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想起《我的兄弟叫顺溜》这部剧吗?王宝强在其中饰演的顺溜,他的憨厚笑容至今让人印象深刻。这部剧是怎么在众多抗日神剧中独树一帜的呢?可能是因为它并没有浮夸的超短裙女战士,也没有抽雪茄打鬼子这样的离谱剧情。
啥?你没注意到这段经典战斗场景吗?让我们来看看:
顺溜和战友们正在战场上与小鬼子激烈地拼杀,场面极其紧张刺激。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鬼子长官山本的胳膊不幸中弹。
按理说,这时候应该喊出"痛死我了"并后撤,但是山本直接给全场观众展示了项羽附体般的实力。
要知道,山本用的是那种后坐力极大的机枪!就算是经过长期训练的士兵也需要双手紧紧握住才能控制,而山本这位"伤号"竟然一只手就能轻松操控。
但故事还没有结束哦!
更加神奇的是,这位名叫"受伤"的山本的战士竟然能单手射击,然后又能单手抱着沉重的机枪迅速跑动。这重量怎么也有十来斤吧?他就像拎个购物袋一样轻松地跑动,画面之美让人难以置信。
然而这只是个开始,在《我的兄弟叫顺溜》这部剧中,这样让人捧腹大笑的穿帮镜头还有很多。
虽然我们要吐槽的就是这些穿帮镜头,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相较于一些拍摄手法过于夸张甚至有违历史真实性的抗日剧,《顺溜》的表现已经算是相当克制的了。
至少王宝强的表演让人感到舒服。那种朴实中透露出的机灵劲儿才是真正打动观众的地方。
这段文字,通过有趣的风格,提到了剧中的最显眼的穿帮场景。同时,通过巧妙的手法,埋下伏笔,为后面内容的展开做了铺垫。
既尊重原著,又加入了现代网络语言,营造出了轻松的氛围,方便读者轻松解读有趣的穿帮细节。
看过山本的"神力时刻"之后,我们今天来聊聊《我的兄弟叫顺溜》中那些神奇的时间线。
第一个最离谱的场景描述是:有天顺溜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他的姐姐心疼得不行,赶紧给他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就在顺溜吃得津津有味时,他姐姐突然说起:“咱爹的忌日是八月十五,过两天就到了”。
没过多久,画面转了,我看到顺溜姐姐提着篮子去田地里祭奠。按照习俗应该是八月十五吧?然而,姐姐站在那里,冷不丁地说道:“今天是五月初八。
再一个例子是关于陈司令的时间管理能力。有一天,他在给士兵们召开一次大型会议,简述"三天前在小黄庄的战斗"。道理上听起来很流畅,对吧?然而,在他与三营营长散步时,突然冒出了一句:"但是,这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星期。
哎呀,这计算时间的方式真是奇特!三天硬是被算成了一周多,这数学是跟谁学的?要是让小学生来做这道应用题,怕是会被气哭。
说实话,看到这儿我简直忍不住要给编剧组打Call了。这种前后矛盾的时间线,居然能在导演的眼皮底下瞒过去,真是太厉害了。
然而一班长和二班长的故事才是最精彩的部分。注意,这段更加奇葩:当时营长明明让一班长和顺溜去同一战场的。
这个现象真的很神奇呢!一班长去打仗了,结果二班长却遭了殃。这难道不是说战场上的危险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即使我躺在家里也可能会中枪吗?。
这样一说,我仿佛就能看到当时的剧组在开会的样子。
"没事的,观众在看剧时通常都是用心的,往往不会注意这些细节的。"
导演说得对,因为我们看剧用心,所以更容易发现这些让人笑喷的穿帮。
尽管时间线混乱得像麻绳一样,但《顺溜》在其他方面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至少比起那些画风“浓妆艳抹”的抗日剧,它的故事主线还是比较扎实的。
接下来,我们要开始讨论的下一个话题是——不符合历史背景的称呼。
你说这剧组真是牛逼,连最基本的称谓都能玩出新花样。你看那天,一位首长来国军队伍里商讨事情,结果被站岗的战士拦住了。
这段情节本身是没有槽点的,但这位战士忽然喊了声"首长",我不得不发出惊叹。
我说实话,看到这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部《顺溜》电视剧,在很多细节上是做得非常用心的,比如没有过分炫技的打斗场面,演员的表演也十分朴实。
“道具组的奇妙冒险:从大红花到德式头盔”的介绍。
首先我们来聊聊《顺溜》剧组道具组神奇的操作。看完那些令人爆笑的称呼问题,再来揭秘这组神奇操作,我会怀疑道具组是不是偷偷请了一位魔术师来帮忙。
在下一个镜头,当陈司令站在顺溜旁边讲述他的赫赫战功时,那朵红花突然就飘到右肩上去了!这操作,我愣是以为顺溜什么时候练成了隔空取物的功夫。
究竟是红花不习惯左肩的环境,还是顺溜觉得左肩太热,这朵红花莫名其妙地完成了一次壮举,完成了一次"横跨长江"。
最逗的还要数那个德式头盔的故事。
看到翰林老师这样教识字的方法,我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这究竟是识字教学还是魔术表演呢?
说实在,看到这些穿帮镜头,我真是难以判断该说是道具组太忙无意间疏忽,还是原本就想给观众一个惊喜,但无论怎样,这些小细节反倒让整部剧更加有生活气息,也更加接地气了。
你看那德式头盔,尽管错把“身份”认了,但至少表明了剧组确实找到了年代感十足的道具。那块会“跳舞”的黑板,虽然笔画位置不对,但至少体现了剧组想要还原当时部队扫盲教育的用心。
说到底,《顺溜》能够成为抗日剧中的一股清流,靠的既不是华丽的道具,更不是剧情的矫揉造作,而是剧集整体的真实感。这些穿帮反倒像是给紧张的剧情加了几个有趣的彩蛋,让观众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更能体会到这部剧的可爱之处。
现在的抗日剧中,我们看到的往往女战士身着超短裙在战场上摇曳生姿,而抽雪茄的指挥官则站在前方高呼"弟兄们跟我冲啊"。
老年人不需要追求所谓的事业成功,安享晚年就好了。
关于电视剧《顺溜》,虽然剧情里有点山本的“神力时刻”,有会瞬间移动的大红花,还有时间管理乱七八糟的故事线,但是说它哪里让人感动?还真的是因为这种"接地气"的风格。
王宝强饰演的顺溜,朴实而聪明,憨厚中透着机灵。他虽没有主角光环,却更胜英雄,是个鲜活的普通战士。
易主连吃面条的样子都让人感到无比真实。
其实啊,正是这些不经意间的穿帮,让整个剧集更有生活气息。看那些称呼上的失误,不就挺像生活中的小笑话吗?道具组的那些“神奇操作”想想现在都觉得挺有趣的。
也许,这就是《顺溜》的独特吸引力所在。它并不完美,但却充满真实感;虽然存在槽点,但却有着那份深深的温暖。在一堆特效和夸张情节为卖点的抗日剧中,这样一部充满民生气息的佳作,使得观众更加沉浸,感到舒适。
正如老话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部剧就像是生活中真实的艺术,与其刻意追求完美无缺,不如让它保有那份真实的烟火气。
所以呐,下次再看到《顺溜》里的穿帮镜头,别着急吐槽,不妨笑笑就好。毕竟在这个充斥"神剧"的年代,能找到这么一部让人看得舒心的作品,也是挺不容易的。
都已经过去快十年了,我们还在这儿聊这部剧的一些细节,这不正说明这部剧真的打动了我们吗?这不正证明了观众对此剧热情不减吗?