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春节期间,山西大同市平城区古城街道办鼓楼社区的一则 “亮灯倡议”,因执法方式粗暴且侵害商户权益而引发了巨大风波。
当地街道要求商户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期间,不管是否营业,都得让室内外灯光 24 小时亮着。有一名商户拒绝配合后,深夜被执法人员撬锁闯入店铺强行开灯。

这件事很快就上了热搜,山西文旅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口碑一下子给大同给败光了,网友隔空喊话:不用开灯啦,我们不过去体验了。

1 月 27 日,大同市平城区古城街道办鼓楼社区发布了《古城亮化倡议书》,要求商户在 1 月 27 日(腊月二十八)到 2 月 12 日(正月十五)期间,每天 18 点到次日 6 点保持室内外灯光全部开启,以此营造 “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虽然文件名字是 “倡议”,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变成了强制要求。

2 月 3 日晚上 11 点,商户岳先生接到自称是 “物业或者城管” 人员打来的电话,让他马上到店里开灯。当时岳先生的儿子刚出生还没满月,他没办法离开家,就解释说店铺已经闭店而且没有人看守,但是对方态度非常强硬:“就算不营业也得开灯,必须全部打开!” 还威胁说 “公安会撬门开灯的”。电话录音里,工作人员还放话:“你不信就试试!全市都是这样的!”
挂断电话不到 10 分钟,岳先生通过监控看到好几个穿着 “平城综合执法” 制服的执法人员撬了两道门锁进入店内,强行把所有灯都打开了,还把门锁换成了新的。

结果第二天岳先生因为没有钥匙没办法营业。从监控画面能看到,门板变形了,地锁也坏了,直接经济损失有好几千元。

事件一经曝光,才知道岳先生的遭遇并非首次。据他说,鼓楼东街的商户之前就因为“统一亮化”被迫承担了额外的成本:
岳先生表示,他的店铺是仿古木结构的,电线裸露在外,每个月电费大概 3000 元。要是按照要求整夜开灯的话,仅仅半个月就要多花 1500 元电费。
并且,之前街道以 “统一整治” 为理由,没通知商户就把广告牌拆除了,岳先生花 2 万元做的灯箱也被弄坏了。
更让商户们心寒的是,维权的路根本走不通。岳先生报了警,派出所却说 “管不了”;拨打 12345 投诉,只得到 “明天回复” 这样敷衍的答复;街道办和城管部门的电话不是占线就是没人接。
更可笑的是,社区工作人员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哪里有做的不对,还振振有词回应说:“配合率已经达到 97% 了,不配合的那 3% 就是活该被撬门。” 把矛盾都推到商户 “不服从大局” 上。

面对舆论压力,当地部门回应说 “亮灯是全市统一的要求,目的是提升游客的体验”,但是一直没有给出具体的法律依据。街道办承认执法人员是城管部门的,却以 “执行任务” 为理由推卸责任。

皮球踢得比谁都溜,让他们参加国足估计能冲去亚洲!
这件事之所以引起公众的反感,主要有两点质疑:1.合法性存疑:商户的店铺属于私有财产,执法人员未经允许撬锁闯入,这可能涉嫌违反《宪法》第 39 条 “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以及《刑法》第 245 条 “非法侵入住宅罪”。法律专家表示,就算是为了公共利益,也得依法申请强制执行,而不是暴力破门。
2.形式主义遭批:深夜没人的时候还强制开灯被批评是 “浪费能源”“虚假繁荣”。网友嘲讽说:“亮灯给鬼看啊?” 这种 “一刀切” 的政策和中央倡导的 “节约型社会” 是背道而驰的。



这件事发酵之后,山西公安的官方账号被网友 “攻陷” 了,网友留言质问:“大同可以随便进老百姓的店铺吗?” 还有游客表示要取消行程,“怕被撬锁”。舆论认为这件事损害了城市形象,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
“撬锁亮灯” 这个事件反映出基层治理中的三个严重问题:1.权力越界与法治缺失:执法人员以 “全市统一” 为借口滥用职权,这暴露了基层 “权大于法” 的思维习惯。岳先生问的 “这还有王法吗?” 引起了公众的共鸣。
2.政策脱离实际:强制亮化没有考虑到商户的经营成本,决策的时候没有协商,政策的效果反而不好。就像媒体评论的那样:“木乃伊式的繁荣毫无意义。”
3.营商环境恶化:这件事和杭州等地的 “亲商” 措施形成了鲜明对比。商户感叹:“一两千元的任务都敢撬锁,要是一两百万的任务会怎么样呢?” 这种安全感的缺失可能会导致资本外流。


1.马上问责:纪委介入调查涉事的执法人员,赔偿商户的损失并且公开道歉;
2.调整政策:把 “倡议” 变回自愿原则,对配合的商户给予电费补贴;

3.法治教育:加强对基层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