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关注度和预期口碑颇高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在开启点映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女主角海清演得很棒,将角色诠释得非常到位,哪怕是男主角胡歌的“闪回戏份”过多,也不是主要槽点。
让网友,尤其是女性网友不满的,是这部电影对原型人物的“魔改”。
《我本是高山》的原型人物,是获得过“七一勋章”和“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感动过上亿人的山区教师张桂梅。
笔者几乎看完了关于张老师的报道和采访,能体会到一个满腔热血,坚韧不拔的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也深切感受到一个党员的坚毅以及对理想的坚持。
相信这也是很多观众,对《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有很好预期的原因之一。
但《我本是高山》的主创很奇怪。
在开拍前,这部电影的导演就表示,这次要拍一个人性化的,不像宣传片中那么脸谱神圣化的张校长。
只是观众没想到,“人性化”的表现方式,居然是主创人员对广泛报道中的张老师视而不见,而是选用“魔改”人物原型的方式来体现。
具体来讲,主要集中在两处改动。
首先是编剧将“酗酒的父亲”改为“酗酒的母亲”,并且影片中充斥着大量“男好女坏”的故事线。
这个改动引起了女性网友的不满,她们认为该剧的导演和编剧,是在“夹带私货”,有意挑动男女对立。
有网友这样表示:
他们不敢明着抹黑张校长,就从她的学生和学生家人着手,把责任全部推到女学生和学生的女性家长身上,从而更加坚定一些观众“女的就是不行”的观念,男人的巧思令人惊叹”的观念。
也有人表示:“要不是张校长还活着,说不定就直接找个男的来演了。”
另一个改动,是抹去了张老师的对党的信仰和对理想的坚持。
在电影中,她之所以能够坚持奉献这么多年,主要是因为胡歌饰演的已经去世的老公,通过不断“闪回”的方式,来让有所动摇的张老师“满血复活”。
这个改动,又引起了很多看过张老师纪录片观众的不满。
很多观众不明白,作为编剧和导演,如果理解不了张校长的信仰,那记录客观事实很难吗?
事实上,对于影视圈的有些人来说,这的确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他们宁愿去篡改历史,也不愿承认现实。比如导演管虎,就将“国难当头临阵脱逃的头子”,在自己拍的电影中,改成了“下令坚守四行仓库的英雄”。
亦或是对着镜头大谈“汉族是元朝之后才诞生”的导演乌尔善。
而《我本是高山》的导演编剧,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拍一部“脸谱化”“神圣化”的影片,这个其实也能理解,毕竟电影是要讲故事的。
但哪怕是编故事,也不能瞎编乱改,况且张校长还活着,这么编排她,是不是有点欺负人了?
一个励志且感人的故事,硬是让导演编剧搞成了“一个偏执狂未亡人,发病后歪打正着坏心办好事”的狗血剧。
引起广泛争议后,《我本是高山》的编剧袁媛女士,出面回应了。
但她的回应,还不如不回应。
11月19日,袁媛在自己的名为“袁小圆”的社交账号下发文称:“目前电影遭遇的舆情,就像电影里阻挡女孩子上学的势力一样,他们不想让更多女孩看到,他们害怕了,所以就滚成一团的黑过来。但无论他们如何恐吓,这样的电影依旧会被拍摄,被放映。”
在豆瓣上,她甚至是用“滚”“瞎”“TM”等比较激烈的词汇,粗暴回应质疑她的网友。
但对于网友所质疑的“为什么要将酗酒的父亲改为母亲”,“为什么要抹去张校长对党的信仰”这些关键问题,袁媛没有给出正面回答。
可以说,《我本是高山》编剧的粗暴回应,让影视圈的状态,现出了原形。
袁媛作为影视界的知名编剧,是写出过不少影视作品的,比如《莫莉的冒险》《后来的我们》等。
在笔者眼中,她讲故事的长项,主要集中在儿女情长,家长里短上面。
一旦遇到宏大叙事时,这种人非但不理解,还会通过“解构”“消解”等方法,把“大情怀”变成“小冲突”,然后用功利化的思考,讲述理想化的故事。
实际上就是“价值观冲突”,这些人总会找一个庸俗的理由,来“解构”高尚。
但问题是“高尚”并不可耻,只是他们理解不了。
就如《流浪地球2》上映后,有些人不理解“让五十岁以上的人出列去执行任务”,并认为这是种道德绑架。
但事实上,现实中出现危急任务时,一般都是“党员出列”。
年代久远的就不提了,2019年年底驰援武汉的,不就是党员主动出列吗?
当然,也可能是故意的,把信仰庸俗化,解构一些神圣的东西,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文艺圈的不少人,大都有点问题。
很多时候,网友总以为文艺圈混入了个别“坏人”,而现实,却是几十年了,这个圈子才好不容易挤进了几个我们自己人。
不想拍主旋律影片的导演,其实完全可以选择不拍,没有人强迫你们去歌颂什么。
但那些拿着主旋律题材,却又想尽办法“夹带私货”,魔改剧本角色,制造对立的“文艺工作者”,究竟想干什么?
——END——
张先生能轰动全国,肯定有数以千计的事迹令人泪目。随便挑几十个事迹拍片都震撼,用不着瞎改或乱编。
还没上映,就开始各种铺天盖地的舆论,可悲啊。好不好看,下周再说。
这样改能引争议,有争议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票房。回应粗暴?他杀你心都有,你挡他财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