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精选罗贯中255句经典诗词名句,值得收藏细品

迎蕾格命 2024-05-22 03:25:30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代表作有《三国志通俗演义》,其它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还有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

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三国演义·第九回》

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兵家胜败真常事,卷甲重来未可知。——《三国演义·第十二回》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三国演义·第四回》

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大梦谁先觉?——罗贯中《大梦谁先觉》

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何况人乎?——《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第一回》

君疑臣则臣必死——《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

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罗贯中《大梦谁先觉》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既生瑜,何生亮!——《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三国演义·第一回》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生得其名,死得其所——《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

平生我自知。——罗贯中《大梦谁先觉》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

汝辈岂知?——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罗贯中《杨修之死》

捧不起的刘阿斗。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虽喜笑,而心恶之。——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罗贯中《杨修之死》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罗贯中《杨修之死》

众以实对。——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痛哭,命厚葬之。——罗贯中《杨修之死》

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闻而愈恶之。——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罗贯中《杨修之死》

修知其事,径来告操。——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罗贯中《杨修之死》

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罗贯中《杨修之死》

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罗贯中《杨修之死》

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罗贯中《杨修之死》

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罗贯中《杨修之死》

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罗贯中《杨修之死》

植闻之,问于修。——罗贯中《杨修之死》

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罗贯中《杨修之死》

植然其言。——罗贯中《杨修之死》

及至门,门吏阻住。——罗贯中《杨修之死》

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罗贯中《杨修之死》

立斩之。——罗贯中《杨修之死》

于是曹操以植为能。——罗贯中《杨修之死》

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罗贯中《杨修之死》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心中甚疑。——罗贯中《杨修之死》

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罗贯中《杨修之死》

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罗贯中《杨修之死》

修死年四十四岁。——罗贯中《杨修之死》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罗贯中《杨修之死》

众官告免。——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来日进兵。——罗贯中《杨修之死》

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军相迎,为首大将乃魏延也。——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招魏延归降,延大骂。——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令庞德出战。——罗贯中《杨修之死》

二将正斗间,曹寨内火起。——罗贯中《杨修之死》

人报马超劫了中后二寨。——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拔剑在手曰:诸将退后者斩!——罗贯中《杨修之死》

众将努力向前,魏延诈败而走。——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方麾军回战马超,自立马于高阜处,看两军争战。——罗贯中《杨修之死》

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罗贯中《杨修之死》

拈弓搭箭,射中曹操。——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翻身落马。——罗贯中《杨修之死》

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罗贯中《杨修之死》

刺斜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罗贯中《杨修之死》

视之,乃庞德也。——罗贯中《杨修之死》

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罗贯中《杨修之死》

马超已退。——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罗贯中《杨修之死》

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却教庞德断后。——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卧于毡车之中,左右虎贲军护卫而行。——罗贯中《杨修之死》

忽报斜谷山上两边火起,伏兵赶来。——罗贯中《杨修之死》

曹兵人人惊恐。——罗贯中《杨修之死》

正是:依稀昔日潼关厄,仿佛当年赤壁危。——罗贯中《杨修之死》

身在曹营心在汉。

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罗贯中《杨修之死》

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罗贯中《杨修之死》

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罗贯中《杨修之死》

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罗贯中《杨修之死》

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罗贯中《杨修之死》

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罗贯中《杨修之死》

遂亦收拾行装。——罗贯中《杨修之死》

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罗贯中《杨修之死》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罗贯中《杨修之死》

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罗贯中《杨修之死》

惇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罗贯中《杨修之死》

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罗贯中《杨修之死》

人皆不晓其意。——罗贯中《杨修之死》

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罗贯中《杨修之死》

丞相嫌园门阔耳。——罗贯中《杨修之死》

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罗贯中《杨修之死》

左右曰:杨修也。——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虽称美,心甚忌之。——罗贯中《杨修之死》

宜速退。——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罗贯中《杨修之死》

适庖官进鸡汤。——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罗贯中《杨修之死》

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随口曰:鸡肋!——罗贯中《杨修之死》

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罗贯中《杨修之死》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罗贯中《杨修之死》

有人报知夏侯惇。——罗贯中《杨修之死》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次子司马昭日: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父亲何故便退兵?——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懿日: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罗贯中《孔明智退司马懿》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罗贯中《三顾茅庐》

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罗贯中《三顾茅庐》

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罗贯中《三顾茅庐》

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曰:不然。——罗贯中《三顾茅庐》

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罗贯中《三顾茅庐》

况吾欲见大贤耶?——罗贯中《三顾茅庐》

张飞曰:哥哥差矣。——罗贯中《三顾茅庐》

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罗贯中《三顾茅庐》

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罗贯中《三顾茅庐》

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罗贯中《三顾茅庐》

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罗贯中《三顾茅庐》

飞曰: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礼。——罗贯中《三顾茅庐》

飞应诺。——罗贯中《三顾茅庐》

于是三人乘马引从者往隆中。——罗贯中《三顾茅庐》

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忙施礼,问曰:令兄在庄否?——罗贯中《三顾茅庐》

均曰:昨暮方归。——罗贯中《三顾茅庐》

将军今日可与相见。——罗贯中《三顾茅庐》

言罢,飘然自去。——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曰:今番侥幸得见先生矣!——罗贯中《三顾茅庐》

张飞曰:此人无礼!——罗贯中《三顾茅庐》

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曰:彼各有事,岂可相强。——罗贯中《三顾茅庐》

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出问。——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曰: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罗贯中《三顾茅庐》

童子曰: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报。——罗贯中《三顾茅庐》

吩咐关、张二人,只在门首等着。——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拱立阶下。——罗贯中《三顾茅庐》

半晌,先生未醒。——罗贯中《三顾茅庐》

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罗贯中《三顾茅庐》

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罗贯中《三顾茅庐》

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罗贯中《三顾茅庐》

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罗贯中《三顾茅庐》

云长再三劝住。——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罗贯中《三顾茅庐》

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罗贯中《三顾茅庐》

童子欲报。——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曰:且勿惊动。——罗贯中《三顾茅庐》

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罗贯中《三顾茅庐》

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罗贯中《三顾茅庐》

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罗贯中《三顾茅庐》

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罗贯中《三顾茅庐》

尚容更衣。——罗贯中《三顾茅庐》

遂转入后堂。——罗贯中《三顾茅庐》

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罗贯中《三顾茅庐》

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罗贯中《三顾茅庐》

孔明曰: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罗贯中《三顾茅庐》

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献茶。——罗贯中《三顾茅庐》

茶罢,孔明曰: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罗贯中《三顾茅庐》

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罗贯中《三顾茅庐》

孔明曰:德操、元直,世之高士。——罗贯中《三顾茅庐》

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罗贯中《三顾茅庐》

二公谬举矣。——罗贯中《三顾茅庐》

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曰: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罗贯中《三顾茅庐》

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罗贯中《三顾茅庐》

孔明笑曰:愿闻将军之志。——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屏人促席而告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罗贯中《三顾茅庐》

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罗贯中《三顾茅庐》

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罗贯中《三顾茅庐》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罗贯中《三顾茅庐》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罗贯中《三顾茅庐》

不可与争锋。——罗贯中《三顾茅庐》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罗贯中《三顾茅庐》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罗贯中《三顾茅庐》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罗贯中《三顾茅庐》

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罗贯中《三顾茅庐》

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罗贯中《三顾茅庐》

惟将军图之。——罗贯中《三顾茅庐》

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罗贯中《三顾茅庐》

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罗贯中《三顾茅庐》

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闻言,避席拱手谢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罗贯中《三顾茅庐》

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罗贯中《三顾茅庐》

孔明曰: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久后必归将军。——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闻言,顿首拜谢。——罗贯中《三顾茅庐》

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罗贯中《三顾茅庐》

后人有诗赞曰: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罗贯中《三顾茅庐》

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拜请孔明曰: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罗贯中《三顾茅庐》

备当拱听明诲。——罗贯中《三顾茅庐》

孔明曰: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罗贯中《三顾茅庐》

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罗贯中《三顾茅庐》

孔明见其意甚诚,乃曰: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大喜,遂命关、张入,拜献金帛礼物。——罗贯中《三顾茅庐》

孔明固辞不受。——罗贯中《三顾茅庐》

玄德曰:此非聘大贤之礼,但表刘备寸心耳。——罗贯中《三顾茅庐》

孔明方受。——罗贯中《三顾茅庐》

于是玄德等在庄中共宿一宵。——罗贯中《三顾茅庐》

次日,诸葛均回,孔明嘱咐曰: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罗贯中《三顾茅庐》

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罗贯中《三顾茅庐》

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罗贯中《三顾茅庐》

后人有诗叹曰: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罗贯中《三顾茅庐》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罗贯中《三顾茅庐》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罗贯中《杨修之死》

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罗贯中《杨修之死》

0 阅读:10

迎蕾格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