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松根系养护,半年造型记录,咖啡厅造景案例,木质化控制诀窍
在绿植的世界里,蓝松可是相当特别的呢。蓝松这个名字听起来就给人一种宁静、深邃的感觉。它有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叶子的颜色会从刚开始的嫩绿慢慢变成蓝绿色,最后会呈现出那种漂亮的蓝白色,在众多绿植中特别引人注目。
很多人喜欢在办公室里养盆绿植,觉得能美化环境,还挺解压的。可就有这么个痛点,像发财树在办公室养着好看是好看,但是老是活不久。其实蓝松在办公室这种地方也有它的小状况。我就听说过这么个事儿,有个朋友在办公室养了盆蓝松,一开始那是养得可好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蓝松的叶子就开始发黄,整体状态也不好。这就有点像蓝松到了办公室这个新的环境里有点“水土不服”。
我有个同事,家就在华北地区。他在家里养蓝松的时候也有不少问题。他在春天给蓝松换盆的时候,没太注意根系的修剪和养护,结果过了一段时间,蓝松就长得很慢,而且新长出来的叶子不怎么精神。后来我就和他一起研究,发现根系养护对于蓝松来说太重要了。在3天左右,就要检查一下新换盆的蓝松根系有没有积水,要是积水了,根就很容易坏掉。大概7天的时候,可以适当浇一点稀薄的液肥,给它补充点养分。到了15天的时候,蓝松的新叶就开始有点生长的迹象了,这时候就要适当增加光照时间,但是也不能太长,每天大概6个小时左右就差不多了。
再说说这半年的造型记录。蓝松是个很适合做造型的绿植。我认识一个网友,他住在华南地区,在自家的阳台上养了好几盆蓝松。他从蓝松还小的时候就开始搞造型了。最开始的3个月,他主要是通过修剪来控制蓝松的整体形状,把那些长得太杂乱的枝叶都剪掉。到了第4个月的时候,他发现蓝松已经有了一定的形状,但是底部的枝干比较直,不够美观。于是他就想了个办法,用绳子把部分枝干轻轻缠绕,固定在一个造型支架上,过了大概一个月,果然底部的枝干就弯曲起来了,整个蓝松的造型就丰富了不少。
说到这里,就得提提木质化控制了。木质化可是个技术活。我的邻居,北方人,在华北养蓝松的时候,他发现蓝松在华北的冬天,要是温度太低,木质化的程度就不太好。他就开始想办法控制。他发现蓝松和金枝玉叶有些不同,金枝玉叶在华北冬天只要温度在0度以上,木质化就还不错,而蓝松在温度能保持在8度左右的时候,木质化效果会比较好。所以在冬天,他会把蓝松放在室内的暖房里,温度大概控制在7 - 8度,同时还要保证一定的光照时间。大概三个月后,木质化的效果就比较理想了。还有和它对比的玉露,玉露在北方木质化就很困难,它更适合在湿度比较大,温度温和的南方养护。南方的蓝松和北方的蓝松木质化的方式也不同,南方的蓝松因为温度相对较高潮湿,木质化不需要太低的温度,大概12 - 15度,而且南方的土壤排水性好,不需要担心根部积水影响木质化,而北方的土壤相对偏干,更要注意土壤的透气性。
蓝松在咖啡厅造景里也是超有用的。我有个朋友在南方开了一家很有格调的咖啡厅。他之前在店里摆的都是普通的花卉,感觉有点太常规了。后来他进了几盆蓝松放在靠窗的位置。最初,他不知道怎么搭配其他的小物件,蓝松看起来就有点孤单。然后他参考了一些网上的案例,发现蓝松很适合和白色的石头搭配。于是,他在蓝松盆底铺了一层圆润的小白石,又在旁边放了两个小陶俑,营造出一种日式的禅意氛围。大概过了一个月,整个咖啡厅的氛围就因为这几盆蓝松变得不一样了。顾客们都说,一进咖啡厅就感觉特别舒服,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小世界。
再说说不同品种绿植的对比吧。像白牡丹,白牡丹在北方养护的时候,对光照的要求没有蓝松那么高,在华北地区,上午两三个小时的柔和光照就够了,而且它长叶子的速度比蓝松快很多,一个月左右就能长出新的叶片。但是白牡丹的耐寒性比蓝松差,冬天温度不能低于5度。还有玉扇,在南方种植的时候,它的肉质叶片会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长得特别饱满,在华北地区就很难长成那样的状态。玉扇和蓝松相比,玉扇不太需要太多的修剪来造型,主要就是通过给它控水,让叶片产生褶皱来达到美观效果。还有银星,在华南养护,它的繁殖很容易,从一点母体分株出来的新盆栽很快就能长成一盆饱满的植物,而蓝松在华南繁殖的时候,如果没有合适的环境,新栽种的新苗可能半年都长不好。这三种植物和蓝松放在一起,各具特色,在不同的场景下都能发挥独特的装饰作用。
在东北,有位花友在自家的庭院里种了不少蓝松。他家那边冬天特别冷,最开始他完全不知道怎么在这么寒冷的环境下让蓝松存活。他在网上查找了很多资料,发现蓝松和黑法师在耐寒性上又有区别。黑法师在东北冬天如果想存活,要提前做好更厚的防护措施,比如用泡沫包裹花盆,再用保温膜把整个植株包起来。而蓝松在东北庭院里,最好是放在避风的地方,温度低的时候减少浇水,大概两个月浇一次水就差不多了。他经过一年的摸索,发现蓝松在庭院里只要过得了冬季,春季开始就会疯狂生长,叶片会变得非常茂密,到了夏天,蓝松的蓝白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在满是绿色植物的庭院里特别出众。
蓝松的根系养护还需要关注土壤。我听一位山东的朋友说,他在山东给蓝松换土的时候,之前用了普通的园土,结果蓝松的根很快就腐烂了。后来他知道了,在山东这种较为潮湿的气候下,蓝松要用疏松、透气、排水性好的土壤,在园土里加入三分之一的大颗粒珍珠岩和少量的腐叶土是最好的。而且,不同地区的土壤酸碱度对蓝松也有影响。在华北偏北的一些地区,土壤偏碱性,要偶尔给蓝松用一点专门调酸的肥料,这样能促进蓝松的生长。如果是南方偏酸的土壤,也要适当补充一些钙肥来调节,南方夏季雨水多,酸性的雨水也会影响蓝松根系的健康。
蓝松在半年的养护中,每个月的状态都不一样。刚进门的第一个月,如果从外地买来的蓝松,要让它缓苗。就像在福建买来的蓝松到河北种植,它需要慢慢适应新的环境。在这一个月里,只要散光照射就好,每周浇一次水,大概200毫升,具体看盆的大小。到了第二个月,可以增加一点点光照,同时施肥,用专门的绿植肥,每个月用一次,一次2 - 3克。第三个月的时候,蓝松就会有明显的变化,如果造型还没开始做,这个时候开始修剪比较合适。第四个月就按照前面网友的做法开始用支架等工具造型。第五个月的时候,观察蓝松整体的生长情况,如果根系长得比较满了,就可以考虑换更大的盆。第六个月的时候,就看看之前半年的养护有没有让蓝松达到你想要的效果,比如颜色有没有达到蓝白色,造型有没有达到你想要的禅意或者现代简约风。
蓝松的病虫害防治也是根系养护的一部分。在海南,气候湿热,蓝松容易得一种叶斑病。我有个海南的朋友,他家的蓝松就中了这招。他就听说可以用多菌灵来防治,用了之后效果还不错。而在西北的一些干燥地区,虽然病虫害相对少一些,但偶尔也会有红蜘蛛的侵害。西北的一个花友就和我说,他的蓝松叶片上开始有小黄斑,后来发现是红蜘蛛,他就用哒螨灵来处理。蓝松和桃蛋相比,桃蛋在湿度大的环境下病虫害会更多,桃蛋叶子上容易产生蚜虫,而且桃蛋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也比蓝松要弱一些,桃蛋一旦生病害,恢复的速度比较慢,像蓝松这种相对皮实的绿植,病害来了如果及时处理一周左右就能看到改善。
蓝松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也有不同的养护方式。我有个朋友在云南的高山地区,他发现那里的蓝松生长得特别缓慢,叶子也相对矮小紧凑。他就减少了施肥的频率,原本在低海拔地区一个月施肥一次,他改成两个月施肥一次。而且高海拔的蓝松对强光比较敏感,需要适当遮阴,遮阴时间每天大概要四个小时。相比之下,在四川盆地的低海拔地区,蓝松生长速度快,枝叶相对茂盛,对肥料的需求也多一些,每个月大概需要施三次肥,而且不需要太多的遮阴,每天光照能达到六个小时比较好。
在蓝松半年的养护成长过程中,和它周围植物的搭配也很重要。比如说蓝松和紫弦月的搭配就很好看。我认识一个在云南大理开花店的老板,他把蓝松种在一个大陶瓷盆里,旁边放了一盆紫弦月。紫弦月随风摆动的姿态和蓝松沉稳的姿态相互映衬,整个花品的视觉效果特别好。还有蓝松和熊童子的组合也很有趣,熊童子的爪子形状的叶片和蓝松的蓝绿色叶片搭配起来,很有层次感。和它俩对比,十二卷属的一些品种,如玉扇,单独摆放的时候可能有一种独立的冷峻之美,但和其他植物搭配起来就没有蓝松和紫弦月、蓝松和熊童子搭配起来那么和谐。
蓝松经过半年的精心养护,造型也能有很大的变化。我曾经看过一个广西桂林花友的作品。他最开始的时候把蓝松养得比较普通,就像一般盆栽的样子。随着时间推移,大概半年的时间,他通过不断地修剪、调整枝干的方向,现在蓝松的顶部像一个蓬松的云朵,下面的枝干弯曲有层次。广西桂林的气候湿润,他在养护过程中,特别注意夏天的通风,每天都会开窗几个小时,防止蓝松因为潮湿滋生细菌。
蓝松在不同地区的光照需求也很值得探讨。像在湖北,蓝松在春秋季可以接受比较充足的阳光,每天能有四五个小时的光照。到了夏天,就要遮去一半以上的阳光,因为湖北夏天太热了。而在新疆,昼夜温差大,蓝松在夏天几乎可以全天接受阳光照射,但浇水也要特别注意不能太多。蓝松和马醉木相比,马醉木在新疆能适应更长的强光照射时间,而且马醉木在新疆养护,冬季几乎不需要特别的防寒措施,只要用土稍微覆盖一下根部就好,而蓝松在新疆的冬季如果没有放在室内,很容易就会被冻坏。
到了蓝松养护的下半年,我们可以根据上半年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果上半年蓝松生长得太快,下半年就要适当控肥控水,让它把造型稳住。我有个重庆的朋友,上半年他养的蓝松长得特别快,枝叶杂乱。下半年他就减少浇水频率,从以前的每周两次减少到每周一次,施肥也从每月三次减少到每月一次,然后蓝松的生长速度就慢下来了,他也有时间修剪造型了。和蓝松对比,长寿花下半年养护就和蓝松完全不同,长寿花下半年主要是为了迎接花期,要重点施肥,而且要改变光照时间,蓝松基本不用改变光照时间,除非是为了造型需要调整它的朝向。
蓝松在半年的养护中,水分的管理是个关键。在新疆喀什,那里气候比较干旱,种蓝松的盆土里不能积水,很多人用的是那种底部有排水孔的粗陶盆。而在江西,气候湿润,种蓝松的盆土稍微干一点就会发现叶子发软,所以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蓝松和玉扇在水分管理上又有区别,玉扇喜欢稍微湿润一点的环境,而蓝松更耐旱一些,玉扇如果叶片缺水很快就发皱,蓝松可能要个三四天缺水才会有一点变化。蓝松和熊童子比起来,熊童子浇水多了容易徒长,蓝松相对来说没那么容易徒长,所以熊童子浇水要比蓝松严格一些。
蓝松在咖啡厅造景中,灯光的配合也很重要。我去过一家在上海的咖啡厅,他们对蓝松盆栽的灯光设计就很有创意。到了晚上,暖黄色的灯光打在蓝松上,蓝松的蓝绿色在灯光下有一种神秘的氛围。在上海这样的南方城市,白天光照强,晚上灯光柔和,所以灯光的色温和亮度要调整得合适。和蓝松对比,在北方的北京,白天光照没有上海那么强,晚上的灯光如果太柔和了,可能就凸显不出蓝松的美感,北京的灯光设计可能就要更明亮一些,才能突出蓝松的色彩。
蓝松在半年的养护中,季节的交替对它的影响很大。在云南,四季温差相对小,蓝松的状态比较稳定。但在黑龙江,季节变化非常大。春天的时候,蓝松从冬天比较慢的生长状态中慢慢苏醒过来,这个时候要让它在室内慢慢接受散光,让根系和整个植株适应温度的回升。夏天温度升高,黑龙江的很多人会把蓝松放在通风良好的阳台或者庭院里。秋天是蓝松生长的好季节,可以适当增加施肥的量。冬天又要做好防寒措施。蓝松和吊兰在季节交替的影响上有不同,吊兰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基本不需要太多特殊的照顾,蓝松就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比如在蓝松休眠的冬季,要减少浇水施肥等操作。
蓝松的根部健康状况也直接影响它的生长。我有个在青海的朋友,他发现蓝松的根部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小线虫。他就找了一些土办法,用大蒜泡水来浇灌,效果还挺不错。和蓝松对比,薄荷在遇到病虫害的时候,就可以用薄荷自己提取的精油来防治,薄荷自身散发的气味也有驱虫的作用。蓝松和薄荷的养护方式区别很大,薄荷需要更充足的光照和水分,蓝松则更耐旱一些,而且薄荷繁殖快,蓝松生长相对慢一些。
蓝松在半年的养护中,施肥也是个技术活。在东北的辽宁,春天蓝松开始生长,这个时候可以用一些氮肥,让它长叶子,大概每半个月施一次,一次3 - 5克。到了夏天,为了防止蓝松徒长,就可以停止施氮肥,改用磷钾肥,大概一个月施一次。在湖南,因为气候的原因,夏天施肥的频率可以再低一点。蓝松和天竺葵在施肥上也有不同,天竺葵对肥料的种类要求更多,而且施肥的量和频率也更复杂一些。蓝松施肥相对简单,只要把握好不同季节的大致需求就好。
那么,大家有没有养过蓝松呢?或者有没有其他的养护小窍门可以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