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黄旭华院士:他的传奇人生与不朽贡献
近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研究所传来沉重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得主黄旭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晚在湖北武汉与世长辞,享年99岁。黄旭华的一生,是献身祖国核潜艇事业的壮丽篇章,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丰碑上。
黄旭华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自1958年起,他便投身于中国核潜艇工程的研制工作,成为最早参与该项目的29位专家之一。在那个信息闭塞、技术封锁的年代,黄旭华和他的团队面对的是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他们不仅要克服技术上的重重困难,还要严守国家机密,默默无闻地奉献青春和才华。
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试航,1974年正式交付人民海军使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一成就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实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勇气。
然而,黄旭华的付出远不止于此。由于核潜艇研制工作的特殊性,他30多年未能向家人透露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单位名称。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让他成为了家人眼中的“隐形人”。父亲去世时,他未能见上最后一面;母亲去世后,他只选了一条围巾作为遗物留念。这份对国家的深情厚谊,让人动容。
黄旭华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中国核潜艇事业的辉煌篇章,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铭记黄旭华等老一辈科学家的丰功伟绩,传承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