝文帝迁都,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那就是他一生当中的至高理想:汉化改革。
既然要改革,就必然面临着巨大的阻力。
北魏那些发展了百年的大贵族都盘踞在平城,势力盘根错节。
如果把都城迁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去,可以把他们打散,并引入新的势力,减少孝文帝汉化的阻力。
而且如果新都城是一个汉文化昌盛的地方,汉化起来会更加顺利。
洛阳,正是一个能够满足孝文帝所有理想的地方。
可是孝文帝的这些心思,那些贵族不会看不出来。
他们必然会反对迁都。
为此,孝文帝整出了一手神操作。
02、孝文帝是怎么迁都的太和十七年(493),刚出祖母孝期不久的孝文帝突然宣布,他要亲征南齐。
理由也很简单,此时和北魏并列南北朝的南齐陷入了皇位之争,孝文帝认为,北魏既然有志于做天下之主,当然要好好教训这帮连皇位传承都搞不明白的家伙。
这下北魏的贵族们傻了。他们在平城享受生活享受得好好的,为了这点小事也值得出去打仗?
而且南齐哪怕是边境都离北魏天遥地远,光是行军时间都得按月计算。
孝文帝不顾反对,叫人去算了一卦,结果算出了武王伐纣的卦象来。
孝文帝更高兴了,这是大吉之兆啊,军队即刻出征。
孝文帝的叔叔兼心腹重臣拓跋澄站不出了,出来泼冷水:武王伐纣是造反,陛下您已经是皇帝了,算出造反的卦象来怎么是吉兆呢?
北魏孝文帝顿时黑了脸。
但他实在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好冷冷地说:天下是我的天下,怎么折腾都是我的事,你不要胡言乱语。
拓跋澄却毫不退却地说:天下是陛下的天下,臣子却是天下的臣子,必须劝谏!
这话把孝文帝气得拂袖而去。
回宫之后的孝文帝越想越觉得,他如果想要做成这件大事,必须要得到宗室的支持,而宗室的代表就是拓跋澄。
于是他单独召见了拓跋澄,对拓跋澄说了实话:他不是真心要打仗的,他只是想迁都。
说要打仗是假的,要在行军过程中把迁都的是生米煮成熟饭还是真。
拓跋澄一听,顿时转忧为喜。
叔侄二人商量好话术之后,拓跋澄在后面的讨论里成为了孝文帝最坚定的支持者。
太和十七年(493)八月,孝文帝率领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伐齐。
正值深秋,而且天公不作美,一路上秋雨绵绵。
等大军来到孝文帝心目中的圣地洛阳时,已经是九月底了。
孝文帝下令全军暂停修整,他则来到洛阳的皇宫旧址参观。
这是东周、东汉和魏晋的都城,是当时人心目中天下的中心。但是自从西晋灭亡、衣冠南渡以来,这里的宫殿已经荒废了180年了。
昔日繁华的宫城,只剩下断井残垣。
熟读历史又向往中原文化的孝文帝见此情景,不由得潸然泪下,念起了诗经里的一首诗: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他知道,是时候了。他心里的那个大计划,将在这里进行。
他转身回到军营,下令三军将士继续前行。
此时的大军已经苦不堪言。
远离故土,天气恶劣,行军疲倦,让大军的士气跌到了谷底。
好不容易能够休整一下,还没喘匀气呢,又要走了。
这样的状态去打仗,简直就是送死!
宗室、大臣和将士们纷纷跪倒在孝文帝的马前,哀嚎着求孝文帝收兵。
孝文帝冷着脸说:我志在一统天下,你们怎么能拖后腿呢?你们再胡言乱语,我就军法处置!
反对者们嚎啕大哭,说什么也不愿意往前走了。
孝文帝不得已叹了口气:我们这次出征,是昭告天下的,如果什么都不干,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将有何面目面对天下人和看史书的后人?
他想了想,接着说:既然你们都不肯打仗,那我们就迁都于此地吧,也不算白忙活一场。
孝文帝要迁都的话一出,大臣们面面相觑。
孝文帝不给他们反应的机会,立刻大声说道:同意迁都的,站到左边来,不想迁都的,站到右边!
话音刚落,有几个闹得最厉害的人咻地一下就挪到了左边,表态同意迁都。
剩下的大臣有一批想了想,要么同意迁都,要么继续行军去前线送死,相比之下迁都也没那么难接受了。
他们站到了左边。
最后的一些人是万分不愿意离开平城,迁到这千里之外的洛阳来。可是那么多人都表态了,他们反对也无济于事,便也只能同意了。
孝文帝面上还是一副被人强迫、临时迁都是被逼的样子,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孝文帝从来没有想过要打仗。他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要迁都。
但是他知道,如果自己从一开始就提出要迁都,那么一定会有很多大臣和贵族反对,迁都的事不知道要拖到猴年马月才能完成。
可是一旦他说要打仗,而且把大军拉了出来,这些人吃尽了行军的苦,对上战场恐惧到了极点,这时候孝文帝在把迁都的选择抛出来,他们反而会觉得,迁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
孝文帝迁都的阻力立马就变小了,并在第二年就把北魏的都城成功迁到了洛阳。
北魏就此开启了新时代。
不得不说,这件事完美诠释了鲁迅说的那句话:
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古人虽然没有心理学的概念,但古人是有大智慧的。
03、历史上运用“拆屋效应”的事件历史上成功运用鲁迅这句“拆屋效应”的事件,并不仅仅是孝文帝迁都。
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也用过类似的手段。
献文帝一直有个苦恼,那就是他作为皇帝,朝政大权却掌握在冯太后的手里。
而且冯太后还不是他的生母,而是嫡母。北魏的太后权力太大,献文帝争权,实在是争不过冯太后。
为了摆脱冯太后的控制,献文帝想了个损招:既然冯太后当太后要掌权,那就让她当太皇太后去,太皇太后的身份又隔了一层,她总不能还对朝政指指点点吧。
既然要让冯太后当太皇太后,那献文帝就得退位当太上皇。
但是如果献文帝直说,无论是太后还是大臣,都不会答应的。
献文帝思来想去,用上了“拆屋效应”的手段。
有一天,献文帝突然对群臣说,他不想做皇帝了,他要把皇位禅让给叔叔拓跋子推。
大臣们顿时炸开了锅。哪有皇帝说不当就不当的道理?
他们苦苦哀求,请献文帝收回成命。
献文帝坚持了很久,才决定后退一步:那就不禅位给皇叔了,禅位给皇太子吧,朕当太上皇去。
大臣们一听,皇帝禅位给亲儿子,不管怎么说都比禅位给叔叔强。
于是他们就勉为其难地接受了。
献文帝的儿子拓拔宏以太子身份登基为帝,也就是后来的北魏孝文帝。
然而,当时的拓拔宏只有5岁,不可能处理朝政,怎么办呢?
那自然是得献文帝“委屈”地以太上皇的身份继续掌权了。
至于当上了太皇太后的冯太后,有太上皇在呢,她也实在是不好意思再干预朝政了。
不过后来冯太后索性毒杀了献文帝,那是后话了。
北宋也在和辽国的谈判里吃过“拆屋效应”的亏。
澶渊之盟后,北宋以支付岁币为代价,和辽国维持了短暂的和平。
但是随着西夏兴起,北宋屡战屡败,陷入危机,辽国又打起了北宋的主意,想从中占点便宜。
于是辽国再次大军压境,并派使者威胁宋朝,要求宋朝割让土地。
宋朝当然不肯答应,紧急派出宰相富弼负责谈判。
经过几番拉扯之后,辽国这才后退一步,提出宋朝可以派公主和亲或者是增加岁币。
而且辽国还要求宋朝在送岁币的时候,用上耻辱性的“纳”字。
这对宋朝而言,本该是个耻辱性的结果。
但是由于辽国提出的各地要求实在是太难接受了,以至于宋朝觉得,增加岁币简直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但是如果辽国一开始就提出要宋朝增加岁币,宋朝就不会这么轻易地答应了。
这就是“拆房效应”的威力。
04、写在最后我们看史书的时候,经常得佩服古人。
他们或许没有现代那么多的科学理论,也没有现代人的谈判技巧概念、心理学概念之类的。
但是他们对人心的把握,并不比很多现代人差。
这些东西从他们的生活经验里来,从他们的历史知识里来。
本文介绍的“拆房效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古人没有拆房效应这个心理学概念,却能把这个手法用得出神入化。
实在是了不起。
你觉得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