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长城历史文化为陈列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
原馆在嘉峪关市区新华南路,建成于1989年10月。
为促进文物事业发展,充分体现长城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发挥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1998年,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搬迁至嘉峪关文物景区内,于2003年5月1日,正式建成新馆。
新馆占地面积4523平方米,建筑面积3499平方米,展览面积2700平方米,主体建筑外形呈烽火台式,古朴而厚重,与古老雄关相互映衬,共同构筑起嘉峪关文物景区的独特风景线。
2009年5月,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同年10月1日,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
主体建筑外形呈烽火台式,恰似烽燧相望,长城相连。
“中华之魂”——长城历史文化陈列包括:“纵横万里——雄峙千年——长城历史沿革”;“金戈铁马——边塞烽烟——古代长城战争”;“长河落日——丝路花雨——河西长城与丝绸之路”;“北漠尘清——山河形胜——嘉峪关”四个单元。
陈展总面积2700平方米。
陈列内容体现了学术性、趣味性、互动性的统一,形成了形式多样、历史翔实、可视性强、艺术品位高的陈列体系。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以“中华之魂——长城历史文化”为基本陈列内容,分为四个单元,分布在五大展厅内,以嘉峪关为依托,以文物为展品,以中国长城中的河西长城为展示重点,集中展示了中华长城“上下三千年,纵横十万里”的历史文化。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现有馆藏藏品2252件(套),其中国家珍贵文物297件(一级文物45件(套),二级文物85件(套),三级文物167件(套))。
这些极具代表性的展品,随着历史脉络的铺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展陈模式,将深埋于地下的珍贵藏品呈现到观众眼前,供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欣赏。
第一单元“纵横万里,雄峙千年——长城历史沿革”,以各朝各代长城的空间分布以及修建沿革情况为主题,着重介绍河西长城历史沿革。
“长城走向略图”通过光、电的运用,直观呈现了中国历代长城的分布状况,“历代长城修建年表”高度概括了历代长城的总体修筑情况,为观众建立起系统而久远的长城历史发展脉络。
地域与整体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互补,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在展示长城全貌的同时,特别强调了河西长城的历史地位。
第二单元“金戈铁马,边塞烽烟——古代长城战争”,旨在向观众展示2000多年来,在长城上下展开的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军事画卷。
本单元陈列将极具强烈动感的演示图景与静态的历史文物相结合,将相关文物按“守”与“战”两大主题分类陈列,从冲击力极强的战争场面向更广阔的古代长城军备情况、士卒生活、军事技术等方面拓展,增加了陈列内容的深度与厚度。
展厅中刀、枪、剑、戟、地雷、火炮等兵器的布阵,将中国古代各类兵器的洋洋大观呈现给观众。
利用沙盘模型、模拟情景演示等现代科技元素,展示了古代军事建制、作战手段和技术的发展状况等,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性,场面气势宏大,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
第三单元“长河落日,丝路花雨——河西长城与丝绸之路”,是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的精华和特色所在,主要展示了长城护卫之下的河西地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超写实雕塑场景“西出阳关,春风玉门”,以河西长城的阳关和玉门关为背景,生动展现了守关将士“西出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与胡商牵驼、千里奔波、一朝入关的欣喜之景,带给观众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将长城文化与丝路文化紧密相连,是本陈列的特色之一。
本单元以馆藏丰富的长城文物为展品,体现了长城与丝路,这一伴生文化的鲜明特征及其丰富内涵,重在表现长城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密切关系,从河西长城管理、河西屯田、河西丝绸产贸、河西长城各族生活四个层面,重点展示了古代河西地区的交通、屯田、边关行政、出入境制度、丝绸生产、丝路贸易、各民族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等重大主题。
通过对河西长城与丝绸之路的历史关系的展示,从而揭示了河西长城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的重大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