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知识点+同步练习(三年级下册第1课)

大语文作文课堂 2025-02-17 09:05:23

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我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注释

三衢道中:指浙江衢州三衢山的山路上。

梅子黄时: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船到小溪的尽头。

却山行:再改走山路。

绿阴:绿树成荫。

黄鹂:一种叫声清脆的黄色小鸟。

中心思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三衢道中旅行时所见的明媚风光和所闻的悦耳鸟鸣,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在旅途中轻松愉悦的心情。

赏析

诗的首句点明时间是 “梅子黄时”,也就是夏天。“日日晴” 说明天气晴朗,这样的好天气为诗人的出行提供了愉悦的氛围。第二句 “小溪泛尽却山行”,先写乘船到小溪尽头,接着又改为走山路,交代了诗人一路的行程变化。

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是写景的妙笔。一方面,“绿阴不减” 让我们感受到山中树木一直都是那么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另一方面,“添得黄鹂四五声” 则是以动衬静,在幽静的山林中,几声黄鹂的啼叫,更增添了山林的清幽与活泼,让整个画面变得有声有色,给人一种轻松、欢快的感觉。

写作背景

曾几在浙江为官时,一次在三衢山游玩,正值梅子成熟的五月,难得遇到连日晴天,于是他乘船、步行,欣赏着沿途的美景,心情格外舒畅,便写下了这首纪行诗,记录下这次愉快的旅途。

作者简介

曾几(1085 - 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他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自然景物,对后来的诗人,如陆游,有一定的影响。曾几一生经历了北宋和南宋的变迁,在文学创作上有着较高的成就。

同步练习1

同步习题2

0 阅读:2
大语文作文课堂

大语文作文课堂

精选各种体裁的作文,提高作文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